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36510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910745574.4
申请日:2019-08-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溶性硫化银纳米壳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蛋白质溶于水中,加盐酸调pH至酸性,得到溶液A;将硝酸银溶液加到溶液A中,搅拌条件下反应形成蛋白‑银离子复合物,得到溶液B;室温下,将硫溶液快速加到溶液B中,搅拌,形成硫化银纳米壳。本发明利用盐酸调节蛋白质溶液至酸性,在酸性条件下,银离子和蛋白首先形成蛋白‑银离子复合物,随后加入硫源,生成硫化银纳米壳;本申请所述硫化银纳米壳不同于硫化银量子点,制备所得硫化银纳米壳结晶性好,分散均匀稳定,在太阳能电池,催化,生物体光热成像和治疗,药物装载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395106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514272.8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纳米铋球簇和负载药物的纳米铋球簇及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生物与医学纳米材料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来源于口服胃药的一步法简单快速合成高安全性的多功能纳米探针。通过紫外光照射后一步法合成了具有CT/光声双模态成像功能的纳米铋球簇。该纳米铋球簇具有尺寸均一,稳定性好,光热转换效率高,低毒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探针吸附抗肿瘤药物后,可直接用于动物实验。探针可以通过EPR效应被肿瘤细胞吞噬,同时可利用近红外光与肿瘤的酸性环境实现负载的抗肿瘤药物可控释放,达到药物和光热联合治疗目的,且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一模式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04525941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764325.7
申请日:2014-12-1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介孔二氧化硅包覆纳米金球的方法,结合纳米金球合成的传统手段-柠檬酸钠还原法,采用一锅两步法发展了一种介孔二氧化硅包覆纳米金球的方法,该方法选择在碳链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碱性水溶液体系中对纳米金颗粒进行包覆。采用本发明的包覆方法,无需引发剂活化和后续分离纯化,具有简单、高效、高产的特点,并且产物Au@mSiO2的大小均一,粒径大小在20-120nm的范围内连续可调,且在整个范围内呈现出均一有序的介孔状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1852760B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010173266.8
申请日:2010-05-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N27/327 , C25D3/50 , C25D13/04
Abstract: 本发明为生物在体检测提供了一种新型集成式微传感器,将铂丝与银丝连接后,用环氧树脂将已绝缘的工作电极铂丝和银丝固定在玻璃毛细管内,然后抛光处理;利用硝酸将腐蚀银丝,在电极端面上形成一个孔洞,在孔洞内的银上电沉积氯化银制成内缩式的Ag/AgCl参比电极。这种集成式微电极经过修饰后,可制成针对不同物质的微传感器,用于生物的在体检测。该集成式微传感器中Ag/AgCl参比电极是内缩式的,因此每次可以对电极直接打磨抛光而不会破坏参比电极,使其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电化学性能。这种集成式微电极的制作方法简单易操作,可以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108353A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0910273406.6
申请日:2009-12-2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性纳米颗粒固定化碱性蛋白酶,它是利用硅烷化试剂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修饰Fe3O4纳米颗粒,改善它的水溶性和稳定性,并在其表面引入游离的氨基末端,然后以双功能试剂双硫氰苄将碱性蛋白酶固定到硅烷化试剂修饰过的Fe3O4纳米颗粒上得到的磁性纳米颗粒固定化碱性蛋白酶,并将该表面功能化的磁性纳米颗粒为载体固定化碱性蛋白酶应用于生物质绿色转化中。本发明简单、易行,并能通过外加磁场迅速便捷的对生物催化剂进行回收利用,有助于生物催化反应连续化规模化生产的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687963A
公开(公告)日:2005-10-26
申请号:CN200510018432.6
