一种高强塑积多梯度轻质冷轧中锰钢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2086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079877.4

    申请日:2024-08-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塑积多梯度轻质冷轧中锰钢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先进高强钢板制备技术领域,包括:按照设计的成分范围进行冶炼、浇铸、热轧,得到具备轻质特征的热轧板坯;将热轧板坯进行两相区退火,得到退火板;将退火板酸洗除去表面氧化层后冷轧,冷轧总压下率为50%‑70%,得到冷轧板坯。将冷轧板坯进行两相区退火,得到冷轧退火板;将得到的冷轧退火板进行搅拌摩擦加工处理,搅拌针转速为60‑150rpm/min、加工速度为100‑500mm/min、轴肩压下量为0.1‑0.35mm进行加工。所制备的多梯度冷轧轻质中锰钢屈服强度在800MPa以上,同时塑性也有略微提高,使中锰钢获得了更优异的强度‑塑性组合,强塑积可达50GPa·%级以上,显著提高了中锰钢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和服役性能。

    基于搅拌摩擦加工的具有奥氏体含量梯度高强钢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58571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0588061.9

    申请日:2022-05-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搅拌摩擦加工的具有奥氏体含量梯度高强钢制备方法,属于高强钢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选用组织均匀、成分相同的高强钢板作为母材,对母材进行预处理,之后装夹固定于加工平台上;然后设定搅拌摩擦加工初始参数,加工过程中控制搅拌摩擦加工参数,得到的高强钢中厚度方向上具有奥氏体含量梯度。本发明利用搅拌摩擦工艺使钢板厚度方向存在温度场,从而使基板焊接区具有奥氏体含量梯度,该方法能耗低、绿色环保、便于应用,且可以通过进一步改善加工参数,实现高通量地一次性制备出具有多种奥氏体含量梯度的高强钢。

    一种全流程仿真和跨尺度设计的数字化研发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662549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77283.2

    申请日:2022-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流程仿真和跨尺度设计的数字化研发方法及系统,涉及材料数字化研发和应用技术领域。包括:跨尺度设计单元以及全流程仿真单元;跨尺度设计单元,用于利用大数据、知识库以及材料宏观力学性能模型,设计材料的微观组织及空间分布,进而完成成分和工艺设计;全流程仿真单元,用于根据材料的成分和工艺设计完成材料生产工序全过程的仿真。本发明结合跨尺度设计的方法对材料进行数字化研发,并且通过全流程仿真系统对所设计产品进行评测优化,有助于解决材料产品性能波动、复杂的产品个性化需求,新品种研发周期长等问题。

    一种高强钢非闭口件的组织性能一体化调控装置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9821957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910244718.8

    申请日:2019-0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钢非闭口件的组织性能一体化调控装置及工艺,属于钢结构制造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加热成型模具和冷却模具,加热成型模具和冷却模具分别包括压紧固定装置、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连接,通过压紧固定装置压紧,在加热成型模具的上模及下模内部,分别设置凹槽,内置感应加热线圈。在冷却模具的上模及下模内部,分别设置冷却水管道。该工艺通过高压惰性气体作用于热态金属钢板表面,迫使金属发生塑性变形。本装置用于钢板气压胀形过程,减小加热过程的氧化及成形过程的成形力。本发明适用于包括高强钢在内的金属钢板的成形过程,适用于复杂截面形状的非闭口件生产。

    一种高强钢非闭口件的组织性能一体化调控装置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9821957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244718.8

    申请日:2019-0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钢非闭口件的组织性能一体化调控装置及工艺,属于钢结构制造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加热成型模具和冷却模具,加热成型模具和冷却模具分别包括压紧固定装置、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连接,通过压紧固定装置压紧,在加热成型模具的上模及下模内部,分别设置凹槽,内置感应加热线圈。在冷却模具的上模及下模内部,分别设置冷却水管道。该工艺通过高压惰性气体作用于热态金属钢板表面,迫使金属发生塑性变形。本装置用于钢板气压胀形过程,减小加热过程的氧化及成形过程的成形力。本发明适用于包括高强钢在内的金属钢板的成形过程,适用于复杂截面形状的非闭口件生产。

