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80621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1100280.9
申请日:2016-12-0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1R3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用电及能效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流信号分离的居民负荷用电识别方法。首先存储各用电器独立运行时的电流信号数据;将电路中已有信号记为一路源信号I0并存储其电流信号数据;然后检测到下一个电器启动后,采集混合信号并利用两步迭代收缩阈值算法从中恢复出两路分离信号频域值;计算分离信号与存储的信号的频域值间的相似系数,从采集信号中仅分离两路信号,一路为新投入运行负荷的独立电流信号,一路为上一时刻的混合电流,将此时的混合信号记为一路源信号I0。本发明能在非侵入用电数据采集条件下,有效地从多个负荷同时运行时的混合数据中分离出各个单负荷的运行情况,是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技术的有效实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26982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008067.5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申请是一种基于定子平均瞬时功率的双馈风力发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的在线检测方法,能够实时监测双馈风力发电机状态,及时反应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属于检测技术领域。该检测方法建立了双馈风力发电机正常及故障状态下的数学模型,依据数学模型搭建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计及定子绕组匝间短路的双馈风力发电机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和理论推导选取了定子平均瞬时功率信号频谱中的2倍基频分量作为故障特征频率并利用Goertzel算法完成了故障特征频率的提取,最后与设定的故障阈值进行比较,实时显示检测结果,该方法计算效率高且易于工程实现,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的故障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676028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41560.0
申请日:2016-01-2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1R31/00 , G01R19/00 , G01R23/16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0 , G01R19/00 , G01R23/16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用电及能效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模板匹配滤波的居民负荷用电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计算每个用电器的特征电流模板;然后计算多个用电器共同工作时总电流的频谱;选定阈值对特征电流模板频谱分量进行0和1赋值确定模板滤波器;再用模板滤波器对总电流的频谱进行滤波;最后根据滤波后的频谱与特征电流模板之间频谱分量的保留程度确定用电器是否处于工作状态。本发明能在非侵入用电数据采集条件下,有效地判断居民用电负荷的使用情况,能够解决用电负荷的识别问题,能够从多个负荷同时运行时的混合数据中判断分辨出正在运行的负荷类型,分离出各个单负荷的运行情况,是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技术的有效实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640297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738968.4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力发电机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双叶轮风力发电机叶片损伤在线检测方法,包括:S1、利用无人机采集拍摄带有损伤的双叶轮风力发电机机叶片图像;S2、人工挑出有损伤的叶片图像,对损伤进行分类和标注,建立VOC数据集;S3、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对VOC数据集进行训练,将训练好的若干最优模型导出;S4、将若干最优模型部署到计算机;S5、在计算机端搭建双叶轮风力发电机叶片损伤在线检测需要的环境,进行双叶轮风力发电机叶片损伤在线检测。本发明扩大了能够检测出风机叶片损伤和缺陷的范围;提高了检测的精度和效率;简化了操作人员的检测,提高了工作的安全性;检测结果一目了然,为后续维修打下坚实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50808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410004.9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城供电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局部放电信号压缩传输的自适应压缩感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数据预处理,将低信噪比信号通过小波滤波转化为高信噪比信号;B、对高信噪比重叠分块后训练过完备字典,字典中原子仅和局放脉冲高度相关;C、判定信号块是否包含局放脉冲,如果包含则将其标签置为1,否则置为0;D、对于不同标签的信号块进行压缩采样;E、对于压缩采样后的信号进行稀疏重构,得到原始信号。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了压缩率,在保证良好恢复效果的同时可以有效地滤除现场采集噪声,节省了信号传输和存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680621B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611100280.9
申请日:2016-12-0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用电及能效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流信号分离的居民负荷用电识别方法。首先存储各用电器独立运行时的电流信号数据;将电路中已有信号记为一路源信号I0并存储其电流信号数据;然后检测到下一个电器启动后,采集混合信号并利用两步迭代收缩阈值算法从中恢复出两路分离信号频域值;计算分离信号与存储的信号的频域值间的相似系数,从采集信号中仅分离两路信号,一路为新投入运行负荷的独立电流信号,一路为上一时刻的混合电流,将此时的混合信号记为一路源信号I0。本发明能在非侵入用电数据采集条件下,有效地从多个负荷同时运行时的混合数据中分离出各个单负荷的运行情况,是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技术的有效实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676028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610041560.0
申请日:2016-01-2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1R31/00 , G01R19/00 , G01R23/16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用电及能效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模板匹配滤波的居民负荷用电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计算每个用电器的特征电流模板;然后计算多个用电器共同工作时总电流的频谱;选定阈值对特征电流模板频谱分量进行0和1赋值确定模板滤波器;再用模板滤波器对总电流的频谱进行滤波;最后根据滤波后的频谱与特征电流模板之间频谱分量的保留程度确定用电器是否处于工作状态。本发明能在非侵入用电数据采集条件下,有效地判断居民用电负荷的使用情况,能够解决用电负荷的识别问题,能够从多个负荷同时运行时的混合数据中判断分辨出正在运行的负荷类型,分离出各个单负荷的运行情况,是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技术的有效实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84673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109118.1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山东核电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电机组循环水系统节能优化方法以及循环水系统,以水冷的汽轮机发电机组净输出功率最大为优化目标,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循环水泵的特性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获取循环水泵在各运行方式下的工作点,计算循环水泵耗功Pp;S2、根据循环水入口温度、循环水量、凝汽器热负荷及凝汽器传热性能参数计算凝汽器饱和蒸汽温度,进而计算凝汽器背压:pc=f(tw1Dwqk);S3、根据排汽压力对汽轮机发电功率的修正曲线,计算当前的汽轮机发电功率:PT=f(pc);S4、计算当前汽轮机进汽量和进汽参数条件及环境温度下,改变循环水量的机组功率净收益:ΔP=PT‑Pp。本发明减少了不必要的循环泵电耗,提高了核电机组的净发电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4118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529062.2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的布局系统及应用其中的GMPPT算法,该布局系统包括光伏组件;若线路为东西走向,则沿线路向阳坡面向阳架设所述光伏组件;若线路为南北走向,则沿线路两侧向阳架设所述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光伏板和直流升压变换器,若干所述光伏板和所述直流升压变换器串联组成串联光伏组,若干所述串联光伏组并联成光伏阵列,再连接可变负荷。本发明光伏电池全程工作在其GMPPT状态,保证太阳能利用率最大。
-
公开(公告)号:CN205404722U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20158747.4
申请日:2016-03-0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巡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雷达极化测量的接地网腐蚀情况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的控制模块通过总线分别与极化发射天线、接收天线、FLASH存储器、多功能显示屏、存储硬盘、蓄电池、DSP模块连接,控制模块控制该系统的运行;上述模块都安装在具有4个万向轮的小车上,推动小车进行接地网的检测,实时判断接地网的腐蚀情况。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对雷达波极化信息的处理得出雷达散射系数,从而由雷达散射系数确定接地网腐蚀地点和腐蚀程度。使得接地网开挖更有针对性,避免了盲目性,提高了接地网腐蚀检测的工作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