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79538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0353669.1
申请日:2019-04-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嵌套式结构的多爪适形消融针,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柔性消融电极、电极外套管、电极外套管滑块和电极滑块,所述电极外套管与电极外套管滑块连接,电极外套管滑块用于带动电极外套管进行轴向运动;所述柔性消融电极穿过电极外套管后与电极滑块连接,电极滑块用于带动柔性消融电极进行轴向运动;通过柔性消融电极和电极外套管的轴向运动可以调整柔性消融电极末端的位置和姿态。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备嵌套式结构的多爪适形消融针可以通过电极外套管滑块和电极滑块,带动电极外套管和柔性消融电极进行轴向运动,进而调整消融电极末端在组织中的位置和形态,使得多爪适形消融针在工作时其消融电极能够适应各种形态。
-
公开(公告)号:CN110179538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353669.1
申请日:2019-04-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嵌套式结构的多爪适形消融针,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柔性消融电极、电极外套管、电极外套管滑块和电极滑块,所述电极外套管与电极外套管滑块连接,电极外套管滑块用于带动电极外套管进行轴向运动;所述柔性消融电极穿过电极外套管后与电极滑块连接,电极滑块用于带动柔性消融电极进行轴向运动;通过柔性消融电极和电极外套管的轴向运动可以调整柔性消融电极末端的位置和姿态。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备嵌套式结构的多爪适形消融针可以通过电极外套管滑块和电极滑块,带动电极外套管和柔性消融电极进行轴向运动,进而调整消融电极末端在组织中的位置和形态,使得多爪适形消融针在工作时其消融电极能够适应各种形态。
-
公开(公告)号:CN110179537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910352164.3
申请日:2019-04-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磁力控制的多爪主动适形消融针,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柔性消融电极、电磁铁线圈、主针和磁性部件,所述柔性消融电极和电磁铁线圈的数量均为N个,N≥2,N个柔性消融电极周向分布于主针周围,每个电磁铁线圈缠绕在一个柔性消融电极上,磁性部件固定于主针上。在工作时,通过控制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大小和电流方向可分别控制在其周围形成的磁场的强弱和方向,从而控制电磁铁线圈和磁性部件之间的磁力大小和方向,电磁铁线圈带着柔性消融电极靠近主针或者远离主针或者保持稳定;由此控制多爪主动适形消融针的运动轨迹,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无法控制运动轨迹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179537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352164.3
申请日:2019-04-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磁力控制的多爪主动适形消融针,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柔性消融电极、电磁铁线圈、主针和磁性部件,所述柔性消融电极和电磁铁线圈的数量均为N个,N≥2,N个柔性消融电极周向分布于主针周围,每个电磁铁线圈缠绕在一个柔性消融电极上,磁性部件固定于主针上。在工作时,通过控制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大小和电流方向可分别控制在其周围形成的磁场的强弱和方向,从而控制电磁铁线圈和磁性部件之间的磁力大小和方向,电磁铁线圈带着柔性消融电极靠近主针或者远离主针或者保持稳定;由此控制多爪主动适形消融针的运动轨迹,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无法控制运动轨迹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7673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0857522.7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共振对比剂在靶向肾上腺皮质上的应用,磁共振对比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获得:通过称取18.5mg的三氟甲磺酸钆或氯化钆或硝酸钆溶于2ml的水,再加pH为9‑12的Na2CO3/NaHCO3缓冲液2ml使之沉淀,离心后用水重悬沉淀形成悬浊液,再取人血清白蛋白或牛血清白蛋白溶于水,在震荡中滴加到所述悬浊液中,加入磁子后在25‑45℃加热下搅拌反应后离心取上清液,最后将上清液用100K超滤管超滤浓缩并过滤,得到磁共振对比剂;所述磁共振对比剂用于靶向肾上腺皮质,能够被肾上腺皮质内巨噬细胞摄取。该对比剂具有靶向肾上腺皮质的机制,对比剂被肾上腺皮质内巨噬细胞摄取。该磁共振对比剂对肾上腺皮质靶向强化效果可至少持续7天。
