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光透射法的平板电极间微纳粉尘浓度检测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685873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736840.3

    申请日:2023-0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透射法的平板电极间微纳粉尘浓度检测平台,检测平台内包括光源部分、GIL缩比模型部分、高压电源部分、充气部分、信号采集和处理部分共五部分。GIL缩比模型按照真实GIL的比例和材料制作而成,运行情况也与实际情况相同。GIL缩比模型外部为绝缘壳体,壳体接地;壳体前后有两个观察窗,通过螺丝将观察窗固定在壳体上。壳体上有气阀,气阀通过软管与气瓶连接,充入SF6气体,真实模拟GIL运行的气体环境。内部放置有平板电极,平板电极中放置着金属微纳粉尘,模拟生产、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微纳粉尘;平板电极由支架固定,上极板连接高压极线,下级板连接地线。高压极线通过高压套管与变压器连接。变压器与电源连接,调整为需要的电压等级。通过专用电源给氦氖激光器供电,氦氖激光器的激光通过平凸透镜扩展成圆形,光路通过观察窗1、平板电极间、观察窗2,光信号由平衡探测器接收,平衡探测器与锁相放大器连接,将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电信号输入到计算机中,通过数据处理得到此时的浓度值。基于此检测平台,可以对GIL内平板电极间的微纳粉尘浓度进行实时非侵入式检测。

    一种GIL内基于电容层析成像技术的微纳粉尘浓度检测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669868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67576.2

    申请日:2023-06-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IL内基于电容层析成像技术的微纳粉尘浓度检测平台,检测平台内包括GIL模型、电容传感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图像重建模块四部分。GIL模型包括了高压导线和绝缘外壳,内部放置微纳粉尘,整体放置于空气中。电容传感器模块包含均匀分布的电极阵列,由电极引线连接,通过串行总线输入到数据采集模块。单片机控制信号发生器产生信号,并通过电极选择模块控制电极开关控制阵列。得到的电容测量信号输入到数据采集卡中,依次通过PXI机箱、C/V变换模块、滤波电路滤波、差分放大电路放大以及相敏解调器。在计算机中经过图像重建软件系统Labview,得到此时GIL管道内微纳粉尘的浓度值,从而实现对GIL内微纳粉尘实时浓度检测。

    一种基于光透射法的GIL管道内微纳粉尘浓度检测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6990199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760013.8

    申请日:2023-0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透射法的GIL管道内微纳粉尘浓度检测平台,探测平台内包括光源部分、GIL缩比模型部分、高压电源部分、充气部分、信号采集和处理部分共五部分。GIL缩比模型按照真实GIL的比例和材料制作而成,运行情况也与实际情况相同;充入SF6气体,真实模拟GIL运行的气体环境。内部放置有同轴圆柱电极,GIL壳体上放置着金属微纳粉尘,模拟生产、运行过程中GIL产生的金属微纳粉尘。半导体激光器的激光通过菲涅尔透镜扩展成平行区域的光,光路通过观察窗1、同轴圆柱电极近绝缘子处、观察窗2,光信号由光电倍增管接收,经过数据处理系统最终得到此时的浓度值。基于此检测平台,可以对GIL管道内的微纳粉尘浓度进行实时非侵入式检测。

    一种电-热联合作用下SF6替代气体-环氧树脂相容性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710933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1531438.4

    申请日:2020-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热联合作用下SF6替代气体‑环氧树脂相容性试验装置,包括主气室、副气室、储气系统、气体供应系统、气体管路系统、局部放电检测系统、气体成分检测装置和加热系统。所述主气室内设置针‑板电极、分布式加热装置和样品架,所述主气室金属外壳经接地线连入局部放电检测系统;所述副气室内设置可替换电极;所述主气室、所述副气室、所述储气罐、所述气体供应系统和所述气体成分检测装置通过所述气体管路系统实现连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装置可以实现电‑热联合作用下气固绝缘材料相容性试验,并且可以对气固绝缘材料相容性试验后的气固绝缘体系开展综合绝缘性能测试。

    一种电-热联合作用下SF6及其替代气体全寿命周期绝缘性能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710932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1530673.X

    申请日:2020-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热联合作用下SF6及其替代气体全寿命周期绝缘性能试验装置,包括主气室、副气室、气体供应系统、气体管路系统、局部放电检测系统、气体成分检测装置和加热系统。所述主气室、副气室经高压套管接入高压引线;所述主气室外壁对侧设置两个石英玻璃观察窗;所述主气室内部设置针‑板电极与分布式加热装置;所述主气室金属外壳经接地线连入局部放电检测系统;所述副气室内设置可替换电极;所述主气室、所述副气室、所述供气系统和气体成分检测装置通过所述气体管路系统实现连接。该装置的优点在于可以同时模拟气体绝缘装备中的放电与过热故障,实现SF6及其替代气体全寿命周期绝缘性能的检测。

