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重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区域冷热源供能网络调优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79840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602034.1

    申请日:2024-05-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区域冷热源自动调优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双重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区域建筑冷热负荷预测和多目标冷热源调度优化方法、系统及设备,步骤包括:S1,获取并预处理历史负荷数据集,基于热力学先验机理建立冷热负荷物理信息约束;S2,基于上述数据集和约束构建并训练建筑负荷预测模型;S3,基于能源梯级利用原则,构建区域冷热源多目标优化模型;S4,根据上述模型负荷预测结果,采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冷热源进行优化配置;S5,分析预测负荷预测和优化结果,建立多维的冷热负荷物理信息约束;S6,基于上述结果和约束,构建并训练建筑冷热源调优模型;S7,通过控制系统实现基于预测负荷的源网自动化调优。

    能源塔空气源超级热泵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380241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010309789.4

    申请日:2020-04-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能源塔空气源超级热泵,属于能源高效利用领域。该系统采用能源塔阵列满足大功率制热需求,并采用两级或多级热泵系统实现大范围空气温度变化的需求,同时可以外界条件采用不同循环方式进行工作,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温度工况,进而显著的提升了系统性能,并可在持续制取热水的同时完成设备除霜。

    一种吸收压缩式热泵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397246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010324811.2

    申请日:2020-04-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收压缩式超级热泵,采用新型的流程并以五种运行方式满足空气大范围温度变化下的制热或制冷需求,其既可以实现单独制热或制冷,也可以满足同时制热制冷的特殊需求,该热泵的制热温度范围为50至150℃,制冷温度范围为‑30℃至10℃,该热泵采用压气机对制冷剂蒸气的压缩比进行调节,以实现相同的空气温度下改变制热或制冷温度,相比现有技术显著的提升了热泵的制热和制冷工作温度范围,且具有较好的性能优势。

    一种柔性供热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28952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14329.3

    申请日:2022-08-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供热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其中该柔性供热系统包括主循环回路、一次网和二次网,主循环回路包括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和溶液热交换容器,发生器的上部与冷凝器的上部之间通过第一管道连通,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压缩机;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通过第二管道连通,第二管道上设置有减压装置;蒸发器与吸收器之间通过第三管道连通,第三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压缩机;一次网从发生器流入,并从吸收器流出;二次网从吸收器流入,并从冷凝器流出。本发明公开的柔性供热系统及其运行方法,不仅实现低碳化供热,还可灵活高效消纳再生能源,显著降低供热能耗及运行成本,具有较好的技术先进性及市场应用价值。

    一种拼装式自适应冷热联供超级热泵机组及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80238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331770.4

    申请日:2021-03-29

    Abstract: 为了实现热源与热汇的大范围温差的高效换热,显著提升传热效率,并根据热源及热汇的温度流量需求自动改变运行方式以实现大范围变工况下高效换热,该发明提出了一种拼装式自适应冷热联供超级热泵机组及运行方法。该机组的热源与热汇采用一级或者多级拼装方式实现热源及热汇的大温差换热过程,相比现有技术,采用了基于热源热汇温度流量信号自动改变运行方法的模式在各种换热工况下均可实现高换热效率,进而显著的降低了运行成本,相比现有技术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性。

    能源塔空气源超级热泵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380241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2010309789.4

    申请日:2020-04-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能源塔空气源超级热泵,属于能源高效利用领域。该系统采用能源塔阵列满足大功率制热需求,并采用两级或多级热泵系统实现大范围空气温度变化的需求,同时可以外界条件采用不同循环方式进行工作,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温度工况,进而显著的提升了系统性能,并可在持续制取热水的同时完成设备除霜。

    空气能自适应热泵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645627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1027392.X

    申请日:2019-1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空气能自适应热泵,属于能源高效利用领域。具备较大制热负荷同时占地面积较小,同时解决了多台空气能热泵同时使用空气侧相互影响的难题,此外,空气能自适应热泵还可在不同的室外温度下自动调节内部循环工质的质量和调节不同风机转速,进而解决了空气温度变化时制热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难题,同时,空气能自适应热泵采用新型智能热水除霜系统,可以自动判断结霜区域并进行分区除霜。

    一种超低温空气制取高温热水自动变负荷空气源热泵

    公开(公告)号:CN110220326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139476.6

    申请日:2019-0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超低温空气制取高温热水自动变负荷空气源热泵,属于电动热泵应用范畴。配备有变工质充注量和变工质配比的两级汽液分离器和储液罐,其可以工作在超低温空气(-40℃以下)制取高温热水(80℃以上)满足供热及工艺生产用热水的需求,该热泵采用高压级氟利昂循环、低压级氟利昂循环和工质分离及充注循环,该热泵采用混合工质,可以根据不同的室外温度改变循环工质的流量以及改变混合工质的配比,该热泵解决了严寒地区的空气源热泵应用性能过低的难题,并且具有较好的运行能耗。

    电动热泵和蓄热装置联用的热电联产机组及其调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87902B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610609125.3

    申请日:2016-07-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动热泵和蓄热装置联用的热电机组及其调峰方法。机组的基本构成元素为汽轮机、电动热泵和蓄热装置,能用于电网调峰。通过电动热泵和蓄热装置联用,根据热电厂的发电调度要求进行蓄热模式和放热模式切换,实现保证供热同时改变热电厂的上网发电量的目的;通过凝汽器和电动热泵的蒸发器回收乏汽热量,降低热电厂的供热成本。本发明提升了热电厂的发电调峰范围,进而增加电网的电力调节范围,为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提供更多的上网发电时间,最终解决“弃风”等问题;对于供热能力受限的热电厂,通过使用本发明回收乏汽热量,能提升对外的供热能力。本发明适用于参与电网调峰的热电联产机组。

    一种电动热泵与吸收式热泵复合的换热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08592444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116953.2

    申请日:2018-0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动热泵与吸收式热泵复合的换热机组,所述换热机组包括:电动热泵冷凝器、双侧相变换热器、吸收式热泵发生器、吸收式热泵冷凝器、吸收式热泵蒸发器和管路;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各种低品位余热废热回收场合,该换热机组采用吸收式热泵的吸收器和电动热泵蒸发器合二为一的结构,可以大幅度的提升被加热介质的出口温度。相比只采用吸收式热泵的技术而言,解除了热泵流程和工质导致的自身最高出口温度限制;相比只采用电动热泵的技术而言,大幅度的减少了耗电量,显著的降低了设备的运行成本。该新型机组在节能环保领域具备一定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