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电池-类芬顿体系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83208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119292.9

    申请日:2018-02-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微电池-类芬顿体系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有机废水中加入纳米零价金属和石墨烯复合材料,结合纳米零价金属的强氧化还原能力以及石墨烯局域超强导电性和高电子迁移率,电子云在纳米零价金属与石墨烯材料间发生了运动,从而形成微电池结构;该微电池结构与有机废水中的溶解氧发生类芬顿反应,形成微电池-类芬顿体系,该微电池-类芬顿体系产生的氧化性物质可将有机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高效去除。本发明结合纳米零价金属的强氧化还原能力以及石墨烯局域超强导电性和高电子迁移率,纳米零价金属与石墨烯材料形成微电池结构,极大地促进了类芬顿反应的氧化降解能力。

    一种放射性核素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124641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0355020.3

    申请日:2019-04-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放射性核素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S11将粉煤灰加入到磷酸溶液中经超声振荡后离心分离;S12将活化粉煤灰与氧氯化锆溶液、硫酸亚铁溶液充分接触反应,以生成层状结构;S13用去离子水将粉煤灰微球洗至中性后进行离心分离,烘干,得到所述吸附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产品和应用。本发明对粉煤灰进行改性,并对活化后的粉煤灰进行进一步修饰处理,使得所制备的吸附材料颗粒直径明显增大,比表面积得到有效提高,可高效吸附放射性核素离子如Sr‑90、Cs‑137和Co‑60,具有表面活性高、沉降性能好、易回收、体积小、方便储存的特点。

    一种三维多孔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647401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811529505.1

    申请日:2018-12-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性复合材料领域,并公开了一种三维多孔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在室温并且无氧的条件下,向氧化石墨烯中滴加Fe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搅拌均匀获得固液混合物;向该固液混合物中添加KBH4溶液,并在无氧的环境下搅拌一段时间使其充分反应,然后将生成的沉淀进行预冻后冷冻干燥制得所述三维多孔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将纳米零价铁/铝包覆在石墨烯中,不仅能够避免纳米粒子的团聚,并且易于分离回收,能够减缓甚至阻止活性组分的失活,使其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此外本发明制备的三维多孔石墨烯复合材料在无需外加药剂的条件下可以与废水中的抗生素反应,适用的pH范围较宽。

    一种三维多孔石墨烯负载纳米零价铁/锰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426454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110620775.9

    申请日:2021-06-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性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三维多孔石墨烯负载纳米零价铁/锰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的制备方法是向氧化石墨烯胶体溶液中加入二价锰盐和高锰酸钾进行水热反应,然后在无氧条件下向水热反应得到的溶液体系中加入二价铁盐和还原剂,搅拌混合以进行还原反应,从而即可得到三维多孔石墨烯负载纳米零价铁/锰氧化物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对制备方法的整体流程工艺设计以及制备工艺条件进行改进,相应得到的三维多孔石墨烯复合材料,能够成功防止纳米粒子的团聚,且双金属的存在使催化性能得到了更好的提升,尤其可在非常宽的pH范围内且无需外加药剂高效快速地氧化降解水中抗生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微电池-类芬顿体系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83208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810119292.9

    申请日:2018-02-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微电池‑类芬顿体系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有机废水中加入纳米零价金属和石墨烯复合材料,结合纳米零价金属的强氧化还原能力以及石墨烯局域超强导电性和高电子迁移率,电子云在纳米零价金属与石墨烯材料间发生了运动,从而形成微电池结构;该微电池结构与有机废水中的溶解氧发生类芬顿反应,形成微电池‑类芬顿体系,该微电池‑类芬顿体系产生的氧化性物质可将有机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高效去除。本发明结合纳米零价金属的强氧化还原能力以及石墨烯局域超强导电性和高电子迁移率,纳米零价金属与石墨烯材料形成微电池结构,极大地促进了类芬顿反应的氧化降解能力。

