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系统、光伏优化器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6545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18630.2

    申请日:2024-11-2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电系统、光伏优化器及其控制方法,该发电系统包括逆变器和至少两个光伏优化器,光伏优化器的输入端用于连接光伏组件,至少两个光伏优化器的输出端串联后连接逆变器的输入端,逆变器的输出端用于连接电网或负载。光伏优化器包括BUCK电路。光伏优化器,用于在自身的温度大于温度阈值的情况下,退出MPPT状态,并控制BUCK电路的输入电压减小;在自身的温度小于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BUCK电路的输入电压增大,并在BUCK电路的输入电压大于电压阈值的情况下,重新进入MPPT状态。采用本申请,在光伏优化器发生过温的情况下,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光伏优化器的温度,而且还可以有效降低光伏优化器的发电量损失。

    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变换器及光伏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85632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557671.3

    申请日:2020-06-18

    Abstract: 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变换器(20)的输入端连接至少一个光伏组件(10),且输出端连接逆变器(300)。控制方法包括:根据光伏组件(10)的输出功率和电压的PV曲线确定变换器(20)的输出PV曲线;根据输出PV曲线控制变换器(20)的电压输出;其中,输出PV曲线至少包括相连接的模拟限压区间和恒功率区间;模拟限压区间是指区间内任意一点所对应的变换器(20)输出电压与光伏组件(10)的输出电压成比例且比例系数相同;恒功率区间是指区间内任意两点所对应的输出电压不同,且区间内任意两点所对应的输出功率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该控制方法能够在实现限压输出的同时适配逆变器(300)已有的MPPT控制策略,避免光伏组串(100)功率掉零的情况发生。

    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变换器及光伏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080748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080005595.3

    申请日:2020-06-18

    Abstract: 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变换器(20)的输入端连接至少一个光伏组件(10),且输出端连接逆变器(300)。控制方法包括:根据光伏组件(10)的输出功率和电压的PV曲线确定变换器(20)的输出PV曲线;根据输出PV曲线控制变换器(20)的电压输出;其中,输出PV曲线至少包括相连接的模拟限压区间和恒功率区间;模拟限压区间是指区间内任意一点所对应的变换器例且比例系数相同;恒功率区间是指区间内任意两点所对应的输出电压不同,且区间内任意两点所对应的输出功率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该控制方法能够在实现限压输出的同时适配逆变器(300)已有的MPPT控制策略,避免光伏组串(100)功率掉零的情况发生。(20)输出电压与光伏组件(10)的输出电压成比

    光伏组串的参数曲线扫描方法、变换器及光伏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498959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063780.5

    申请日:2020-03-3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变换器及光伏组串的参数曲线扫描方法。参数曲线包括电流电压曲线或者功率电压曲线。扫描方法包括:控制光伏组串的输出电压从第一电压范围的第一端点电压按照第一预设规律变化至第一电压范围的第二端点电压,以实现第一参数曲线的扫描;控制光伏组串的输出电压从第二电压范围的第三端点电压按照第二预设规律变化至第二电压范围的第四端点电压,以实现第二参数曲线的扫描;第一电压范围和第二电压范围存在交集。本申请根据第一参数曲线和第二参数曲线即可以判断所扫描的曲线是否存在光照变化的影响,方便快捷且无需额外的硬件测试设备。

    一种光伏组件以及光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422574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110603345.6

    申请日:2021-05-3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以及光伏系统,通过将功率变换器盒以及至少一个接线盒作为一个整体集成在该光伏组件的背板,并且该功率变换器与该接线盒之间具有线缆连接,此时,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接线盒独立于功率变换器,本申请将接线盒与功率变换器盒作为一个整体所使用的线缆长度要短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线缆长度;或者,该光伏组件的背板只集成有功率变换器盒,该功率变换器盒的内部具有焊带、电路板走线等连接方式,此时,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线缆连接独立放置的功率变换器,本申请中的功率变换器只需要利用成本低的焊带、电路板走线等来建立连接关系,生产成本低。

