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33820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32617.0
申请日:2015-05-0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P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荧光示踪技术的流速测量系统及方法,属于流速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在沿流体流动方向距离为L的地方分别设置投放点和检测点;在投放点放置荧光剂投放装置,投放荧光剂;当荧光剂到达检测点时,在激发光源的照射下产生荧光信号,将荧光信号通过光敏二极管转换为电信号,并经过放大,再交由单片机处理;记录下荧光剂从投放点到检测点所用时间t;计算距离L与时间t的商值,即为所测流体的平均流速v,并将结果显示出来。本发明将荧光示踪技术引入到流速测量领域,开辟了流速测量的新思路。本发明所采用的荧光剂用量小,投放后可以很快被分解,基本上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3344358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310168167.4
申请日:2013-05-0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K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背景下较低温细金属丝非接触式测温方法,步骤为:①利用非接触式测温装置测量得到当前环境下静止的退火金属丝的测量距离、背景温度、目标偏移量和发射率,并获得n组参考值Wmk和测量值Tmk,计算得到对应的误差;②利用非接触式测温装置测量得到当前环境下运动中的退火金属丝的测量温度T测量;③根据插值算法计算得到改变其中一个参数所引起的误差;④获取导致退火温度测量值产生的综合偏差ΔT0;⑤利用公式T真实=T测量+ΔT0,计算得到逼近铜线表面温度真实值的T真实。本发明能修正非接触式测温领域中测量高速运动的细金属丝在低温段温度测量值偏差过大的不足,以保证非接触式测温仪对高速运动的细金属丝在低温段的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344358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168167.4
申请日:2013-05-0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K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背景下较低温细金属丝非接触式测温方法,步骤为:①利用非接触式测温装置测量得到当前环境下静止的退火金属丝的测量距离、背景温度、目标偏移量和发射率,并获得n组参考值Wmk和测量值Tmk,计算得到对应的误差;②利用非接触式测温装置测量得到当前环境下运动中的退火金属丝的测量温度T测量;③根据插值算法计算得到改变其中一个参数所引起的误差;④获取导致退火温度测量值产生的综合偏差ΔT0;⑤利用公式T真实=T测量+ΔT0,计算得到逼近铜线表面温度真实值的T真实。本发明能修正非接触式测温领域中测量高速运动的细金属丝在低温段温度测量值偏差过大的不足,以保证非接触式测温仪对高速运动的细金属丝在低温段的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203259901U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320248558.2
申请日:2013-05-0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5D23/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温度量直接检测控制的铜丝连续退火温度控制装置,包括依次通过电信号连接的温度采集单元、温偏计算单元、控制信号单元和执行单元;温度采集单元还与控制信号单元电信号连接;温度采集单元主要用于完成对铜丝退火温度的采集以及实时显示;温偏计算单元用于计算铜丝退火测量温度与预设的理想温度之间的偏差;控制信号单元用于对铜丝退火测量温度和温偏信号进行计算;执行单元用于完成将外部输入的测速电机拉丝速度电压信号与控制信号单元输出的退火控制因子进行乘法计算,得出温度变化后相应的退火电压值。该装置能够实现对退火温度的直接控制,提高拉丝生产质量与效率、降低拉丝生产能耗和废(次)品率。
-
公开(公告)号:CN203203586U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20194802.1
申请日:2013-04-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云立体摄影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二套由取景系统、测量系统和支撑部件构成的测量组件,以及使相机同步拍摄的同步装置;每套支撑部件均包括云台,以及用于支撑云台和相机的三脚架;所述取景系统均包括一台相机,该相机拍摄时通过快装板安装在三脚架上;每个测量系统均包括倾角仪、罗盘仪和合页板;合页板是由两块平板和可调角合页组合连接而成,其中一块平板上通过快装板安装在云台上,另一块平板上有标志线,用于承放倾角仪和罗盘仪。本实用新型集成了取景系统与测量系统,是一种半自动获得云底高和立体像对的装置,所使用的数码相机、罗盘仪、倾角仪等均是易于获取的器材,本装置成本较低,且便于操作与携带,可广泛运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