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阴离子交换膜的热可充电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4257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06595.2

    申请日:2024-1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阴离子交换膜的热可充电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温差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热可充电电池,包括阴离子交换膜、n型水系电解液、P型水系电解液;所述阴离子交换膜的一侧为n型水系电解液,另一侧为P型水系电解液;所述n型水系电解液的电解质为FeCl3;所述P型水系电解液的电解质为K4Fe(CN)6;所得热可充电电池对热能利用度高节约能源;使用过程中无需更换电池和人力维护,不会出现电池电量耗尽设备工作失效的情况,且具有较高的电压、输出功率密度、能量密度和热电转换效率。

    一种基于胶束自组装效应的水系热原电池p-n转换方法及水系热原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9518009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706561.3

    申请日:2024-1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胶束自组装效应的水系热原电池p‑n转换方法及水系热原电池,属于温差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基于胶束自组装效应的p‑n转换型水系热原电池,包括模具、填充液、冷侧电极、热侧电极;所述模具的两端开口;所述模具内含有填充液,模具两端的开口分别采用冷侧电极、热侧电极封装;所述冷侧电极温度保持在15℃;所述填充液为KI/KI3电解液与聚乙二醇‑聚丙烯酸酯共聚物的混合物。通过热敏聚合物的掺杂,选择性调控I3‑离子浓度,可以将n型的I‑/I3‑体系转换为p型,原始的I‑/I3‑氧化还原电对具有负的热功率,并被定义为n型,但在一定含量聚乙二醇‑聚丙烯酸酯共聚物的添加下能够发生转换,表现出p型的热功率。

    一种具有高开路电压的准固态双层离子热氧化还原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890061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01808.0

    申请日:2024-0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开路电压的准固态双层离子热氧化还原电池,包括结构设计和制备方法,涉及热电材料技术领域。为解决当前热氧化还原电池受制于低热功率而引起的电压提升有限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以提升热氧化还原电池开路电压的新结构。所述准固态双层离子热氧化还原电池结构组成包括凝胶一、凝胶二、冷侧电极和热侧电极。经实验验证,所构建的准固态双层离子热氧化还原电池不仅具有稳定且较高的开路电压,在施加温差时电压还会有进一步的提升,其次,该结构所需材料组分简单,配置方式容易,制备过程反应条件温和,步骤简单,绿色环保,同时具有普遍适用性,为制备高热电功率的p型和n型离子热电材料提供了新的途径。

    一种基于胶束自组装效应的水系热原电池p-n转换方法及水系热原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951800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06561.3

    申请日:2024-1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胶束自组装效应的水系热原电池p‑n转换方法及水系热原电池,属于温差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基于胶束自组装效应的p‑n转换型水系热原电池,包括模具、填充液、冷侧电极、热侧电极;所述模具的两端开口;所述模具内含有填充液,模具两端的开口分别采用冷侧电极、热侧电极封装;所述冷侧电极温度保持在15℃;所述填充液为KI/KI3电解液与聚乙二醇‑聚丙烯酸酯共聚物的混合物。通过热敏聚合物的掺杂,选择性调控I3‑离子浓度,可以将n型的I‑/I3‑体系转换为p型,原始的I‑/I3‑氧化还原电对具有负的热功率,并被定义为n型,但在一定含量聚乙二醇‑聚丙烯酸酯共聚物的添加下能够发生转换,表现出p型的热功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