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23568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581351.0
申请日:2015-09-1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F16F7/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尼放大式隔振器,通过将隔振器的阻尼系数放大并提高阻尼比,降低共振放大系数,从而改善隔振效果,包括:刚性支架,由底盘和侧壁两部分组成;导向弹簧;挠性连杆,为菱形四连杆结构,由4个连杆、8个挠性铰和4个对接块组成;阻尼器活动件;以及阻尼器固定件,其中,4个连杆的长度相等,每个连杆的两端各有一个挠性铰,并且每两个连杆之间通过两个挠性铰连接至对应的对接块。因此,采用本发明的阻尼放大式隔振器,将阻尼器的阻尼系数放大,提高了隔振器的阻尼比,使隔振器的阻尼特性有了更宽的可设计的范围,能够实现更好的隔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017837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09199.X
申请日:2016-06-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一种等效声源的模拟方法,涉及航天器扰振源声模拟领域;首先,将原始声源放于传声器阵列,得到各传声器的声压信号,然后做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变换得到每个传声器频谱,并进一步计算得到原始声源的声功率能量和指向特性;其次,根据原始声源指向特性选择适当数量扬声器,建立一个等效声模拟源。把等效声模拟源放于传声器阵列,测试得到每个扬声器的驱动电压到每个传声器的频响函数;然后通过频域逆向载荷识别方法确定模拟原始声源特性的等效声模拟源上各个扬声器的驱动电压;最后将驱动电压输出到等效声模拟源进行发声,测试等效声模拟源周边传声器阵列上的噪声信号,与原始声源信号进行对比,以验证等效声源是否可以重现原始声源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528668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310446702.8
申请日:2013-09-2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一种制冷机微振动物理仿真测试处理系统及其测试方法,压缩机、压缩机支架、Z字形转接板、六边形转接板、六分量八传感器扰振力测试台、分布的加速度传感器、激光位移测量系统和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组成。制冷机装置通过转接板安装在六分量八传感器测试台上,同时根据测试要求在制冷机上布置加速度传感器。制冷机工作时会对六分量八传感器扰振力测试台产生微小扰动。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六分量八传感器扰振力测试台八个传感器信号并通过一系列的计算以得到扰振力,同时还采集加速度传感器的信号以得到加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058110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245065.2
申请日:2014-06-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遥感卫星系统,包括:卫星主体、光学遥感装置、微波遥感装置和六自由度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微波遥感装置安装在卫星主体的下端、上端或通过伸展结构伸出体外;六自由度隔振装置,用于调整光学遥感装置的方位;以及卫星光学遥感装置通过六自由度隔振装置与卫星主体相连,卫星主体通过光学遥感装置和微波遥感装置采集数据。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遥感卫星系统,通过六自由度隔振装置增加了数据采集范围和抗扰振性能,并配合微波遥感装置提高了卫星的整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674224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446691.3
申请日:2013-09-2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1H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翼驱动机构微振动测试方法,本发明采用气浮台作为气压支撑,克服了地面重力对太阳翼驱动机构的影响,测试时测量装置和被测量试件分离,不需要在被测试件上安装附加设备和传感器,不影响被测试件的动态特性,不损伤被测试件结构,保证了被测试件的安全性;本发明通过八个普通压电传感器的合理布置,从而使得六个自由度的微扰动信号可以利用现有的单向压电力传感器来测量,克服了缺少高精度三向传感器的问题,使得测量精度大大提高。本发明的扰动源可以置于测量系统内部或外部,提高了测量系统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471706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446110.6
申请日:2013-09-2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1H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翼驱动机构微振动测试系统,包括支架、气浮台、扭矩传感器、直线轴承、法兰、微振动六分量测试台、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辅助系统及模拟负载。本发明通过气浮台的气压支撑作用,克服了地面重力对太阳翼驱动机构的影响;将测试系统和被测试件分离,不需要在被测试件上安装附加设备和传感器,不影响被测试件的动态特性,不损伤被测试件结构,试验完毕后试件还可以正常使用,保证了太阳翼驱动机构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197768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610478721.2
申请日:2016-06-2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L1/16
Abstract: 一种高精度压电式三向力传感器,涉及振动测量领域;由底座、外壳、三组互相垂直的压电片、压电片保护片、立柱、负载头及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组成;外壳通过螺钉与底座连接,在外壳内侧四边对称放置相同数目的压电片,压电片与外壳之间用压电保护片进行保护;在底座中间放入立柱,然后在外壳四周用螺钉压压电片保护片,将压电片压紧;最后在立柱槽中水平放置一组压电片,安上负载头并用用螺钉压紧;通过三个相互垂直的压电片组合,测量负载头中心处扰振源的三个动态力。各方向压电片组合通过导线连接到外壳上的三通道接头,再通过导线与数据采集系统和处理系统连接;本发明能精确测量微小扰振源的振动力,测量精度高,标定简单,测量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679290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0829214.3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86 , G06F17/5018
Abstract: 一种多学科微振动评估优化设计方法及系统,首先分别开展微振动结构传递特性建模、微振动源建模、光学系统建模和控制系统建模,然后建立集成模型,即可利用三种方法进行微振动性能评估,如评估结果无法满足性能要求,可进行集成模型参数化,再针对参数化模型进行系统级多学科优化设计,以保证总体设计可满足系统要求。相比传统方法,本方法在考虑姿态影响的情况下全面考虑卫星结构和相机结构对微振动传递影响,使用改进微振动源数学模型全面反映微振动源的动态特性,引入光学性能分析,直接评估微振动对光学性能的影响,可同时使用三种分析方法进行评估,三种结果之间可互为补充和对比,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可信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524990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581240.X
申请日:2015-09-1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C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振器零位调测方法及检验装置,通过卸载隔振器所承受的重力,使隔振器的受力状态与在轨状态保持一致,从而测试被隔振体与安装基础之间的夹角,并且隔振器零位检验装置包括:底座;力传感器,一端固定在底座上,而另一端与测试台面固连;测试台面;自锁丝杠,被固定在底座上;过孔,位于测试台面上;丝杠螺母,其螺纹孔为铅垂方向;台面精测镜,被粘贴在测试台面上;以及被隔振体精测镜,被固定在被隔振体上。因此,采用本发明,能够在地面模拟隔振器入轨后的受力状态,并计算出被隔振体与安装基础之间的调测夹角,能够在研制阶段检验隔振器引起的安装角度偏差能否满足设计要求,避免入轨后出现被隔振设备指向角偏差超标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6179933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00356.0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06B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6B1/16
Abstract: 一种微幅角振动激励器,包括:底座(1)、动子(2)等;底座(1)、动子(2)同轴,组合对接形成中空的圆柱体结构;音圈电机(4)离开底座(1)的轴线,横向安装在底座(1)和动子(2)间对接的间隙处,音圈电机(4)的活动端(42)、固定端(41)分别与底座(1)、动子(2)连接,各音圈电机(4)产生推力之合力为0且只产生扭矩;挠性铰链(3)与底座(1)、动子(2)同轴,安装在圆柱体结构中部,两端分别与底座(1)、动子(2)相连;驱动器(5)与音圈电机(4)连接,驱动音圈电机(4)的活动端(41)产生推力。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阻尼小频响快,输出的扭矩或角位移信号精度高、幅值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