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18324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810231411.X
申请日:2018-03-2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太阳能发电领域的一种带蓄能的塔式太阳能光热耦合燃煤发电系统。该系统是在传统的塔式太阳能光热耦合燃煤发电系统的再热蒸汽太阳能换热器和熔融盐换热器的输出接入冷罐,然后冷罐通过3#泵接到塔式太阳能集热镜场的集热器上,塔式太阳能集热镜场的集热器输出与热罐连接,热罐再通过1#泵、2#泵与再热蒸汽太阳能换热器和熔融盐换热器的输入端连接构成。本发明提出的带蓄能的集成方式是吸收了太阳能的高温熔盐加热部分工质水为主蒸汽,并与锅炉产生的主蒸汽混合共同驱动汽轮机发电,太阳能替代锅炉系统的一部分再热器热负荷,减小对原电站系统的影响;并使系统的输出更稳定,使耦合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大幅度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185084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810777197.8
申请日:2018-07-1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联合循环发电底循环太阳能贡献度的计算方法,本发明根据太阳能联合循环系统三压再热余热锅炉中蒸汽(给水)热力循环特点,将余热锅炉按照不同压力等级进行拆分,再计算太阳能在三个蒸汽透平中的净输出功率,进一步求出太阳能在底循环的贡献度。本发明提出的新的太阳能贡献度计算方法,考虑了余热锅炉三股不同压力给水(蒸汽)的品位差异以及太阳能引入前后烟气‑蒸汽(给水)换热效率的改变,并将余热锅炉按照不同压力等级进行拆分,细化至各个换热面进行分析,其计算过程已经包括各换热面换热效率、给水(蒸汽)流量以及节点温度等因素的改变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9185084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0777197.8
申请日:2018-07-1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联合循环发电底循环太阳能贡献度的计算方法,本发明根据太阳能联合循环系统三压再热余热锅炉中蒸汽(给水)热力循环特点,将余热锅炉按照不同压力等级进行拆分,再计算太阳能在三个蒸汽透平中的净输出功率,进一步求出太阳能在底循环的贡献度。本发明提出的新的太阳能贡献度计算方法,考虑了余热锅炉三股不同压力给水(蒸汽)的品位差异以及太阳能引入前后烟气-蒸汽(给水)换热效率的改变,并将余热锅炉按照不同压力等级进行拆分,细化至各个换热面进行分析,其计算过程已经包括各换热面换热效率、给水(蒸汽)流量以及节点温度等因素的改变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8533468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231903.9
申请日:2018-03-2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太阳能热发电技术领域的一种冷热结合的太阳能热互补联合循环集成系统。该集成系统由太阳能集热镜场的槽式集热器分别连接制冷机和联合循环系统的余热锅炉;制冷机与空气换热器连接,中压过热器分别连接再热器及汽轮机高压缸,汽轮机高压缸输出分别与高压过热器和空气换热器连接,由此形成冷热结合的太阳能热互补联合循环集成系统;提出了将太阳能同时集成到制冷机和余热锅炉中,不仅减小了环境温度升高对系统性能的不利影响,并且提升了系统的光电转化效率;通过调节用于两部分的太阳能集热镜场面积比例,极大地提高了太阳能的年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518324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231411.X
申请日:2018-03-2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太阳能发电领域的一种带蓄能的塔式太阳能光热耦合燃煤发电系统。该系统是在传统的塔式太阳能光热耦合燃煤发电系统的再热蒸汽太阳能换热器和熔融盐换热器的输出接入冷罐,然后冷罐通过3#泵接到塔式太阳能集热镜场的集热器上,塔式太阳能集热镜场的集热器输出与热罐连接,热罐再通过1#泵、2#泵与再热蒸汽太阳能换热器和熔融盐换热器的输入端连接构成。本发明提出的带蓄能的集成方式是吸收了太阳能的高温熔盐加热部分工质水为主蒸汽,并与锅炉产生的主蒸汽混合共同驱动汽轮机发电,太阳能替代锅炉系统的一部分再热器热负荷,减小对原电站系统的影响;并使系统的输出更稳定,使耦合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大幅度提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