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高压超快速开关及直流断路器

    公开(公告)号:CN103515163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310409033.7

    申请日:2013-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高压超快速开关及直流断路器,中高压超快速开关包括两组动触头、两个操动机构、两个开关静触头和两组绝缘拉杆;每一组动触头包括多个设置于绝缘拉杆上的表带触指动触头;当中高压超快速开关闭合时,表带触指动触头与开关静触头沿着Y轴向X轴方向对齐,形成一条通流路径;当中高压超快速开关分断时,两个操动机构沿着Y轴并远离X轴方向运动,并带动表带触指动触头分离,隔断通流路径。本发明动触头采用表带触指,合闸时利用表带触指自己提供接触压力,结构简单,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开关合闸行程由限位挡板限定,分闸行程由缓冲装置限定,行程精准,减小了对中高压超快速开关的冲击。

    一种中高压超快速开关及直流断路器

    公开(公告)号:CN203536332U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20561721.0

    申请日:2013-09-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高压超快速开关及直流断路器,中高压超快速开关包括两组动触头、两个操动机构、两个开关静触头和两组绝缘拉杆;每一组动触头包括多个设置于绝缘拉杆上的表带触指动触头;当中高压超快速开关闭合时,表带触指动触头与开关静触头沿着Y轴向X轴方向对齐,形成一条通流路径;当中高压超快速开关分断时,两个操动机构沿着Y轴并远离X轴方向运动,并带动表带触指动触头分离,隔断通流路径。本实用新型动触头采用表带触指,合闸时利用表带触指自己提供接触压力,结构简单,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开关合闸行程由限位挡板限定,分闸行程由缓冲装置限定,行程精准,减小了对中高压超快速开关的冲击。

    一种用于高压直流断路器的屏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710946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10771684.X

    申请日:2015-1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高压直流断路器的屏蔽装置,包括:U形均压管(4)、角屏蔽罩(2)、直板屏蔽罩(3)和管形屏蔽罩(1);在直流断路器的底部布置着4个U形均压管(4),用于承受直流断路器最低电压,每2个位于一侧,分两侧对称布置;在直流断路器的中间阀层布置有角屏蔽罩(2)和直板屏蔽罩(3),与直流断路器阀层的各个阀模块、开关组件对应,其中两个角屏蔽罩(2)和一个直板屏蔽罩(3)组成一个阀层组件的屏蔽单元,每个阀层对称布置两个屏蔽单元;在直流断路器的顶部布置有两个管形屏蔽罩(1),用于承受直流断路器的最高电压,2个管形屏蔽罩(1)位于同一层,呈对称布置。

    一种高压直流断路器分断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07214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410838440.4

    申请日:2014-12-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直流断路器分断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该装置的电抗器L和高压直流断路器串联后分别与高压回路和低压回路并联;高压直流断路器两端并联有旁路开关;机械开关-全桥模块支路中全桥模块两端并联有保护晶闸管。试验方法通过低压大电流源经隔离晶闸管阀向断路器注入额定电流;由高压小电流源对电容充电,建立初始试验电压,由火花间隙触发高压回路,试验电流经电抗调节后注入断路器中,并关断隔离晶闸管阀,在达到预期分断电流或者最大分断时间时,完成分断,断路器耐受暂态恢复过压和高压回路电容残余电压。本发明能够复现高压直流断路器在实际运行中的电流、电压和热应力,试验等效高,具备可靠检测断路器分断性能的能力。

    一种可控电流源换流组件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28888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397425.1

    申请日:2022-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电流源换流组件,包括:支撑框架以及安装在其中的可控关断器件压装单元、阻尼缓冲单元、取能单元,取能单元设置在可控关断器件压装单元的一侧,用于为可控关断器件压装单元供能;阻尼缓冲单元设置在可控关断器件压装单元的另一侧,用于对在可控关断器件压装单元进行保护。通过实施本发明,各部分均采用独立结构设计,同时,采用以功能为依据的分区布置方式,由于可控关断器件为组件中的核心元器件,因此,其位置布置于相对中心位置,取能单元和阻尼缓冲单元分别设置在其两侧,使得可控电流源换流组件形成具有模块化、可扩展性的单元。并且,设置在支撑框架,使得可控电流源换流组件所构成的换流器整体具有较优异的结构强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