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56611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710208182.5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7C67/14 , C07C69/54 , C07C69/56 , C07C69/732 , C07C327/10 , C07C231/02 , C07C233/09 , C07D319/06 , C08K5/101 , C08K5/37 , C08K5/17 , C08K5/109 , C08L67/02 , C08J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酯类化合物的反应型增塑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增塑剂中含有极性酯键以及碳碳双键。含有酯键能够保证增塑剂分子与PBAT有很好的相容性,而且带有酯键的增塑剂能够与PBAT分子链产生很强的作用力,产生较高的增塑效果,降低加工温度。并且通过添加这种带有酯键的增塑剂,能够提高聚酯的阻隔性能。本发明提出的增塑剂还含有双键,通过添加一定含量的该种增塑剂到聚酯类化合物当中,通过紫外光或者电子束辐照等后处理手段,能够使双键之间发生聚合反应,在聚酯中形成三维网络,增加分子链之间的缠结,提高力学性能,同时也提高了其断裂伸长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082885B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710270855.X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8G77/388 , C08L69/00 , C08L8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OSS基非异氰酸酯氨酯改性聚丙撑碳酸酯,包括1wt%~20wt%的POSS基非异氰酸酯氨酯和余量的聚丙撑碳酸酯。所述POSS基非异氰酸酯氨酯具有式(Ⅰ)或式(Ⅱ)所示结构,利用POSS环氧与二氧化碳C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环加成反应合成POSS环状碳酸酯,再与单氨基化合物进行开环反应制得。POSS兼具有机硅材料的柔韧性和无机硅材料的强度,对聚丙撑碳酸酯有增韧增强作用;POSS基非异氰酸酯氨酯含有大量氨酯键与羟基,能够作为质子给体与聚丙撑碳酸酯链结构中的碳酸酯单元形成高密度的氢键作用,改进POSS基非异氰酸酯氨酯与聚丙撑碳酸酯的相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082885A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710270855.X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8G77/388 , C08L69/00 , C08L8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OSS基非异氰酸酯氨酯改性聚丙撑碳酸酯,包括1wt%~20wt%的POSS基非异氰酸酯氨酯和余量的聚丙撑碳酸酯。所述POSS基非异氰酸酯氨酯具有式(Ⅰ)或式(Ⅱ)所示结构,利用POSS环氧与二氧化碳C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环加成反应合成POSS环状碳酸酯,再与单氨基化合物进行开环反应制得。POSS兼具有机硅材料的柔韧性和无机硅材料的强度,对聚丙撑碳酸酯有增韧增强作用;POSS基非异氰酸酯氨酯含有大量氨酯键与羟基,能够作为质子给体与聚丙撑碳酸酯链结构中的碳酸酯单元形成高密度的氢键作用,改进POSS基非异氰酸酯氨酯与聚丙撑碳酸酯的相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056611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208182.5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7C67/14 , C07C69/54 , C07C69/56 , C07C69/732 , C07C327/10 , C07C231/02 , C07C233/09 , C07D319/06 , C08K5/101 , C08K5/37 , C08K5/17 , C08K5/109 , C08L67/02 , C08J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酯类化合物的反应型增塑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增塑剂中含有极性酯键以及碳碳双键。含有酯键能够保证增塑剂分子与PBAT有很好的相容性,而且带有酯键的增塑剂能够与PBAT分子链产生很强的作用力,产生较高的增塑效果,降低加工温度。并且通过添加这种带有酯键的增塑剂,能够提高聚酯的阻隔性能。本发明提出的增塑剂还含有双键,通过添加一定含量的该种增塑剂到聚酯类化合物当中,通过紫外光或者电子束辐照等后处理手段,能够使双键之间发生聚合反应,在聚酯中形成三维网络,增加分子链之间的缠结,提高力学性能,同时也提高了其断裂伸长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119487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381193.X
申请日:2014-08-0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8F293/00 , C08F212/08 , C08F212/12 , C08F220/16 , C08F22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阳离子型三嵌段共聚物胶乳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双官能团有机卤化物为引发剂、过渡金属配合物为卤原子载体、强疏水性吡啶衍生物为配体、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维生素C或者辛酸亚锡为还原剂,通过AGET?ATRP(电子活化再生?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乳液聚合反应二步法直接得到稳定的三嵌段共聚物阳离子胶乳。