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22212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776780.9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菌株Dyella sp.LX‑1及其在氧化有机硒或单质硒中的应用,所述菌株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1540;该菌对单质硒(Se0)以及硒代蛋氨酸(Se2‑,SeMet)均具有氧化作用。LX‑1能在120 h将初浓度100μM的SeMet转化生成12μM左右的Se(Ⅳ),还能在120 h将过量单质硒(Se(0))氧化生成100μg/L左右的Se(Ⅳ)。因此,LX‑1菌株不仅具有将有机硒SeMet氧化为Se(Ⅳ)的能力,而且具有将单质硒氧化成Se(Ⅳ)的能力,在土壤有机硒转化、单质硒氧化及植物富硒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322212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110776780.9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菌株Dyella sp.LX‑1及其在氧化有机硒或单质硒中的应用,所述菌株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1540;该菌对单质硒(Se0)以及硒代蛋氨酸(Se2‑,SeMet)均具有氧化作用。LX‑1能在120 h将初浓度100μM的SeMet转化生成12μM左右的Se(Ⅳ),还能在120 h将过量单质硒(Se(0))氧化生成100μg/L左右的Se(Ⅳ)。因此,LX‑1菌株不仅具有将有机硒SeMet氧化为Se(Ⅳ)的能力,而且具有将单质硒氧化成Se(Ⅳ)的能力,在土壤有机硒转化、单质硒氧化及植物富硒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322211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776754.6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株具有良好硒转化和Se(0)氧化能力的LX‑88菌及其应用,所述菌株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1542。该菌株可将SeMet转化为硒代胱氨酸(SeCys2)和甲基硒代半胱氨酸(MSeCys)等,对单质硒有氧化作用,菌株LX‑88可还原Se(IV),可将Se(IV)还原为红色纳米硒(SeNPs)、SeCys2和MSeCys。因此,菌株LX‑88可作为工业微生物,应用于生产制备SeCys2和MSeCys;可作为有机硒和Se(IV)代谢转化研究的模式微生物;可制备成植物富硒菌剂,可作为Se(0)氧化研究的微生物。
-
公开(公告)号:CN113430136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110776693.3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菌株Rhodanobacter sp.LX‑100及其在氧化有机硒或单质硒中的应用,所述菌株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1544。该菌对单质硒以及硒代蛋氨酸(SeMet)均具有氧化作用。LX‑100菌株能在120 h将初浓度100μM的SeMet转化生成12μM左右的Se(Ⅳ),还能在120 h将过量单质硒(Se(0))氧化生成100μg/L左右的Se(Ⅳ)。因此,LX‑100菌株不仅具有将有机硒SeMet氧化为Se(Ⅳ)的能力,而且具有将单质硒氧化成Se(Ⅳ)的能力,在土壤有机硒转化、单质硒氧化及植物富硒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430136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776693.3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菌株Rhodanobacter sp.LX‑100及其在氧化有机硒或单质硒中的应用,所述菌株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1544。该菌对单质硒以及硒代蛋氨酸(SeMet)均具有氧化作用。LX‑100菌株能在120 h将初浓度100μM的SeMet转化生成12μM左右的Se(Ⅳ),还能在120 h将过量单质硒(Se(0))氧化生成100μg/L左右的Se(Ⅳ)。因此,LX‑100菌株不仅具有将有机硒SeMet氧化为Se(Ⅳ)的能力,而且具有将单质硒氧化成Se(Ⅳ)的能力,在土壤有机硒转化、单质硒氧化及植物富硒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640782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555316.6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锑结合蛋白AntC在锑污染修复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发现AntC可以与Sb(III)结合,以三个半胱氨酸为金属结合位点,通过半胱氨酸的巯基与Sb(III)紧密结合因此该蛋白可用于Sb(III)的污染处理。表达AntC的基因工程菌可用于Sb(III)的污染处理,将AntC和GlpF进行联合表达,可提高Sb(III)的处理能力。申请人同时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处理锑污染的基因工程菌,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22051,该菌株成本低,效率高,更为关键的是环境友好,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在锑污染水体及土壤修复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322211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110776754.6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株具有良好硒转化和Se(0)氧化能力的LX‑88菌及其应用,所述菌株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1542。该菌株可将SeMet转化为硒代胱氨酸(SeCys2)和甲基硒代半胱氨酸(MSeCys)等,对单质硒有氧化作用,菌株LX‑88可还原Se(IV),可将Se(IV)还原为红色纳米硒(SeNPs)、SeCys2和MSeCys。因此,菌株LX‑88可作为工业微生物,应用于生产制备SeCys2和MSeCys;可作为有机硒和Se(IV)代谢转化研究的模式微生物;可制备成植物富硒菌剂,可作为Se(0)氧化研究的微生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