    CuInSe2半导体薄膜太阳电池光吸收层的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1079456A

    公开(公告)日:2007-11-28

    申请号:CN200710117800.1

    申请日:2007-06-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Abstract: 一种CuInSe2半导体薄膜太阳电池光吸收层的制备工艺,按照CuInSe2的化学计量比混合化学纯度的Cu粒和In粒,压制成压坯,封存在真空度1×10-3Pa的石英管中,通过感应熔炼使之形成Cu-In合金锭;将Cu-In合金锭破碎Cu-In合金粉,并与Se粉混合后球磨48~96小时,形成黑色的前驱体浆料;将浆料涂敷在金属钼、导电玻璃或者镀有一层金属钼薄膜的钠钙玻璃基体上形成前驱体薄膜,干燥后对前驱体薄膜不施加压强,或者施加2~20MPa的压强使其致密,然后在H2气氛中热处理0.5~3小时,热处理温度是450~600℃。优点在于:确保了严格的化学计量比,更易于形成均匀的吸收层,并且无需有毒的H2Se和Se气氛,操作上简单实用。

    基于搅拌摩擦加工的多梯度高强塑积中锰钢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0304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189285.3

    申请日:2023-09-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强钢板生产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搅拌摩擦加工的多梯度高强塑积中锰钢及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按照预定的中锰钢合金成分进行冶炼、锻造、轧制,得到初始板坯;S2、将所述初始板坯两相区退火,得到退火后的板坯;S3、将退火后板坯进行搅拌摩擦加工处理,搅拌头转速为50~200rpm,加工速度为50~150mm/min,压下量为0.05~0.3mm,销倾斜角为2~4°进行加工。本发明通过轧制和两相区退火后再进行搅拌摩擦加工,使中锰钢成品中奥氏体、晶粒尺寸、KAM沿厚度方向由上至下呈现梯度分布,与传统相同合金成分的均质中锰钢相比,在不明显降低塑性的条件下,极大提高抗拉强度,强塑积明显提高。

    一种含亚稳奥氏体相的高强钢回弹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33128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603925.8

    申请日:2019-07-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强钢回弹测定方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观组织包含亚稳奥氏体相的高强钢回弹测定方法。所述方法首先确定高强钢在弯曲成形时没有断裂,然后通过多组材料实验测定材料的实验基础数据,最后综合材料的实验基础数据,精确计算得到高强钢的回弹角;根据材料的基础数据及成形预设角度精确计算回弹角,能够满足高强钢零件的成形需求。本发明的含亚稳奥氏体相的高强钢回弹测定方法,测试速度快、结果直观可靠,并适用于含亚稳奥氏体的高强钢。所选用的数据:高强钢的弯曲角、弯曲半径、钢的厚度和高强钢中亚稳奥氏体相的体积分数测定方法简便,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由高强钢的本身性质决定;本发明的方法中模型简单,得到的结果直观可靠。

    一种制备Cu2ZnSnS4半导体薄膜太阳能电池吸收层的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0511729C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710064995.8

    申请日:2007-03-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Abstract: 一种制备Cu2ZnSnS4半导体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工艺,属于光伏电池技术领域。按照化学计量比Cu∶Zn∶Sn=1.6-1.7∶1∶1混合化学纯度的Cu粒、Zn粒、Sn粒,压制成直径10mm,高15mm的圆柱压坯压坯,封存在真空度10-4~10-3Pa的石英管中,通过感应熔炼使之形成合金锭。采用甩带工艺制成厚度15~30μm,宽度5~8mm的脆性合金薄带。再将薄带混合硫粉球磨48~96小时形成黑色的浆料,将浆料涂敷在钼基体或玻璃基体上,干燥后在氢气或者氮气气氛中热处理。优点在于:采用熔炼合金的方法,避免了元素的损失,确保了严格的化学计量比。相比于其他硫化方法,更易于形成均匀的吸收层,并且无需硫气氛,操作简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