本发明流程简单,过程环保节能,嵌段共聚物阳离子胶乳在改性沥青、胶粘剂、聚合物改性等许多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358622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183925.6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8G83/00 , C09J18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可降解聚合物领域,公开了一种拓扑型聚碳酸酯基超分子及其制备和应用,该拓扑型聚碳酸酯基超分子具有如下所示拓扑结构, 代表核, 代表臂,代表超分子官能团;并且,所述臂为聚(碳酸酯‑醚)。本发明通过对分子结构设计,相应制备方法关键的整体流程工艺设计、以及各个步骤的参数条件进行改进,制备出拓扑型聚碳酸酯基超分子材料,粘结强度高,能够作为粘结剂尤其是可逆粘结剂应用,制备方法操作简单,适合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830031B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510248730.8
申请日:2015-05-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具导热和抗静电特性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该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包括环氧树脂组分和均匀填充在环氧树脂组分中的碳纳米管组分;此外,所述碳纳米管组分由碳纳米管和包裹在其外壁的金属纳米颗粒共同组成,并且它在整个复合材料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5wt%~5wt%。本发明同时公开了兼具导热和抗静电特性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包括:(1)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将金属颗粒包覆在碳纳米管表面;(2)将金属颗粒包覆改性的碳纳米管均匀分散在环氧树脂中;(3)将环氧树脂/碳纳米管分散体系固化成型。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条件温和,金属纳米颗粒包覆改性的碳纳米管在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中分散均匀,其不仅能改善环氧树脂的导热抗静电特性,而且对环氧树脂具有增强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353400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570651.8
申请日:2017-07-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4/34 , C08L69/00 , C08L2201/06 , C08L2201/08 , C08L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丙撑碳酸酯/纤维素纳米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保护性气体的保护下,将纤维素纳米晶、环氧丙烷、催化剂、助催化剂、以及溶剂混合均匀得到环氧丙烷/纤维素纳米晶分散液;(2)向该分散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然后在密封环境下于20~120℃下进行原位聚合反应5~25小时,得到聚丙撑碳酸酯包覆的纤维素纳米晶混合物;(3)用溶剂稀释并用甲醇沉淀,然后干燥,即得到聚丙撑碳酸酯/纤维素纳米晶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对该制备方法关键的整体流程工艺设计、以及各个步骤的参数条件进行改进,能够有效解决填料纤维素纳米晶在聚丙撑碳酸酯基体中易团聚、分散不均匀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830031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48730.8
申请日:2015-05-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具导热和抗静电特性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该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包括环氧树脂组分和均匀填充在环氧树脂组分中的碳纳米管组分;此外,所述碳纳米管组分由碳纳米管和包裹在其外壁的金属纳米颗粒共同组成,并且它在整个复合材料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5wt%~5wt%。本发明同时公开了兼具导热和抗静电特性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包括:(1)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将金属颗粒包覆在碳纳米管表面;(2)将金属颗粒包覆改性的碳纳米管均匀分散在环氧树脂中;(3)将环氧树脂/碳纳米管分散体系固化成型。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条件温和,金属纳米颗粒包覆改性的碳纳米管在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中分散均匀,其不仅能改善环氧树脂的导热抗静电特性,而且对环氧树脂具有增强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358622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011183925.6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8G83/00 , C09J18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可降解聚合物领域,公开了一种拓扑型聚碳酸酯基超分子及其制备和应用,该拓扑型聚碳酸酯基超分子具有如下所示拓扑结构,代表核,代表臂,代表超分子官能团;并且,所述臂为聚(碳酸酯‑醚)。本发明通过对分子结构设计,相应制备方法关键的整体流程工艺设计、以及各个步骤的参数条件进行改进,制备出拓扑型聚碳酸酯基超分子材料,粘结强度高,能够作为粘结剂尤其是可逆粘结剂应用,制备方法操作简单,适合规模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