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346141B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610806170.8
申请日:2016-09-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3K26/38 , B23K26/06 , B23K26/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复合激光束的金属切割装置,包括第一激光发生模块、第二激光发生模块、激光合束模块以及辅助气体模块,第一激光发生模块输出可使金属融化为金属熔融物的激光,第二激光发生模块输出可排出金属熔融物的激光,激光合束模块将第一激光发生模块输出激光与第二激光发生模块输出激光合束为复合激光束,辅助气体模块输出高速气流作用于金属熔融物产生第一反冲力,复合激光束作用于金属,复合激光束中第一激光发生模块输出激光将金属融化为金属熔融物,复合激光束中第二激光发生模块输出激光在金属表面产生第二反冲力,由第一反冲力与第二反冲力共同排出金属熔融物,加速排出速度,减少重铸层和残渣形成,提高激光切割效率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695113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611119471.X
申请日:2016-12-0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3K26/04 , B23K26/0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向的双焦点镜头;所述双焦点镜头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透镜以及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作为所述双焦点镜头的入射面,所述第二透镜作为所述双焦点镜头的出射面;所述第一透镜包括中心部以及外周部,所述外周部设置于所述中心部的周向,所述双焦点镜头的第一焦点与第二透镜的距离与所述双焦点镜头的第二焦点与第二透镜的距离不同,且所述第二透镜的像方焦距f3>0;其中,f1为所述中心部的像方焦距,f2为所述外周部的像方焦距,d为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间距。本发明仅需设置包括中心部与外周部的第一透镜以及第二透镜即可实现可调的双焦点镜头,装置的结构简单、所需元件少,节省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346141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806170.8
申请日:2016-09-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3K26/38 , B23K26/06 , B23K26/1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6/38 , B23K26/0608 , B23K26/064 , B23K26/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复合激光束的金属切割装置,包括第一激光发生模块、第二激光发生模块、激光合束模块以及辅助气体模块,第一激光发生模块输出可使金属融化为金属熔融物的激光,第二激光发生模块输出可排出金属熔融物的激光,激光合束模块将第一激光发生模块输出激光与第二激光发生模块输出激光合束为复合激光束,辅助气体模块输出高速气流作用于金属熔融物产生第一反冲力,复合激光束作用于金属,复合激光束中第一激光发生模块输出激光将金属融化为金属熔融物,复合激光束中第二激光发生模块输出激光在金属表面产生第二反冲力,由第一反冲力与第二反冲力共同排出金属熔融物,加速排出速度,减少重铸层和残渣形成,提高激光切割效率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054332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572817.5
申请日:2016-07-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2B6/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44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包层模式剥离功能的激光传输光纤,包括裸光纤、液态金属层和保护套管,其中,裸光纤包括纤芯和包覆于纤芯外的包层,保护套管套于裸光纤外,液态金属层位于裸光纤与保护套管之间。该激光传输光纤能够及时将泄露至包层的激光剥离,避免热量集中,同时液态金属的散热性好,使得激光传输光纤不易损坏,提高了激光传输光纤的使用寿命,可以广泛用于需要传输高功率激光领域,例如激光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03996965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216119.2
申请日:2014-05-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S3/0941 , H01S3/081 , H01S3/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碟片串接的激光多程放大器,该放大器包括依次设置的同轴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抛物面反射镜,第一、第二碟片激光晶体,第一、第二抛物面反射镜共轭放置,第三、第四抛物面反射镜共轭放置,第一抛物面反射镜表面设有泵浦光入射孔以及种子激光入射孔,且中心处镂空用于放置第一碟片激光晶体,第四抛物面反射镜中心处镂空,中心镂空处放置第二碟片激光晶体;第二、第三抛物面反射镜中心处镂空。按照本发明,能够实现增大激光的光程,从而抑制激光的自发辐射效应,达到提高输出激光的功率,提高了碟片激光晶体的等效厚度,从而泵浦光对碟片激光晶体的泵浦次数增大,提高泵浦光的吸收效率,进一步提高了输出激光的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750273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250074.X
