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9734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651328.X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北京英沣特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房热交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基站机房的热交换装置及方法,包括外壳、通风通道、冷却介质通道、内部循环单元、外部通风单元和散热组件,冷却液在冷却介质通道内流动;冷却液对第一吸热架、导热筒和多个散热转板降温;启动外部通风单元,将外部空气抽入通风通道;空气与多个散热转板、导热筒和第一吸热架接触,进行降温;同时空气吹动散热转板在导热筒的作用下发生转动,增大散热转板与空气接触面积,搅动空气,提高热交换效率,冷却液在冷却介质通道内不断流动,将第一吸热架吸收的热量带走,由此空气与第一吸热架和多个散热转板进行热交换降温,在短时间内将空气制冷,使机房内温度降温,起到有效的散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75996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50914.8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北京英沣特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数据中心能耗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能耗优化控制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数据中心的第一状态信息;基于第一状态信息进行信息处理,并建立能耗优化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基于DeepG‑Q‑GNetwork网络建立神经优化网络;基于神经优化网络对数据中心进行能耗优化;基于能耗优化策略产生优化指令,基于优化指令完成能耗优化控制;本发明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数据中心能耗优化依托于人工将优化重点放在服务器功耗上面,在综合考虑服务器能耗、冷却能耗和过热点管理时对数据中心进行能耗优化,在不产生过热点的前提下,无法同时保证优化效率、优化程度和优化准确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67865B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1034417.X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北京英沣特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9/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算力优化的集群数据采集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涉及集群数据采集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将整个数据采集任务划分为多个采集子任务;获取采集子任务在预加载端的预加载所需资源;获取采集子任务在处理端的处理所需资源;通过历史数据分析不同处理端的资源变化函数;根据动态资源分配优化算法分配集群的采集任务;本发明用于解决现有的集群数据采集技术还存在对于集群的负载均衡算法不够优秀,仅能确保集群的负载大致均衡而无法达到最佳,且需要多次向请求处理端的实时数据,导致采集任务的效率下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840605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89888.6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北京英沣特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 G01M99/00 , G01D21/02 , G06N3/04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高效制冷机房能效预测方法,包括:获取制冷机房的温度数据、流速数据、流速的管横截面积数据和功率;根据设备功率变化获取每个制冷设备对应的设备响应时间;根据每个制冷设备对应的设备响应时间和温度数据获取制冷机房在设备响应时间内的相对制冷量;根据冷冻液流速数据、温度数据和流速的管横截面积数据获取每个制冷设备对应的局部相对热值;根据制冷设备对应的局部相对热值和制冷机房相对制冷量建立神经网络,获取相对制冷量预测值;根据功率、相对制冷量预测值和制冷机房相对制冷量实现对高效能制冷机房能效的监测。本发明可解决现有的对制冷机房的能效监测不准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94672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170949.6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北京英沣特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L41/147 , H04L41/142 , H04L41/16 , H04L67/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集群运维管理系统及方法,属于集群运维管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S10:对各任务代码的分发情况进行分析;S20:对其他各目标工作节点对选定目标工作节点的实时干扰指数进行预测,以及对其它各目标工作节点对选定目标工作节点的干扰介入值进行分析;S30:对其他各目标工作节点对选定目标工作节点的实时干扰情况进行分析;S40对选定目标工作节点的运行数据进行调控。本发明通过构建矩阵方程,对其他各目标工作节点对目标工作节点的干扰指数进行预测,避免由于各冷源群控子任务之间存在的干扰,导致对应目标工作节点的运行数据与目标运行数据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有利于保证集群能够精准完成用户端下发的冷源群控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1869467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1170949.6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北京英沣特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L41/147 , H04L41/142 , H04L41/16 , H04L67/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集群运维管理系统及方法,属于集群运维管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S10:对各任务代码的分发情况进行分析;S20:对其他各目标工作节点对选定目标工作节点的实时干扰指数进行预测,以及对其它各目标工作节点对选定目标工作节点的干扰介入值进行分析;S30:对其他各目标工作节点对选定目标工作节点的实时干扰情况进行分析;S40对选定目标工作节点的运行数据进行调控。本发明通过构建矩阵方程,对其他各目标工作节点对目标工作节点的干扰指数进行预测,避免由于各冷源群控子任务之间存在的干扰,导致对应目标工作节点的运行数据与目标运行数据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有利于保证集群能够精准完成用户端下发的冷源群控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18567865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1034417.X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北京英沣特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9/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算力优化的集群数据采集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涉及集群数据采集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将整个数据采集任务划分为多个采集子任务;获取采集子任务在预加载端的预加载所需资源;获取采集子任务在处理端的处理所需资源;通过历史数据分析不同处理端的资源变化函数;根据动态资源分配优化算法分配集群的采集任务;本发明用于解决现有的集群数据采集技术还存在对于集群的负载均衡算法不够优秀,仅能确保集群的负载大致均衡而无法达到最佳,且需要多次向请求处理端的实时数据,导致采集任务的效率下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5972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272719.9
申请日:2025-03-10
Applicant: 北京英沣特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11/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性能评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慧数据中心BA自控性能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数据中心BA系统的环境变量监测数据,计算每个时间窗口对应的环境变量稳态基准值,得到变量稳态基准信息。本发明中,通过在多个时间窗口内对环境变量的监测和分析,能够基于大量数据点计算出变量的稳态基准值,通过筛选波动范围稳定的数据点,提升了数据的准确性,增强了评估的可靠性,通过对偏差值增长趋势的分析,能够及时识别出潜在的问题并进行干预,从而避免了长期问题的累积,通过对环境变量偏差趋势分析,计算环境自控稳定性评分,使得数据中心管理者能够得到直观的性能展示,优化决策过程,从而确保系统的高效和节能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52650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53067.2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北京英沣特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带压管道开孔传感器安装装置,包括密封管体,密封管体内可以安装管道打孔组件和传感器安装组件,管道打孔组件包括空心钻头和调节球板,调节球板和空心钻头位于密封管体内,调节球板上滑动设置有球形齿条,球形齿条能够驱动空心钻头沿着带压管道的周向偏转,以使得的空心钻头在带压管道周向方向上的一端与带压管道抵接,再加上公转和自转的方式,使空心钻头能够较为均匀的切除管件表面,避免直接竖直状态切除导致的马鞍片被挤压变形而引起卡刀现象,从而提高打孔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51423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83381.8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北京英沣特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0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磁悬浮相变冷却系统的建模方法及系统,涉及冷却系统建模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磁悬浮相变冷却系统的基本参数数据,标记为冷却系统参数信息;对磁悬浮相变冷却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得到冷却系统状态信息;基于冷却系统参数信息和冷却系统状态信息,建立磁悬浮相变冷却系统的数学模型,完成后得到冷却系统数学模型;基于冷却系统参数信息、冷却系统数学模型以及冷却系统状态信息建立冷却系统的模拟模型;本发明用于解决现有的冷却系统建模技术只关注冷却系统内部的运行过程,建模过程过于复杂冗长,无法快速地建立准确的用于描述冷却系统的数学模型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