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810846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410846786.9

    申请日:2014-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包括发光层,所述发光层的主体材料包含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中的一种,所述主体材料中掺杂染料,所述染料包含至少一种磷光染料。本发明选择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该类材料的三线态能级与单线态能级差(ΔEST)较小。采用该类材料作为磷光主体,则部分三线态激子能级传递到单线态激子,整体三线态激子的数量较少。从而三线态激子浓度降低复合区域变窄。有效降低了激子进入电荷传输层的几率,同时复合区域变窄有效防止了N型掺杂剂向激子复合区域的扩散。同时采用该类主体材料,器件对应较低的工作电压。

    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06206958B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510214997.5

    申请日:2015-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发光层,该发光层由多层互补色的单色发光层层叠组合而成,其中至少一单色发光层的主体材料为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各单色发光层的主体材料中掺杂磷光染料或荧光染料。本发明将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采用引入白光器件的制备,该类材料内量子效率超过25%,具有高效率的特点。同时因为不含贵金属材料,材料的成本也较低。

    一种发光晶体管及一种发光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887393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081143.X

    申请日:2014-03-06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的发光晶体管及发光显示装置,其至少包括基底、漏电极、源电极、半导体层、栅极绝缘层和与栅极绝缘层相连的栅极层,栅极绝缘层中包括可极化并且可发光的材料,优选为发光离子型配合物。该晶体管通过栅极与源极之间的电压,在栅极绝缘层与半导体层界面处感应出载流子,在源/漏电极层中的漏极和源极之间产生导电沟道的同时,形成通过栅极绝缘层的电流并使栅极绝缘层发光。该发光晶体管改变了传统发光晶体管工作电压高、结构复杂或者只有线发光的缺点,通过栅绝缘层发光实现了晶体管的低工作电压和面发光。

    一类金属配合物及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665048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210536230.0

    申请日:2012-12-12

    Inventor: 乔娟 陶然 邱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金属配合物及其在有机发光器件中的应用,该用作近红外发光的金属铱配合物结构通式为LnIrX(3-n),其中X选自乙酰丙酮、二苯甲酰基甲烷、二叔戊酰甲烷或吡啶甲酸,n选自1、2或3,L选自以下结构式L1、L2或L3,其中R1—R9分别独立地选自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氨基、咔唑基、氟原子、三氟甲基和碳原子数为5-18的芳香基团;Ar表示碳原子数为5-18的芳基、碳原子数为5-18的杂环芳基。本发明的金属配合物具有发光寿命短,发光效率高的优点,使用该发光材料制备的有机发光器件,具有大电流密度下高发光效率的特性。结构式L1、结构式L2、结构式L3。

    一种OLED器件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022376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210517302.7

    申请日:2012-12-06

    Inventor: 邱勇 刘嵩 李建仁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OLED器件,包括基板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阳极、有机层和阴极,所述阴极为透明复合阴极,包括透明金属层和设置在所述金属层上的增透层,所述增透层材料选自茚並芴衍生物或并二芴衍生物。所述增透层所选用的材料能隙大,避免了材料本身对出射光的吸收,具有极佳的透光性;而且含有N、S等杂原子,能够提供较大的折射率,有利于光通过金属层射出,提高OLED器件的发光效率,改善器件的视角特性。在所述透明复合阴极中,由于低功函数金属含量适度,可以有效降低阴极的功函数,具有较好的电子注入效率,并大量吸收可见光,使得所述的OLED器件具有很高的透光效率和色纯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