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4406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04830.X
申请日:2025-01-02
Applicant: 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分层开采遗留煤柱的预裂爆破钻孔布置方法,所述预裂爆破钻孔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煤柱及附近地质情况,根据探测的顶煤厚度及顶板地质参数确定钻孔施工参数,根据顶板岩性确定钻孔施工频次与孔数,确定高位、中位、低位钻孔参数,其中,高位钻孔位于基本顶,中位钻孔位于直接顶,低位钻孔位于上分遗留煤柱,且低位钻孔的倾斜角度大于高位钻孔的倾斜角度,高位钻孔的倾斜角度大于中位钻孔的倾斜角度,根据钻孔长度确定装药量。本发明的分层开采遗留煤柱的预裂爆破钻孔布置方法能够提高煤炭开采的安全性和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降低因开采带来的环境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1735006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349372.0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一种数值模拟中二维小模型近场动载的施加方法,通过针对所研究巷道附近的地质环境确定数值模型的尺寸大小并建立数值模型,模拟巷道开挖并计算平衡,采集微震监测系统记录到的矿震波形信号,标记P波初至到时,求解震源位置,并根据震源分布确定动载设计施加的位置,将数值模型动载施加端的表面网格按照距震源的距离进行分组,根据动载的传播速度与震源到各组的距离确定动载传播至各组的时间及各组网格动载施加的时刻,进而对各组分时步施加动载。本发明使得二维小模型近场动载施加符合震动波由中心向四周传播的特性,真实的反映出了震动波的传播特征,得到了精确的模拟结果,满足了井下安全生产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6575905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337543.1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直径钻孔卸压防冲效果的多参量检验方法,用于检验目标冲击危险区域进行大直径钻孔卸压的卸压效果,所述方法包括:S1、采集目标冲击危险区域进行大直径钻孔的塌孔监测数据,基于所述塌孔监测数据,计算所述钻孔的塌孔程度C;S2、基于所述塌孔程度C,计算所述钻孔的塌孔时间T;S3、基于所述塌孔程度C,计算所述钻孔的塌孔距离L;S4、基于所述塌孔程度C、所述塌孔时间T和所述塌孔距离L,利用预先定义的综合评价策略,对所述目标冲击危险区域进行大直径钻孔卸压的卸压效果进行检验。检验步骤简单、快捷,检验卸压效果的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47181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53730.1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顶板深孔爆破震动修正微震定位系统高程误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预施工顶板深孔爆破的井下煤岩体深部位置,确认实际顶板深孔爆破的施工参数,确认爆破激发震动的实际高程,得出微震系统计算爆破事件的理论高程,计算爆破实际震源高程与理论计算的震源高程之间的偏差值,当理论高程不在实际震源高程范围内,判定为微震监测系统高程定位存在误差,并进行微震监测系统高程定位误差修正,消除偶然误差,得出微震监测系统高程定位修正参数。本发明通过修正微震监测系统在空间位置上的误差,尤其是针对微震高能事件的高程进行了误差修正,精准获取高能致灾发生层位,实现了对高能事件的实际发生层位的判别,保障了煤矿安全开采。
-
公开(公告)号:CN114075976A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111299127.4
申请日:2021-11-04
Applicant: 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低位结合的邻空侧顶板预裂爆破钻孔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根据巷道附近钻孔柱状图及顶板深孔钻孔施工数据,确定预施工钻孔区域内顶煤厚度、直接顶厚度和基本顶厚度,确定高位钻孔参数,依据巷道宽度及预裂爆破效果,确定高位钻孔倾角及个数:依据大量现场试验数据,在原岩应力状态下钻孔爆破裂隙带半径约为1~2m。本发明采用高低位相结合的方式布置顶板预裂爆破深孔,有效弥补了因封孔长度限制,对基本顶中下部及直接顶段无法爆破的不足,促使基本顶更容易破断,缩小破断步距,基本顶破断时,缩小了降落高差、降低了势能,起到了减小冲击能量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33111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49392.8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确保微震监测有效爆破信号的最小炸药量确定方法,步骤为:利用井下传感器监测网实时采集矿震信号,并手动标记各个通道的P波初至到时,继而确定微震监测系统监测到爆破信号所需的最小质点峰值振动速度,依据震动波衰减规律求得微震监测系统监测到爆破信号在震源处所需的最小质点峰值振动速度,通过矿震震源处质点峰值振动速度与能量之间的拟合公式求出得到最小炸药量爆破后产生的微震能量,再通过计算震动波能量转换系数以及炸药爆破后释放的总能量,最终得到微震监测系统接收到有效爆破信号的最小炸药量。