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快件预约投递和取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014642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04149.1

    申请日:2021-0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快件预约投递和取件系统,包括:服务器,用于预约投递/取件的智能规划,根据智能规划向用户终端进行预约投递/取件的推荐处理以生成预约投递/取件信息;用户终端,用于向服务器发送预约请求,以及根据服务器发送的预约投递/取件信息在智能快递柜进行快件投递或取件;摄像单元,用于获取智能快递柜投递取件区域的当前人数;人脸识别测温闸机,用于根据投递取件区域的当前人数以及根据当前用户的人脸信息和人体温度,判断是否允许当前用户进入投递取件区域。通过本申请,不仅可提升快递柜的使用合理化,解决快递柜区域出现的“潮汐现象”,还可以在疫情特殊时期,有效预防病毒通过人群密切接触扩散传播。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快件信报投递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39535B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510399187.1

    申请日:2015-0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快件信报投递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智能信报箱、云平台、用户终端;智能信报箱包括箱体、控制系统,其中,箱体设有调节装置以及不同尺寸规格的多个格口,其中,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多个格口的尺寸规格;控制系统包括主控装置、信息管理系统、信息输入装置、信息输出显示装置;主控装置分别与信息输出显示装置的输入端、信息输入装置的输出端相连;并且,信息管理系统分别与主控装置和云平台通信连接。本发明通过将快件的投递应用到信报箱中,能够将二者的优点结合,规避缺点,并通过对格口的动态分配,系统可将空闲的格口按照用户的需要随机分配给用户,能够解决现有的用户与信报箱的格口一一对应所造成的格口利用率低的问题,提高格口的空间利用效率,同时还提高快件投递接收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一种新邮政编码的编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46640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711446088.X

    申请日:2017-12-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7C3/18 G06Q50/32 H03M7/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邮政编码的编制方法,目标邮政编码包括邮政编码段和区域编码段,具体包括:对于任一邮政编码服务的区域,将区域对应的邮政编码作为邮政编码段;根据任一邮政编码服务的区域面积和第一区域集的总面积,获得子区域半径,根据子区域半径,将任一邮政编码服务的区域划分为多个第一子区域;将任一第一子区域的编号作为任一第一子区域的区域编码段,或,将任一第二子区域的编号作为任一第二子区域的区域编码段。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邮政编码的编制方法,表示到末端投递区域,能够提高邮件的分拣效率。在上述编码的基础上,还可再增加一定的字符位数,从而让新型邮政编码精确到楼,从而提高末端投递的效率和准确率。

    一种实现寄递地址编码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462403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174652.1

    申请日:2018-10-0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寄递地址编码的方法及系统,包括:将待编码地址划分为乡级行政区地址、道路地址和楼宇地址;根据乡级行政区地址,获取目标编码的行政区编码段;根据道路地址和预设标准寄递地址编码库,获取目标编码的路段编码段;根据楼宇地址和预设标准寄递地址编码库,获取目标编码的建筑类型编码段和目标编码的楼宇编码段。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自动化编制技术,实现了对待编码地址的快速、准确的编码,满足了快递公司精确到楼宇的精准化投递需求,并且能供不同公司和不同用户统一使用,方便监管部门统一管理,促进快递末端共同配送的发展。

    一种寄递地址的编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80796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711449585.5

    申请日:2017-1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寄递地址的编码方法,该方法包括:寄递地址的编码分为行政区编码段、小区编码段和楼栋编码段,包括:将所述寄递地址的行政区划代码的前6位代码作为所述行政区编码段;根据所述寄递地址所在的小区与所述寄递地址所在的行政区的相对位置,获取所述小区编码段;将所述寄递地址所在的小区内所有楼栋按照邮路顺序编码,获取所述楼栋编码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寄递地址编码的方法,该方法可将寄递地址编码精确到楼宇,满足了快递公司细化投递区域的需求;在提高企业分拣效率的同时,可促进快递末端共同配送,更好地服务于邮政快递业的发展需要。