申请日:2005-03-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红外光谱对树脂微球进行编码和识别的方法,步骤为:①建立聚苯乙烯类树脂微球的特征条形码库;②将待鉴定树脂微球的红外光谱按相同转换规则转化为条形码;③将待鉴定条形码与特征条形码库中的特征条形码一一比较,以百分率表示待鉴定条形码与某特征条形码位置相同条符的个数,若比例大于规定值N,表明则该待鉴定树脂微球含该特征条形码所对应的苯乙烯或其同系物成分。该方法将树脂微球红外光谱图中与分子结构有关峰位置、强度和半峰宽等信息转化为条形码,以便于对聚苯乙烯类树脂微球进行快速自动识别,具有简单易行的特点,尤其有助于高通量药物筛选系统的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5651964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260257.1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12Q1/37 , G01N33/543 , G01N33/558 , G01N33/76 , G01N21/78 , G01N1/34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磁性探针及制备与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性探针及制备与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应用,其目的在于利用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水解特性,能够识别特定的寡肽序列并进行切割,制备了功能化信号探针,同时结合磁分离技术和商品化试纸条,由此解决现有技术成本高、检测灵敏度低以及适用范围窄的问题。本发明利用蛋白酶水解切割的高特异性及试纸条对目标探针的高灵敏反应性,实现了对MMP‑1的灵敏检测,其可视化检出限为65.5pg/mL,在生物样品基质的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和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061427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252513.1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生物成像领域,公开了一种低于冰点的肝脏细胞标记用纳米荧光探针溶液及应用,纳米荧光探针溶液包括作为分散质分散于其中的纳米荧光探针;纳米荧光探针包括纳米荧光颗粒和偶联在纳米荧光颗粒表面的靶向分子,靶向分子能够用于靶向肝脏特定细胞;并且,纳米荧光探针溶液中还包括防冻物质,防冻物质的浓度满足使纳米荧光探针溶液在低于冰点的温度下保持液态。本发明通过对纳米荧光探针溶液的细节结构及组成进行改进,能够以预先选定细胞种类的肝脏特定细胞为目标细胞,基于纳米荧光探针实现在低于冰点时对肝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标记,具有快速、简便、高效的特点,尤其适用于作为荧光标记物应用于肝脏显微光学切片层析成像技术中。
-
公开(公告)号:CN111728938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262143.5
申请日:2020-04-0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A61K9/06 , A61K47/42 , A61K47/02 , A61K41/00 , A61K31/704 , A61K31/337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合化疗和光热治疗的可注射性水凝胶体系及其制备。其为可注射水凝胶,包括装载有疏水性药物的PC10A纳米水凝胶和装载有亲水性药物的纳米金壳体系,所述疏水性药物担载在PC10A纳米水凝胶的疏水空腔中;亲水性药物装载在纳米金壳内部,所述的PC10A纳米水凝胶由多肽PC10A变性、冷却、自组装形成。本发明提供的可注射水凝胶,可同时担载亲水性药物和疏水性药物,并具有丰富的载药量和缓慢的药物释放时间,可实现亲水性药物和疏水性药物的缓慢释放;具有良好的光热效果;能顺利通过注射器,原位无创性地用于肿瘤长时程的化疗和光热治疗联合治疗,并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439318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310295583.0
申请日:2013-07-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铅离子的方法,该方法将序列表中序列1、2分别用缓冲溶液稀释后,混合杂交后形成核酸酶溶液,序列1和序列2的摩尔比为1:1~3:1;将预处理后的待测样品加入到核酸酶溶液中,静置使核酸酶与铅离子完全反应,之后加入序列3,序列3与2摩尔比1:1~3:1;再静置,然后再加入氯化血晶素,得到A溶液;B溶液是含有鲁米诺,双氧水和对碘苯酚的缓冲水溶液;再将A溶液和B溶液按照体积比为1:2~2:1的比例缓慢混合,混合反应的同时检测混合溶液的化学发光强度;根据混合溶液的化学发光强度得到待测样品的铅离子浓度。本发明用于检测铅离子含量,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且具有很好的重复性,操作简单易行,可直接应用于环境中铅离子的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