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1054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631569.8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12N1/20 , A61K39/104 , A61P31/04 , C12R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鱼源杀香鱼假单胞菌,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24372。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的鱼源杀香鱼假单胞菌在制备预防鱼类内脏白点病的疫苗的应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预防鱼类内脏白点病的疫苗,其特征在于,包括灭活的鱼源杀香鱼假单胞菌。本发明对分离出来的杀香鱼假单胞菌(ND2304株)的生长特性以及毒力进行测定,确定杀香鱼假单胞菌(ND2304株)是一株对大黄鱼具有强致病性的强毒株;制备的相应杀香鱼假单胞菌灭活疫苗,可以与佐剂联用,该灭活疫苗安全性较高,有较好的相对保护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18534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37027.1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A61K31/7048 , A61K9/08 , A61K47/02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黄芩苷在制备抗副溶血弧菌制剂中的用途。通过实验表明,黄芩苷在不抑制副溶血弧菌生长的情况下,对其生物被膜的形成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因此黄芩苷可用作副溶血弧菌生物被膜抑制剂、抗副溶血弧菌制剂。本发明为黄芩苷开辟了新的用途,将其用于副溶血弧菌生物被膜抑制剂,为副溶血弧菌的防治提供了新的候选制剂;在临床副溶血弧菌耐药性日趋普遍、耐药程度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开发绿色天然的抗副溶血弧菌抑制剂,从而为海水养殖业健康绿色发展提供借鉴。
-
公开(公告)号:CN11975323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54177.8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12Q1/70 , C12Q1/6844 , C12N15/11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病毒的特异性引物组,包括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所述的特异性引物包括:上游引物:IHNV‑RPA‑F3: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下游引物:IHNV‑RPA‑R3: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的探针具有THF位点,探针的5’端距THF位点至少间隔31个碱基,3’端距THF位点至少间隔16个碱基。本发明还提供了相应的试剂盒、方法、应用。常温等温反应大大降低了对仪器的要求,无需复杂仪器;最大限度的模拟生物体内的核酸扩增反应,大大缩短了扩增过程所需的时间,明显提高了扩增效率;灵敏度高、特异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995598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384268.8
申请日:2025-03-28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12Q1/70 , C12Q1/6844 , C12N15/11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RPA‑LFD快速检测大菱鲆圆环病毒的引物探针组合、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引物探针组合由序列SEQ ID NO.18所示的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9所示的下游引物和序列如SEQ ID NO.22所示的探针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基于RPA‑LFD方法对大菱鲆圆环病毒进行快速检测,该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达到皮克级,具有高灵敏度和良好的再现性,同时还具有操作便捷、检测时间快、特异性强、不易造成污染等特点,为水产养殖重要病原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