    基于无人叉车叉送移动快递柜的园区快递末端投递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33847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215617.9

    申请日:2024-0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快递投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无人叉车叉送移动快递柜的园区快递末端投递系统。该系统的无动力移动快递柜上设置有标识,无人叉车上设置有标识识别装置;标识识别装置对标识进行识别,根据识别到的标识确定无动力移动快递柜的目的地位置;无人叉车按预设路线将无动力移动快递柜移动至无动力移动快递柜目的地。采用无人叉车叉送无动力移动快递柜进行快递的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无人叉车在送完一个无动力移动快递柜后可以快速返回站点运送下一个,运送效率比较高,无动力移动快递柜本身较大且不需要驱动和外部移动检测装置等额外的部件,成本低廉。两者的结合,能降低总体的投递费用,并提供更加灵活且靠近取件人的投递方式。

    一种智能快件预约投递和取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014642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10204149.1

    申请日:2021-0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快件预约投递和取件系统,包括:服务器,用于预约投递/取件的智能规划,根据智能规划向用户终端进行预约投递/取件的推荐处理以生成预约投递/取件信息;用户终端,用于向服务器发送预约请求,以及根据服务器发送的预约投递/取件信息在智能快递柜进行快件投递或取件;摄像单元,用于获取智能快递柜投递取件区域的当前人数;人脸识别测温闸机,用于根据投递取件区域的当前人数以及根据当前用户的人脸信息和人体温度,判断是否允许当前用户进入投递取件区域。通过本申请,不仅可提升快递柜的使用合理化,解决快递柜区域出现的“潮汐现象”,还可以在疫情特殊时期,有效预防病毒通过人群密切接触扩散传播。

    一种模块化设计的拼装式包装箱

    公开(公告)号:CN113942720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435665.1

    申请日:2021-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设计的拼装式包装箱,由一组长度相同(其长度可任意等长)、宽度任意(其宽度可任意等宽或者任意不等宽)、厚度相同的拼条,以及与拼条结构和尺寸相匹配的连接件和固定件拼装而成。采用现有成熟技术对包装箱、拼条、固定件、连接件进行管理。该包装箱具有设计新颖、通用性强、易于重新再利用的特点,解决了目前市场上企业物流现有物流包装箱尺寸固定和物品空隙率大或拼条尺寸规格过多的问题。主要用于物流领域。

    一种基于行政区划的寄递地址编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08781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173776.8

    申请日:2018-10-0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行政区划的寄递地址编码方法,包括:将待编码地址的乡级行政区划代码作为目标编码的行政区编码段;根据待编码地址中道路名称和预设标准寄递地址编码库,获取目标编码的路段编码段;根据待编码地址中的楼宇名称和预设标准寄递地址编码库,获取目标编码的楼宇类型编码段和目标编码的楼宇编码段。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预设标准寄递地址编码库存储所有的地址信息和每个地址信息对应的预先设置好的地址编码,可以快速的根据快递面单上的地址,获得该地址对应的目标编码;满足了快递公司精确到楼宇的精准化投递需求,并且能供不同公司和不同用户统一使用,方便监管部门统一管理,促进快递末端共同配送的发展。

    一种无人车拖挂结构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061684U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20382897.8

    申请日:2024-0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人车拖挂结构。无人车拖挂结构包括升降部分和夹爪部分;所述升降部分为电动升降装置,所述夹爪部分为电动夹爪;所述升降部分包括直线运动单元,所述直线运动单元上设置有回转轴,所述夹爪部分与回转轴固定连接。升降部分和夹爪部分均为电动结构,并且升降部分和夹爪部分通过回转轴连接,回转轴的转动能够带动夹爪部的随动,故此,针对无人车车厢自动拖挂问题,在实现无人车自动抓取、自动牵引以及自动脱离方面效果良好,避免传统卡车车厢不能多节对接缺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