本发明实现了在最大程度节约资源的基础上,确保了井下各传感器均能监测到有效的爆破信号,满足了井下安全生产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679472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58859.8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V1/30 , G06F18/241 , G06F18/2431 , G06F17/18 , E21F17/18 , G01V1/28 , G01V1/36 , G01V1/40
Abstract: 基于掘进微震数据修正回采期间冲击危险区域划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利用矿井微震监测系统采集巷道掘进期间产生的微震数据,转换采掘工程平面底图中工作面及微震数据的坐标系,使得坐标系X轴方向平行于工作面走向,坐标系Y轴方向平行于工作面倾向,沿工作面走向方向划分统计区域,统计区域的尺寸等于掘进期间的平均进尺,并统计各分区的微震总能量,根据冲击地压预警指标划分掘进期间的冲击危险等级,采用传统方法划分回采期间的冲击危险等级,综合掘进期间和回采期间的冲击危险等级,同一区域取两者的最大危险等级作为修正后的冲击危险等级。本发明为冲击危险区域划分提供了现场数据支撑,提高了冲击危险区域划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4400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04828.2
申请日:2025-01-02
Applicant: 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钻孔煤泥清理装置,所述钻孔煤泥清理装置包括:引流件、研磨组件、收集组件和冲洗组件,引流件邻近钻孔布置,引流件具有引流进口和引流出口,以用于接收钻孔排出的煤泥,研磨组件包括第一研磨件和第二研磨件,第一研磨件邻近引流出口,第一研磨件与第二研磨件相连,第一研磨件和第二研磨件在上下方向上限定出研磨间隙,且第一研磨件与第二研磨件中的至少一者可移动,以用于将穿过研磨间隙的煤泥研磨成粉末状,收集组件包括第一收集件,第一收集件邻近第二研磨件布置,且第一收集件用于收集从第二研磨件流出的煤泥,冲洗组件与研磨组件相连以便向研磨间隙通入冲洗液。本发明的清理装置能够避免煤泥外溢,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46698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53735.4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爆破能量密度对工作面超前区域冲击地压的预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依据地质因素、开采技术因素确定每日在工作面施工超前预裂爆破卸压位置;人工记录每日超前预裂爆破卸压位置所需的装药量m,并进行爆破;利用微震监测系统监测、记录采集爆破卸压主动激发的波形信号,进行能量求解;引入爆破能量密度指标消除因实际施工的装药量导致产生的能量大小误差;当爆破能量密度趋势连续增长或能量密度处于高值状态下,判定为工作面超前区域具有冲击危险性。本发明实现了对工作面超前区域爆破预裂释放能量的同时对工作面超前区域进行每日冲击危险性的动态监测预警,保障了煤矿安全开采。本方法简单方便,操作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220791307U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22361987.7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用预警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多功能预警机构和钻屑检测机构;所述多功能预警机构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上部,并与所述装置主体卡槽式卡接连接,用以检测矿洞内的危险信息并予以预警;所述钻屑检测机构借助于连接线与所述装置主体连接,用以钻探控制和检测预警危险信息;所述装置主体能够为所述多功能预警机构和钻屑检测机构提供算力和电力支持。所述多功能预警机构包括:感应器、发声器、警示灯、摄像头和智能分析显示屏;所述感应器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上方,并与所述装置主体控制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警装置结构简单,不需要操作人员近距离检测,保障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