    一种电-热联合作用下SF6替代气体-环氧树脂相容性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710933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531438.4

    申请日:2020-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热联合作用下SF6替代气体‑环氧树脂相容性试验装置,包括主气室、副气室、储气系统、气体供应系统、气体管路系统、局部放电检测系统、气体成分检测装置和加热系统。所述主气室内设置针‑板电极、分布式加热装置和样品架,所述主气室金属外壳经接地线连入局部放电检测系统;所述副气室内设置可替换电极;所述主气室、所述副气室、所述储气罐、所述气体供应系统和所述气体成分检测装置通过所述气体管路系统实现连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装置可以实现电‑热联合作用下气固绝缘材料相容性试验,并且可以对气固绝缘材料相容性试验后的气固绝缘体系开展综合绝缘性能测试。

    一种微纳粉尘微弱放电的先进光学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48248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046446.2

    申请日:2022-0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纳粉尘微弱放电的先进光学检测系统,包括金属腔体,光学探测系统,微纳金属粉尘,高精度灵敏示波器,高压电源。金属腔体是密闭腔体,可以模拟GIL基本特性,充气后可以模拟GIL的气体氛围和运行的基本特点;金属腔体内放置微纳金属粉尘,模拟GIL在日常运行条件下产生的纳米或亚微米尺度的粉尘;光学探测系统包括遮光盒、光电倍增管(PMT)等,金属腔体前置位观察窗外安置遮光盒,遮光盒内放置光学探测器,用以接受金属腔体内微纳粉尘微弱放电产生的光信号并放大、转化为输出电信号;电信号输出接入高精度灵敏示波器,获得微纳粉尘放电产生的信号。基于此,可以对GIL内微纳金属粉尘的微弱放电进行检测。

    GIL内金属微纳粉尘非侵入式瞬时检测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5201215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18115.6

    申请日:2022-07-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IL内金属微纳粉尘非侵入式瞬时检测平台,检测平台包括GIL模拟装置,耐压密封金属腔体,氦氖激光器,光源扩束装置,高速相机,高压电源,图像处理单元。GIL模拟装置与真型GIL有相似的电场分布,可以模拟其运行状况。耐压密封金属腔体具有良好气密性,充入SF6气体后模拟GIL实际运行的气体环境。氦氖激光器作为探测光源,光源扩束装置能提高检测平台的检测范围。高速相机捕捉氦氖激光器经光源扩束装置形成的探测光光敏区中运动的金属微纳粉尘。高速相机捕捉到的图像可以快速反应出GIL内金属微纳粉尘的有无;经过图像处理软件系统,得到金属微纳粉尘的运动轨迹与运动学特性。基于此,可以对GIL内金属微纳粉尘实现非侵入式瞬时检测。

    一种直流气体绝缘输电管道(GIL)用驱赶电极

    公开(公告)号:CN11417123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534626.7

    申请日:2021-1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直流气体绝缘输电管道(GIL)用驱赶电极,该驱赶电极包括:驱赶电极本体;其中,所述驱赶电极为呈一定倾角的空心圆台结构,直流GIL内金属微粒与驱赶电极碰撞后会朝着驱赶电极斜面法向方向运动;所述驱赶电极套接在直流GIL高压电极上,布置在直流GIL内绝缘子附近,使绝缘子周围的金属微粒碰撞驱赶电极后朝着远离绝缘子方向运动。本发明提供的直流GIL用驱赶电极,能有效驱赶直流GIL中绝缘子附近可能引起闪络的微粒,装置安装简单,且安装驱赶电极后直流GIL内部场强的最大值不超过4MV/m,满足直流GIL长期运行时的要求。

    均匀电场中混合铜铝银粉尘弥散质量浓度与诱发多模式放电的联合探测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824406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445072.0

    申请日:2024-04-15

    Abstract: 均匀电场中混合铜铝银粉尘弥散质量浓度与诱发多模式放电的联合探测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实验平台部分,光源部分,浓度检测部分,放电检测共四部分。平板电极中放置铝、铜、银混合微纳粉尘,模拟生产、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微纳粉尘。平板电极上下极板连接的引线分别与高压电源和接地装置相连接,形成完整的电气回路。高压电源输出直流电,在信号发生器驱动高压放大器后,经保护电阻施加在平板电极上。氦氖激光器的激光通过扩束镜放大为8倍光圈照射到平板电极的探测区域,透射光信号和散射光信号分别由平衡探测器和多光谱检测装置接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入到PC端和高精度示波器中,经数据处理得到相应的浓度值和放电信号。基于此检测平台,可以对平板电极间的微纳粉尘浓度和微弱放电进行实时非侵入式检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