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48798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1107715.1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5B9/0403 , G21C17/0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研究乏燃料组件上管座对喷淋流量密度分布的影响的试验装置,其包括模拟乏燃料棒束;金属棒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上管座和底座,上管座与模拟乏燃料棒束间隔设置,底座上设有与金属棒截面匹配的开孔;还包括集水槽;集水槽设置在底座的下方,且与开孔匹配;还包括喷淋供水管路,喷淋供水管路包括供水箱、过滤器、喷淋泵、调节阀和喷嘴;供水箱、过滤器、喷淋泵、调节阀和喷嘴依次连接;所述喷嘴朝向所述上管座设置。本发明还提供了研究乏燃料组件上管座对喷淋流量密度分布的影响的方法。通过上述装置和方法可获得有上管座和无上管座时乏燃料组件截面上保守的流量密度分布系数,可以更加准确的评价实际的喷淋冷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060319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529981.7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1M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乏燃料冷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核电站乏燃料水池喷嘴敏感性的试验装置和方法,该试验装置主要包括:电加热棒束模拟局部乏燃料组件、密封结构、定位格架、喷淋系统、由高位水箱、储水箱、水坑组成的储水装置、显示器和机箱构成数据采集系统及接线箱和电控柜构成控温系统;将其设计成5×5电加热棒束模拟局部乏燃料组件,电加热棒束内部填充均匀分布的加热丝和热电偶,加热丝选用合适电加热功率,模拟乏燃料棒的衰变热功率;用于研究不同喷淋位置、不同喷嘴种类和不同喷淋雾滴中径对乏燃料棒束喷淋冷却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可望填补国内相关领域内的空白,也可以为核电站乏燃料喷淋系统的设计提供支持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102910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1108447.5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7/001 , G21C1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乏燃料棒束最小喷淋流量密度的试验装置,包括:模拟乏燃料棒束,在模拟乏燃料棒束的四周设置有保温和透明围护;在模拟乏燃料棒束的底部设置密封结构;在围护的底部设置有疏水管,疏水管分别通过第一疏水阀和第二疏水阀与疏水槽以及储水箱相连接;喷淋供水管路,用于为模拟乏燃料棒束提供冷却水源;以及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用于采集和处理所述试验装置中喷淋流量、压力以及加热棒的温度数据;以及电加热系统,用于为所述金属电加热棒提供相应的加热功率。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确定乏燃料棒束最小喷淋流量密度的试验方法。通过本发明可以便捷地获得乏燃料棒束喷淋冷却工况下不同衰变热功率和温度限值所需的最小喷淋流量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209525935U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821550337.X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确定乏燃料棒束最小喷淋流量密度的试验装置,包括:模拟乏燃料棒束,在模拟乏燃料棒束的四周设置有保温和透明围护;在模拟乏燃料棒束的底部设置密封结构;在围护的底部设置有疏水管,疏水管分别通过第一疏水阀和第二疏水阀与疏水槽以及储水箱相连接;喷淋供水管路,用于为模拟乏燃料棒束提供冷却水源;以及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用于采集和处理所述试验装置中喷淋流量、压力以及加热棒的温度数据;以及电加热系统,用于为所述金属电加热棒提供相应的加热功率。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便捷地获得乏燃料棒束喷淋冷却工况下不同衰变热功率和温度限值所需的最小喷淋流量密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317038U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20813815.5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属于工程热工里电加热装置领域的一种新型电加热棒。该电加热棒包括外管体、电阻丝、测温元件及填充在管体内部空间的氧化镁粉末;具体结构是在外管体内壁等距离焊接上测温元件的热电偶测温点;电阻丝由填充在管体内部的氧化镁粉末固定在外管体内部空间,并与外管体内壁绝缘;热电偶引线和电加热丝导线通过封装体从外管体一端引出。本实用新型能够准确地模拟实际热源的热流密度分布,为热工领域加热系统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