    一种放射性核素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124641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355020.3

    申请日:2019-04-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放射性核素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S11将粉煤灰加入到磷酸溶液中经超声振荡后离心分离;S12将活化粉煤灰与氧氯化锆溶液、硫酸亚铁溶液充分接触反应,以生成层状结构;S13用去离子水将粉煤灰微球洗至中性后进行离心分离,烘干,得到所述吸附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产品和应用。本发明对粉煤灰进行改性,并对活化后的粉煤灰进行进一步修饰处理,使得所制备的吸附材料颗粒直径明显增大,比表面积得到有效提高,可高效吸附放射性核素离子如Sr-90、Cs-137和Co-60,具有表面活性高、沉降性能好、易回收、体积小、方便储存的特点。

    一种三维多孔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647401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529505.1

    申请日:2018-12-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性复合材料领域,并公开了一种三维多孔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在室温并且无氧的条件下,向氧化石墨烯中滴加Fe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搅拌均匀获得固液混合物;向该固液混合物中添加KBH4溶液,并在无氧的环境下搅拌一段时间使其充分反应,然后将生成的沉淀进行预冻后冷冻干燥制得所述三维多孔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将纳米零价铁/铝包覆在石墨烯中,不仅能够避免纳米粒子的团聚,并且易于分离回收,能够减缓甚至阻止活性组分的失活,使其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此外本发明制备的三维多孔石墨烯复合材料在无需外加药剂的条件下可以与废水中的抗生素反应,适用的pH范围较宽。

    一种三维多孔石墨烯负载纳米零价铁/锰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426454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620775.9

    申请日:2021-06-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性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三维多孔石墨烯负载纳米零价铁/锰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的制备方法是向氧化石墨烯胶体溶液中加入二价锰盐和高锰酸钾进行水热反应,然后在无氧条件下向水热反应得到的溶液体系中加入二价铁盐和还原剂,搅拌混合以进行还原反应,从而即可得到三维多孔石墨烯负载纳米零价铁/锰氧化物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对制备方法的整体流程工艺设计以及制备工艺条件进行改进,相应得到的三维多孔石墨烯复合材料,能够成功防止纳米粒子的团聚,且双金属的存在使催化性能得到了更好的提升,尤其可在非常宽的pH范围内且无需外加药剂高效快速地氧化降解水中抗生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三维多孔石墨烯包裹纳米零价铜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02146B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711474659.0

    申请日:2017-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多孔石墨烯包裹纳米零价铜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新型功能复合材料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如下:先在室温下将氧化石墨烯与KBH4混合;随后,在无氧气氛下向氧化石墨烯与KBH4的混合液中滴入CuSO4·5H2O溶液,反应结束后,将合成的复合材料自然沉淀,去除上清液并加入超纯水或盐酸与超纯水的混合液进行洗涤;洗涤后的样品进行冷冻真空干燥得到三维多孔石墨烯包裹纳米零价铜复合材料。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反应温和、对外界环境条件无特殊要求,所用原料价廉易得,且不存在二次污染;该复合材料可阻止团聚作用,保持各组分的反应活性并延缓和阻止纳米零价铜的溶出失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使用生物炭去除废水中放射性核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26479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442687.9

    申请日:2018-11-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281 C02F1/283 C02F2101/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放射性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并公开了涉及一种使用生物炭去除废水中放射性核素的方法。该方法为将生物质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热解制得生物炭,然后向含放射性核素的废水中加入所述生物炭并充分混合,最后在恒温下振荡促进所述生物炭对放射性核素的吸附。本发明选用废弃生物质作为生物炭的原料,能够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并且本发明制备的生物炭对60Co具有选择吸附性;当废水中pH为7~10时生物炭对60Co的吸附效果最佳,平衡吸附量可以达到30mg/g以上;当生物炭的添加量为0.5g/L时,其对60Co的平衡吸附量最高可达到24.45mg/g。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