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震低烈度区教学楼适配性交错桁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756945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836884.X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nventor: 连旭 袁凌紫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南方地震低烈度区教学楼适配性交错桁架结构,承重边柱纵向间隔固定在楼底板的四周,边梁横向间隔固定在承重边柱上,同一楼层相邻两个交错桁架之间间隔一个承重边柱,上下楼层之间的交错桁架交错布置,每一个交错桁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和第三折弯部,所述交错桁架沿着建筑体前后方向延伸,且第一折弯部与位于前方的承重边柱相固接,第三折弯部与位于后方的承重边柱相固接。楼底板与第一折叠部围成的空间、楼底板与第二折叠部围成的空间以及楼底板与第三折叠部围成的空间可根据需要,设置成不同的模块或模块组合,实现了教学楼与养老中心、医院等公共建筑之间的转换。且整个教学楼结构稳定,装配简单。

    南方教学楼装配式加跨交错桁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800801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324398.8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nventor: 袁凌紫 连旭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南方教学楼装配式加跨交错桁架结构,第一建筑模块、第二建筑模块和第三建筑模块沿着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第二边梁与同一层的第一边梁之间形成折角A,该折角A的范围为0‑45度,第三边梁与同一层的第二边梁之间形成折角B,该折角B的范围为135‑180度。通过各模块之间的错动形成锯齿状的外形,不受建筑楼栋平面布局以及基地边界异形的影响,可获得更好的采光角度并增加采光面积,达到建筑总平面上形态扭转而采光方向不变的效果,更加适合南方教学楼。通过设置加跨模块,在建筑的南北面获得突破楼板限制的通高空间,增加了空间表现力,打破了交错桁架体系的均质化空间。还可实现教学楼与养老中心、医院等公共建筑之间的转换。

    一种南方地震低烈度区教学楼适配性交错桁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1837733U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323613422.X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nventor: 连旭 袁凌紫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南方地震低烈度区教学楼适配性交错桁架结构,承重边柱纵向间隔固定在楼底板的四周,边梁横向间隔固定在承重边柱上,同一楼层相邻两个交错桁架之间间隔一个承重边柱,上下楼层之间的交错桁架交错布置,每一个交错桁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和第三折弯部,所述交错桁架沿着建筑体前后方向延伸,且第一折弯部与位于前方的承重边柱相固接,第三折弯部与位于后方的承重边柱相固接。楼底板与第一折叠部围成的空间、楼底板与第二折叠部围成的空间以及楼底板与第三折叠部围成的空间可根据需要,设置成不同的模块或模块组合,实现了教学楼与养老中心、医院等公共建筑之间的转换。且整个教学楼结构稳定,装配简单。

    一种南方教学楼装配式加跨交错桁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2782465U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20558689.9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nventor: 袁凌紫 连旭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南方教学楼装配式加跨交错桁架结构,第一建筑模块、第二建筑模块和第三建筑模块沿着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第二边梁与同一层的第一边梁之间形成折角A,该折角A的范围为0‑45度,第三边梁与同一层的第二边梁之间形成折角B,该折角B的范围为135‑180度。通过各模块之间的错动形成锯齿状的外形,不受建筑楼栋平面布局以及基地边界异形的影响,可获得更好的采光角度并增加采光面积,达到建筑总平面上形态扭转而采光方向不变的效果,更加适合南方教学楼。通过设置加跨模块,在建筑的南北面获得突破楼板限制的通高空间,增加了空间表现力,打破了交错桁架体系的均质化空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