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51721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110242579.9
申请日:2011-08-23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nventor: 吕树光 , 臧学轲 , 林匡飞 , 顾小钢 , 邱兆富 , 隋倩 , 李琳 , 吴小亮 , 李文贞 , 陈姣 , 逯志昌 , 黄爽 , 何龙 , 陈诺 , 兰涛 , 杨帆 , 范吉 , 沈龙海
IPC: C02F1/72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氧化去除水中氯代烃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过碳酸钠(Na2CO3·1.5H2O2,SPC)的氧化作用,去除地下水中存在的几种氯代烃污染物,属于环境治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是在处理过程中,保证过碳酸钠存在的条件下,对氯代烃进行处理;同时添加Fe2+来对氧化剂进行活化,加速化学氧化过程。本方法的优越性在于:该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显著;过碳酸钠作为一种绿色的氧化剂,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氯代烃的去除效率高,三氯乙烯的去除率达到99.9%;该方法脱氯速度快,三氯乙烯基本在5分钟内完全去除,没有中间产物的累积,无二次污染且造价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2951721B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110242579.9
申请日:2011-08-23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nventor: 吕树光 , 臧学轲 , 林匡飞 , 顾小钢 , 邱兆富 , 隋倩 , 李琳 , 吴小亮 , 李文贞 , 陈姣 , 逯志昌 , 黄爽 , 何龙 , 陈诺 , 兰涛 , 杨帆 , 范吉 , 沈龙海
IPC: C02F1/72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氧化去除水中氯代烃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过碳酸钠(Na2CO3·1.5H2O2,SPC)的氧化作用,去除地下水中存在的几种氯代烃污染物,属于环境治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是在处理过程中,保证过碳酸钠存在的条件下,对氯代烃进行处理;同时添加Fe2+来对氧化剂进行活化,加速化学氧化过程。本方法的优越性在于:该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显著;过碳酸钠作为一种绿色的氧化剂,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氯代烃的去除效率高,三氯乙烯的去除率达到99.9%;该方法脱氯速度快,三氯乙烯基本在5分钟内完全去除,没有中间产物的累积,无二次污染且造价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2372383A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110026568.7
申请日:2011-01-25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2F9/08 , C02F101/36 , C02F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氯代烃污染水体一体化修复系统,包含氯代烃污染水体吹脱、颗粒活性炭吸附和吸附饱和颗粒活性炭氧化再生三部分;该一体化修复系统按照氯代烃污染水体吹脱、颗粒活性炭吸附和吸附饱和颗粒活性炭氧化再生的顺序安装并由管道连接。本发明优点:体系设计完善,可操作性强,处理氯代烃污染地下水具有高效、节能、无二次污染的特点;同时该修复系统也可用于去除污染水体中的其它易挥发有机污染物,为污染水体修复提供了一种理想、经济高效且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一体化修复装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