申请日:2016-04-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08B7/00 , B23K26/0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8B7/0042 , B23K26/06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曲面全反射镜的管道激光清洗装置,包括中心均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激光器、透镜系统、曲面全反射镜和电机;激光器与透镜系统相隔一定距离,使得激光器出射的激光被透镜系统准直,经透镜系统准直的光变为圆环状平行光,并平行入射到曲面全反射镜上;曲面反射镜与电机的丝杆相连,使其当丝杆顺时针旋转时,曲面全反射镜沿第一方向运动,当丝杆逆时针旋转时,曲面全反射镜沿第二方向运动。本发明通过光学整形系统和使用抛物面反射镜使得出射激光的焦点在管道表面上,从而较小的平均功率就可以获得较大的单位面积功率,使污染物瞬间蒸发、气化或分解,从而减小了热传导损耗。出射激光是环形聚焦光,对管道清洗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127590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673707.3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3K26/073 , B23K26/064 , B23K26/21 , B23K10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6/073 , B23K26/0643 , B23K26/20 , B23K2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渐变能量带的双面焊接激光设备,包括反光板支架以及依次平行放置且安装在反光板支架上的第一矩形反光板,第二矩形反光板和第三矩形反光板;第一矩形反光板和第三矩形反光板关于第二矩形反光板对称;第二矩形反光板的第一表面镀有对激光具有透过率为T的膜,第二矩形反光板的第二表面镀有对激光的全透膜;第一矩形反光板的第二表面镀有对激光的全反膜,第三矩形反光板的第一表面镀有对激光的全反膜。本发明巧妙地利用三块相对放置的反光板,通过光束在三块相对放置反光板内不断的反射、分光与合束实现一带能量渐变的加热光斑;同时能够一次焊接双面,提升焊接质量和效率,极大地减少了耗电量、设备的成本更为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3050877B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210555228.8
申请日:2012-12-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梅曼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拼接技术的紧凑型多碟片串接固体激光器,包括泵浦光源、光准直器、谐振腔输出单元以及两组以上的通过拼接方式组装在一起的多次泵浦单元,其中所述泵浦单元各自分别包括沿着泵浦光入射方向共轭设置的第一和第二抛物面反射镜,这两个抛物面反射镜相对于对方的焦点位置处分别安装有矫正镜和碟片激光晶体,并通过它们之间的角度及抛物面反射镜尺寸构造方面的配合来实现泵浦光在多组泵浦单元之间的偏移和耦合。通过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碟片激光器串接过程中每个模块未完全吸收泵浦光的问题,并能在实现高功率、高光束质量激光输出的同时,使得系统转换效率大幅度地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996963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252857.2
申请日:2014-06-10
Applicant: 鞍山华科大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S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输出镜双谐振腔调Q激光器,采用不同的空间分光方式产生两路激光,再公用一个输出镜实现合束输出,分光的方式有两类,一类是在一条光路上实现分光,光束通过中心含有小孔的第二全反镜后分光,一部分低阶模通过小孔后经过调Q器件,另一部分高阶模在小孔的外围反射回增益介质中振荡输出;另一类是双路分光,分光路上有第二全反镜,利用分光器件产生两路光束,一路提供高平均功率,另一路产生高峰值功率,然后共输出镜输出。本发明利用多种方式分光在共镜输出,可同时实现高峰值功率和高平均功率输出,可同时获得高的脉冲能量和高的峰值功率的光束,产生的光束在空间分布上为一个台阶上叠加具有脉冲尖峰的波形,台阶反映平均功率,脉冲尖峰反映峰值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359146A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810196882.8
申请日:2008-09-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温度控制技术,具体为一种非线性晶体温度控制装置。该装置的结构为:相变材料夹层为筒壁内填充有相变材料的中空筒体;非线性晶体材料包裹在内相变材料夹层的中空筒体内;温度控制器放置在相变材料夹层的外围,对相变材料夹层进行温度控制。该装置主要利用相变储能材料(PCM)在相变点具有巨大相变潜热的特点,通过适当的选取和匹配,使相变温度与非线性晶体(磷酸氧钛钾、偏硼酸钡、三硼酸锂、磷酸二氢钾、硼酸锂铯等)的相位匹配温度相匹配,结合普通的温度控制器(控制精度±2度),达到了非线性晶体高效、高精度、高稳定度的温度控制要求,保证了激光高效、稳定的输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