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51340A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710493382.X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IPC: C08J7/02 , C08J5/18 , C08F220/56 , C08F222/38 , C08F2/48 , C08F2/44 , C08K9/02 , C08K3/22 , G01N21/4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7/02 , C08F2/44 , C08F2/48 , C08F220/56 , C08J5/18 , C08J2333/26 , C08K3/22 , C08K9/02 , C08K2003/2275 , C08K2201/011 , G01N21/41 , C08F222/3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子晶体水凝胶薄膜及其制备与应用,其中该光子晶体水凝胶薄膜包括聚丙烯酰胺凝胶、以及分布在该聚丙烯酰胺凝胶内的Fe3O4@C纳米粒子,其中所述Fe3O4@C纳米粒子为Fe3O4表面包覆有C材料的纳米粒子,所述Fe3O4@C纳米粒子在所述聚丙烯酰胺凝胶中沿某一方向呈链状排列,该Fe3O4@C纳米粒子在该光子晶体水凝胶薄膜中的浓度为1~50mg/mL。本发明通过对光子晶体水凝胶薄膜中关键的掺杂粒子的种类、尺寸及其分布方式,以及相应制备方法进行改进,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解决甲醛检测昂贵且操作繁琐的问题,为溶液中甲醛的检测提供了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3527828B
公开(公告)日:2023-02-14
申请号:CN202010296844.0
申请日:2020-04-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IPC: C08L33/14 , C08L79/04 , C08L43/02 , C08K3/04 , C08J3/075 , C08F220/38 , C08F222/38 , C08F230/02 , C08F120/38 , C02F1/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两性聚电解质光热水凝胶、其制备和应用。该两性聚电解质光热水凝胶包括两性聚电解质水凝胶和光热材料,其中所述光热材料分散在所述两性聚电解质水凝胶中;该两性聚电解质光热水凝胶由两性聚电解质单体、交联剂、引发剂和光热材料混合物通过共聚合得到。本发明利用两性聚电解质水凝胶具有的防生物污染能力,克服了传统光热蒸汽转化材料在处理高浓盐水、海水、工业废水等污水时材料表面易污染的缺点,延长其在光热蒸汽转化应用中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019867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1911347479.5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运用喷涂法制备光热膜的方法,属于光热膜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制备方法为将光热材料溶解在溶剂中,充分混匀后,得到光热材料分散液;将光热材料分散液通过喷枪入料口加入到喷枪中,然后将光热材料分散液喷涂至基底上,所述光热材料分散液中的溶剂在喷涂的过程中部分挥发,光热材料利用喷涂的冲击力在基底上附着形成喷涂膜;将得到的喷涂膜进行干燥,或者进行还原后再干燥,即得到包括基底和喷涂膜的光热膜。本发明所述的喷涂方法制备光热膜的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设备要求不高,适用于大规模生产,且具有较高的水蒸发效率。本发明可以根据蒸发条件的需要改变光热膜所需基底材料和光热材料,制备的光热膜具有很广泛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3527828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0296844.0
申请日:2020-04-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IPC: C08L33/14 , C08L79/04 , C08L43/02 , C08K3/04 , C08J3/075 , C08F220/38 , C08F222/38 , C08F230/02 , C08F120/38 , C02F1/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两性聚电解质光热水凝胶、其制备和应用。该两性聚电解质光热水凝胶包括两性聚电解质水凝胶和光热材料,其中所述光热材料分散在所述两性聚电解质水凝胶中;该两性聚电解质光热水凝胶由两性聚电解质单体、交联剂、引发剂和光热材料混合物通过共聚合得到。本发明利用两性聚电解质水凝胶具有的防生物污染能力,克服了传统光热蒸汽转化材料在处理高浓盐水、海水、工业废水等污水时材料表面易污染的缺点,延长其在光热蒸汽转化应用中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7151340B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0493382.X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IPC: C08J7/02 , C08J5/18 , C08F220/56 , C08F222/38 , C08F2/48 , C08F2/44 , C08K9/02 , C08K3/22 , G01N21/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子晶体水凝胶薄膜及其制备与应用,其中该光子晶体水凝胶薄膜包括聚丙烯酰胺凝胶、以及分布在该聚丙烯酰胺凝胶内的Fe3O4@C纳米粒子,其中所述Fe3O4@C纳米粒子为Fe3O4表面包覆有C材料的纳米粒子,所述Fe3O4@C纳米粒子在所述聚丙烯酰胺凝胶中沿某一方向呈链状排列,该Fe3O4@C纳米粒子在该光子晶体水凝胶薄膜中的浓度为1~50mg/mL。本发明通过对光子晶体水凝胶薄膜中关键的掺杂粒子的种类、尺寸及其分布方式,以及相应制备方法进行改进,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解决甲醛检测昂贵且操作繁琐的问题,为溶液中甲醛的检测提供了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0840822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810837255.1