    一种光伏系统、逆变器及直流电弧检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38039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056652.3

    申请日:2021-09-0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伏系统、逆变器及直流电弧检测的方法,系统包括逆变器、控制器和至少两个变换器;控制器检测到出现电弧时控制逆变器的输入电流降低实现灭弧,实现灭弧后控制至少一个光伏组串的输出电压降低到第一预设电压,第一预设电压低于检测到出现电弧时逆变器的输入电压;或,控制至少一个光伏组串的输出电流的最大值为第二预设电流,第二预设电流低于检测到出现电弧时逆变器的输入电流。以上两种恢复工作的方式均不会再次出现电弧,即在确认电弧的过程中避免二次拉弧,避免对光伏系统造成损坏。

    一种直流变换器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937986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310722567.9

    申请日:2023-06-1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直流变换器,包括第一BUCK电路、第二BUCK电路、电荷泵电路、驱动电路、控制器以及功率变换电路,光伏组件连接功率变换电路,功率变换电路连接逆变器,通过逆变器将功率变换电路输出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接入电网,直流变换器实现光伏组件的最大功率追踪,第一BUCK电路为驱动电路提供第一供电源,为电荷泵电路提供电源;电荷泵电路为驱动电路提供第二供电源;第二BUCK电路为控制器提供电源。通过第一BUCK电路以及电荷泵电路为两路独立电源为驱动电路供电,从而对功率变换电路中的开关管进行分别控制,以减少电磁干扰和噪声,提高功率变换电路的效率和稳定性。

    一种光伏系统、逆变器及直流电弧检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4138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348826.7

    申请日:2021-09-0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伏系统、逆变器及直流电弧检测的方法,系统包括逆变器、控制器和至少两个变换器;控制器检测到出现电弧时控制逆变器的输入电流降低实现灭弧,实现灭弧后控制至少一个光伏组串的输出电压降低到第一预设电压,第一预设电压低于检测到出现电弧时逆变器的输入电压;或,控制至少一个光伏组串的输出电流的最大值为第二预设电流,第二预设电流低于检测到出现电弧时逆变器的输入电流。以上两种恢复工作的方式均不会再次出现电弧,即在确认电弧的过程中避免二次拉弧,避免对光伏系统造成损坏。

    光伏组件、智能接线盒和光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82662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78690.4

    申请日:2024-06-2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智能接线盒和光伏系统,光伏组件包括第一光伏子串、第二光伏子串、光伏优化接线盒和旁路接线盒,光伏优化接线盒和旁路接线盒安装在光伏组件的背板上,第一光伏子串和第二光伏子串串联连接,第一光伏子串的输出端连接光伏优化接线盒,第二光伏子串的输出端并联连接旁路接线盒。光伏优化接线盒包括功率变换电路和第一二极管,功率变换电路的正输入端和负输入端用于连接旁路接线盒或者第一光伏子串,第一二极管与第一光伏子串的输出端反向并联连接。旁路接线盒包括与第二光伏子串的输出端反向并联的第二二极管。基于此,可以节省外部线缆长度和数量,在降低成产成本的同时提高安装的便利性。

    一种光伏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5207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110731302.6

    申请日:2021-06-29

    Inventor: 顾桂磊 贾培显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伏系统及控制方法,光伏系统包括:逆变器、控制器和至少两个变换器;至少两个变换器中每个变换器的输入端连接对应的光伏组件,至少两个变换器的输出端串联在一起连接逆变器的输入端;控制器,用于设置至少两个变换器中至少一个变换器的限制电压值,以使至少一个变换器工作在限压模式时的输出电压小于等于限制电压值;至少一个变换器的限制电压值与其输入端连接的光伏组件的开路电压成正比,当光伏组件的参数或型号不同时,不同的光伏组件的开路电压不同,进而会导致连接光伏组件的变换器的限制电压值不同。这样为各个变换器设置的限制电压值,充分考虑了变换器连接的光伏组件的开路电压,进而使变换器工作在较高的转换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