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58601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09225.7
申请日:2021-06-01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基于矩形环孔洞连接短接矩形孔洞的多Fano共振介质超表面折射率传感器,所述光学折射率传感器主要由介质基底和超表面微结构单元阵列组成,其中介质超表面结构单元阵列由若干个微结构单元组成并在每个介质超表面微单元中心对称刻蚀一个矩形环孔洞连接短接矩形孔洞,矩形环内方形边长为R,孔洞宽度为w,短接矩形长为L,宽为w,超表面结构厚度为t。光波垂直入射时,该发明的透射谱图中形成三个个尖锐的Fano共振可用于折射率传感器。本发明由全介质材料构成,无欧姆损耗,可用于不同折射率的气体液体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3957031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95595.0
申请日:2014-05-09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40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基于线形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跳频与定位功能的实现方法,可以进一步增强线形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抗干扰性能和可读性能。跳频包括三种方式,分别为自适应跳频、主动跳频和被动跳频,自适应跳频可以使整个无线网络更加智能的分析信道干扰并更改当前的通信信道,主动跳频可以保证当前网络可以由管理者自行更改当前网络的通信信道,被动跳频方式用于网络中断时由无线网络节点自行查询当前可用信道并进行更改,增强网络的可靠性,具体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跳频方式。定位功能依据电磁波在自由空间内的损耗公式以及损耗功率计算得出接收与发送方的距离来进行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01783974B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0910076753.X
申请日:2009-01-16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Q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分组全光交换方法、系统、边缘节点及核心节点,该方法采用OCDM技术生成路由路径中每个节点所需的光码标记,该光码标记由光正交码进行频域及时域两级编码生成,时域编码使用的码字用于指示路由路径中的不同核心节点,而频域编码使用的码字用于指示每个核心节点内的交换输出端口。光分组在传输中携带路由路径中需要的所有光码标记,核心节点通过时域解码从光分组携带的所有光码标记中取出与自身对应的光码标记,并进一步通过对取出的光码标记进行频域解码,确定将光分组交换到哪个输出端口输出,从而完成光分组的交换;该方法可以完全使用光器件实现,在实现全光交换的同时避免了标记交换,实现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679613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53851.2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修正高速取样示波器时基抖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构建示波器波形的函数模型,用矩阵处理数据的方程组,引入矫正向量和矩阵,表达约束矩阵并求解;其中表达约束矩阵并求解包括:用正交距离回归算法计算示波器产生的抖动误差;计算求解步骤为根据矩阵的解的个数采用不同的方法,当矩阵为单解时,采用奇异值分解方法;当矩阵为多解时,采用梯度下降方法。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修正了高速高带宽取样示波器的时基抖动问题,使测量结果更加精准。
-
公开(公告)号:CN114034663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10903.6
申请日:2021-11-05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G01N21/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介质超表面的三Fano共振微纳折射率传感器,它的超表面结构由对称性破缺的硅纳米孔阵列周期性排布而成,即首先将一层硅薄膜沉积到二氧化硅基底上,然后依次经过曝光、显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等工艺蚀刻出顶层超表面结构。圆形纳米孔的半径分别为d0和d1,纳米孔之间的中心距离为l0都相等。本发明使用高折射率的介电材料避免了金属材料引起的欧姆损耗,具有低损耗、高Q值、高FOM值、器件与CMOS工艺兼容的特点。可实现高性能、小型化和高集成度光子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1783972B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0910076750.6
申请日:2009-01-16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Q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分组的全光交换方法、系统及装置,该方法包括:A,源边缘路由器将IP层的数据转换为净荷,对携带了该净荷的光信号进行OCDM编码,形成带有OCDM标记码的光分组,发送该光分组;B,接收到光分组的核心路由器对该光分组的OCDM标记码进行解码,若解码成功,恢复出该光分组中的净荷,利用下一跳路由对该恢复出的净荷重新进行OCDM编码,形成带有新的OCDM标记码的光分组,发送该光分组;C,若接收到该光分组的仍为核心路由器,则按步骤B中核心路由器所执行的操作继续进行,直至目的边缘路由器接收到光分组为止。采用本发明,无需光缓存器缓存光信号,避免由于缓存光信号而带来的额外的损耗和噪声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075471B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010618453.2
申请日:2010-12-22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2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高斯滤波最小移频键控的光无线融合系统和方法,该系统中信号装置包含N个信号源模块,每个信号源模块产生两路模拟电信号;链路装置通过一条光链路对接收到的模拟电信号进行光调制,传输已调制的N路独立的光信号及未调制的一路光信号;接收装置对接收到的已调制的N路独立的光信号及未调制的一路光信号进行处理,获得携带信息的数据,实现了光无线的融合传输。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能够降低系统成本,提高系统性能,有效的提供多用户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02340477A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110259768.7
申请日:2011-09-05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nventor: 忻向军 , 张丽佳 , 张琦 , 王拥军 , 尹霄丽 , 赵同刚 , 马建新 , 饶岚 , 张晓磊 , 刘博 , 刘皎 , 王凯民 , 及睿 , 曹田 , 原全新 , 张星 , 关昕
IPC: H04L27/26 , H04B10/1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光正交频分复用OOFDM的100Gbit/s光信号发射系统和方法。该发射系统中包含的偏振复用模块利用偏振分束器将光载波分成偏振方向垂直的两束光。对这两路光载波分别进行副载波调制得到两路偏振正交的副载波复用调制信号;发射系统包含的副载波复用模块,采用两级马赫曾德调制器MZM级联的方式来产生多个边带的光副载波,并利用直流电源控制调制器使其处于载波抑制状态产生多个边带光副载波;发射系统包含的波形产生模块利用任意波形发生器将低速的数字信号序列转换成为I/Q两路模拟的信号波形,用该两路模拟信号波形来驱动IQ调制器产生光OFDM信号;最后利用偏振合束器将已调的两束偏振方向正交的光信号耦合在一起进入传输链路中。采用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能够在低成本的基础上实现100Gbit/OOFDM信号的发射。
-
公开(公告)号:CN102158452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010508210.3
申请日:2010-10-14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个基于雪崩二极管的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和方法,该系统中信号源装置包含的离线DSB模块产生一路调制格式为4QAM-OFDM的数字电信号,数模转换器把其转换成模拟电信号;光链路装置把接收到的模拟电信号调制到光载波上传至远方的接收端,并利用高灵敏度的雪崩二极管进行光电检测,实现了光电转换,获得模拟电信号;信号处理装置对接收的模拟电信号进行带通滤波、模数转换和解调,获得包含信息的高速数据比特,实现了光正交频分复用的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02098062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010593696.5
申请日:2010-12-09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nventor: 忻向军 , 刘博 , 尹霄丽 , 王拥军 , 张琦 , 赵同刚 , 马建新 , 饶岚 , 张晓磊 , 张丽佳 , 原全新 , 戴宇航 , 涂经纶 , 范文文 , 刘皎 , 张星 , 关昕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个基于毫米波的微型物联网组网系统与方法,该系统中信息采集装置将由传感器采集的输出信息的模拟电信号经过处理调制至毫米波射频上,并由射频天线通过空间将信息传递到远方的中心控制装置处;中心控制装置通过射频天线将信息采集装置通过空间传递过来的信息收集,对该信息进行解调处理,并输出至中心控制模块,中心控制模块对信息进行必要的存储、控制、分析和与外界通信,并在系统内,将数据信息经过毫米波射频调制并发射出去;信息控制装置对由空间传递过来的控制信息进行收集,并解调处理输入至控制电路,整个系统实现了物联网的大容量、高宽带、智能化的传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