-
公开(公告)号:CN11875582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60403.X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C12Q1/6886 , G01N33/574 , A61K31/44 , A61K31/404 , A61P35/00 , A61P1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NMT作为肾细胞癌舒尼替尼耐药的治疗靶点,所述耐药基因NNMT能够在体外和体内环境中调控肾癌对舒尼替尼的敏感性;还公开了NNMT抑制剂在恢复肾细胞癌舒尼替尼敏感性上的应用,所述NNMT抑制剂为JBSNF‑000088。发明实现了对肾细胞癌舒尼替尼耐药敏感度以及肾细胞癌转移的生物标志物的筛选,提出耐药基因NNMT治疗靶点在降低肾癌舒尼替尼耐药性、肾癌的转移预测、治疗、药物筛选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并提出NNMT抑制剂JBSNF‑000088在体外和体内恢复肾癌耐药细胞对舒尼替尼的敏感性上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57632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67824.5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持式穿刺机器人的外骨骼装置,包括:握持部,可拆装地连接手持式穿刺机器人;穿戴部,提供对握持部的支撑;远端运动中心机构,传动连接握持部和穿戴部,使握持部能够以腕关节为中心相对于穿戴部执行俯仰和偏航动作;驱动器,用于提供使远端运动中心机构动作的驱动力;传感器,用于感知用户的运动,并且向驱动器发送信号,使驱动器通过远端运动中心机构驱动握持部跟随用户的动作而移动。外骨骼装置用于将手持式穿刺机器人的负重转移至用户的肢体部位,减轻用户的手指和手腕的疲劳,远端运动中心机构具有俯仰和偏航的2个自由度,使握持部始终以用户的腕关节为中心执行运动,避免妨碍用户手腕的自由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800149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92365.X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M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闭孔调节式膀胱冲洗器,具备外鞘管、内鞘管、安装主套、活动套管,安装主套活动套合在活动套管外,安装主套外安装有回液阀,活动套管外安装有进液阀,内鞘管端部至少部分形成凸起结构,以封闭外鞘管至照明管之间的端部间隙,活动套管受力外移并靠近安装主套,以带动外鞘管相对内鞘管外移,使凸起结构脱离外鞘管端部且注液通道连通外部。本发明中,注入冲洗液的同时排出冲洗后的膀胱内液体,保持膀胱内压稳定,避免尿液反流情况,采用外鞘管、内鞘管、照明管、取像管等硬性结构,不受气压影响可自由调整自身角度位置,通过观察膀胱内部确定血凝块位置,轻轻调整结构位置来调整对膀胱内冲洗的位置,实现血凝块的有效清除。
-
公开(公告)号:CN115317628B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210252849.2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K4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钆基磁共振对比剂技术领域的一种具有高弛豫率长循环时间的钆基磁共振对比剂合成方法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三氟甲磺酸钆或氯化钆或硝酸钆溶于水,再加pH9‑12 Na2CO3/NaHCO3缓冲液使之沉淀,离心后用水重悬沉淀形成悬浊液,S2:取人血清白蛋白或牛血清白蛋白溶于水,在震荡中滴加到S1悬浊液中,加入磁子后在25‑45℃加热下搅拌反应后离心取上清液,S3:将S2中得到的上清液用100K超滤管超滤浓缩并过滤。本发明较文献报道的模拟生物矿化法制备钆基白蛋白复合物对比剂合成过程更简单合理,该对比剂在3T场强下测得弛豫率高达75mM‑1S‑1,是Gd‑DTPA的15倍,且在活体成像时有效血液滞留时间长达150分钟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6784970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920274.1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植入和电切功能的电切镜,包括顺序连接的外鞘组件、内鞘组件、手柄组件、电切刀组件和内窥镜;内鞘组件的内部设置有常规通道和导丝通道,常规通道和导丝通道均沿着内鞘组件的轴线方向延伸;导丝通道的一端轴向贯通内鞘组件的远端,导丝通道的另一端靠近内鞘组件的近端并且自内向外地贯穿外鞘组件和内鞘组件延伸至外鞘组件的外侧。本发明在现有的电切镜的基础上增加了导丝通道,医生可以方便地插入导丝到尿道或膀胱输尿管口位置,导丝的引导可以在电切完成时插入双J管,电切和植入的过程可以通过内窥镜观察,由于将两次尿道侵入式操作整合为一次,减少了尿道粘膜的出血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