申请日:2018-07-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K9/00 , A61K47/32 , A61K47/34 , A61K47/38 , A61K47/10 , A61K47/36 , A61K47/42 , A61K35/14 , A61P17/00 , A61P17/18 , A61P3/10 , A61P17/06 , A61P17/14 , A61P35/00 , A61M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多孔聚合物微针的方法及其应用,其中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得到聚合物溶液;(2)将聚合物溶液填入微针模具中;(3)将填有聚合物溶液的微针模具整体进行冷冻;(4)利用冷冻干燥处理除去冷冻后微针中所含的溶剂,然后脱模即可得到多孔聚合物微针;其中,冷冻干燥处理是在压强为0–100Pa的条件下进行的。本发明通过简单温和的冷冻干燥技术即可大规模制备多孔聚合物微针,由此可解决多孔聚合物微针制备过程复杂、条件苛刻、工艺繁琐、价格昂贵,孔结构、尺寸及分布难以控制以及大规模生产和应用困难等技术问题;制备的多孔聚合物微针可用于组织液提取和经皮给药。
-
公开(公告)号:CN110840822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810837255.1
申请日:2018-07-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K9/00 , A61K47/32 , A61K47/34 , A61K47/38 , A61K47/10 , A61K47/36 , A61K47/42 , A61K35/14 , A61P17/00 , A61P17/18 , A61P3/10 , A61P17/06 , A61P17/14 , A61P35/00 , A61M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多孔聚合物微针的方法及其应用,其中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得到聚合物溶液;(2)将聚合物溶液填入微针模具中;(3)将填有聚合物溶液的微针模具整体进行冷冻;(4)利用冷冻干燥处理除去冷冻后微针中所含的溶剂,然后脱模即可得到多孔聚合物微针;其中,冷冻干燥处理是在压强为0–100Pa的条件下进行的。本发明通过简单温和的冷冻干燥技术即可大规模制备多孔聚合物微针,由此可解决多孔聚合物微针制备过程复杂、条件苛刻、工艺繁琐、价格昂贵,孔结构、尺寸及分布难以控制以及大规模生产和应用困难等技术问题;制备的多孔聚合物微针可用于组织液提取和经皮给药。
-
公开(公告)号:CN108245482B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810115096.4
申请日:2018-02-0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程序性释放药物的聚合物复合微针及其制备,该聚合物复合微针包括能够溶解的生物相容性聚合物针体,位于该针体上的包埋有第一药物的生物可降解的难溶性聚合物针尖,以及位于该聚合物复合微针表层的、且包含有第二药物的药物涂层;其中,第一药物对应需要缓慢释放的药物,第二药物对应需要快速释放的药物。本发明通过对该聚合物复合微针的组成、结构,以及相应制备方法的整体工艺流程设计、各个步骤的条件及参数(包括聚合物的类型、药物的类型等)进行改进,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解决微针无法程序性释放药物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434122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810503456.8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电解质杂化中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聚电解质杂化中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内部为中空结构,外部壳层为聚电解质与二氧化硅的杂化结构;所述壳层分布有介孔。该制备方法是首先合成具有核壳结构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然后除去核壳结构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中的表面活性剂;最后用聚电解质对得到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进行刻蚀,从而得到聚电解质杂化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该制备方法简单,得到的聚电解质杂化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较大的比表面积及孔体积,可应用于药物载体和免疫佐剂。
-
公开(公告)号:CN110664439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838196.4
申请日:2019-09-0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B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提取皮肤组织液的微针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微针包括相互贯穿的多孔网络骨架及在该骨架内外表面修饰的亲水性聚合物层。制备方法具体是先配制聚合物和致孔剂的混合溶液,然后将它们填入微针模具中,然后除去其中的致孔剂,即可得到具有相互贯穿的多孔网络骨架,最后在多孔网络骨架内外表面修饰亲水性聚合物层。本发明通过对该微针所采用的亲水性聚合物层的厚度、微针的孔隙率、孔径以及相应制备方法的整体工艺流程设计进行改进,得到可提取皮肤组织液的微针。本发明提供的微针生物相容性好,提取皮肤组织液的速度快,无需外加负压装置,不会引起明显疼痛感和皮肤感染,无需专业人员操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