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蛇形通道太阳能电池废热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664212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79300.1

    申请日:2012-06-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太阳能电池制备技术领域的一种蛇形通道太阳能电池废热回收装置,此装置主要由光伏模板电池系统和废热回收装置组成,其中光伏模板电池系统由包括前玻璃盖板1、空气层2、太阳能电池3和后玻璃盖板4组成,废热回收装置包括蛇形水流通道6、进水口7、出水口8、进水连箱9、出水连箱10。透明硅胶5将成组的蛇形水流通道6、进水连箱9和出水连箱10粘结在后玻璃盖板4上,并依次序将各部件焊接在一起,再在蛇形扁盒水流通道6的另一侧安装上保温层11。本发明的装置不需要额外的占用空间,并能降低电池温度,提高光电转化效率,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满足我们日常生活低温热水需求,防止热污染。

    基于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的液化石油气气化系统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418838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10388936.2

    申请日:2011-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太阳能热泵技术和液化石油气气化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的液化石油气气化系统及其应用,该系统包括直膨式太阳能热泵、蓄热水箱、热水循环泵、气化器和液化石油气钢瓶组等,液化石油气液相管线分别连接气化器的液相输入端和液化石油气钢瓶组的液相出口,所述气化器的热水输入端通过供水管线与蓄热水箱的热水输出端连接;气化器的热水输出端通过回水管线连接蓄热水箱的热水输入端;气化器的气相输出端通过气相管线与供气管网相连。本发明充分利用太阳能替代常规能源加热气化液化石油气,节能环保,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整个系统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能够长期高效稳定地气化液化石油气,满足用户的用气需求。

    一种空气能二氧化碳热泵热水器

    公开(公告)号:CN101852490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1010186505.3

    申请日:2010-05-31

    Abstract: 一种空气能二氧化碳热泵热水器,它包括压缩机、涡流管、热交换器、蒸发器、膨胀阀和阀门,压缩机出口分别由第一支路连通热交换器入口、第二支路连通涡流管入口,第一、第二支路上分别设置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涡流管的热端支路连通热交换器入口,涡流管的冷端支路与热交换器中部连通,热交换器出口支路连通蒸发器的入口,热交换器出口支路上设置膨胀阀,蒸发器出口支路连通压缩机的入口。本发明以二氧化碳为工质、利用涡流管效应得到更高温度的二氧化碳气体,提高了二氧化碳气体与水的换热温差,可以根据需要得到热水和开水,操作灵活,使用方便。

    一种梯形混合式蓄热单罐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72672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78001.2

    申请日:2023-0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梯形混合式蓄热单罐,包括罐体、熔融盐、高温相变蓄热器、斜温层蓄热单罐、低温相变换热器、上侧散流器及下侧散流器,罐体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高温相变蓄热器、斜温层蓄热单罐及低温相变换热器,罐体顶部中心处开设有高温相变蓄热器进口,高温相变蓄热器顶部设置与高温相变蓄热器进口连通的上侧散流器,高温相变蓄热器及低温相变换热器内分别设置壳管式换热器管道组,低温相变换热器底部设置有与壳管式换热器管道组连通的下侧散流器,罐体底部中心开设有低温相变换热器出口,下侧散流器与低温相变换热器出口相连通。本发明提供的梯形混合式蓄热单罐结构简单,放热效率高,有效蓄热和放热量良好,投资成本低。

    一种功冷联供系统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986954B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510053445.0

    申请日:2015-0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34 Y02E10/3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功冷联供系统,包括:波浪能发电装置、海流能发电装置、海洋温差‑太阳能联合发电子系统和制冷子系统,所述海洋温差‑太阳能联合发电子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所述波浪能发电装置与所述海洋温差‑太阳能联合发电子系统的第一水泵连接,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吸收太阳能对所述海洋温差‑太阳能联合发电子系统的工质进行过热处理;所述海流能发电装置与所述海洋温差‑太阳能联合发电子系统的第二水泵连接;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冷水输出端与所述制冷子系统的第二冷凝器的输入端连接。本功冷联供系统利用波浪能和海流能为水泵提供电力,同时,所述系统利用海洋温差和太阳能进行集热发电,大大降低了用电量和功冷联供系统的能源损耗。

    基于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的液化石油气气化系统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418838B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110388936.2

    申请日:2011-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太阳能热泵技术和液化石油气气化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的液化石油气气化系统及其应用,该系统包括直膨式太阳能热泵、蓄热水箱、热水循环泵、气化器和液化石油气钢瓶组等,液化石油气液相管线分别连接气化器的液相输入端和液化石油气钢瓶组的液相出口,所述气化器的热水输入端通过供水管线与蓄热水箱的热水输出端连接;气化器的热水输出端通过回水管线连接蓄热水箱的热水输入端;气化器的气相输出端通过气相管线与供气管网相连。本发明充分利用太阳能替代常规能源加热气化液化石油气,节能环保,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整个系统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能够长期高效稳定地气化液化石油气,满足用户的用气需求。

    一种空气能二氧化碳热泵热水器

    公开(公告)号:CN101852490B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010186505.3

    申请日:2010-05-31

    Abstract: 一种空气能二氧化碳热泵热水器,它包括压缩机、涡流管、热交换器、蒸发器、膨胀阀和阀门,压缩机出口分别由第一支路连通热交换器入口、第二支路连通涡流管入口,第一、第二支路上分别设置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涡流管的热端支路连通热交换器入口,涡流管的冷端支路与热交换器中部连通,热交换器出口支路连通蒸发器的入口,热交换器出口支路上设置膨胀阀,蒸发器出口支路连通压缩机的入口。本发明以二氧化碳为工质、利用涡流管效应得到更高温度的二氧化碳气体,提高了二氧化碳气体与水的换热温差,可以根据需要得到热水和开水,操作灵活,使用方便。

    一种基于电厂余热和高温热泵的梯级相变蓄热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74646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576766.5

    申请日:2022-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厂余热和高温热泵的梯级相变蓄热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冷却水系统、高温热泵和蓄热系统,包括冷却水系统、高温热泵和蓄热系统,将高温热泵的蒸发端与冷却水系统进行耦合,将高温热泵的冷凝端与蓄热系统进行耦合;所述蓄热系统中设置梯级蓄热装置,所述梯级蓄热装置包括三个依次连接的相变蓄热罐,三个相变蓄热罐的蓄热温度逐渐递减,高温热水依次进入三个相变蓄热罐进行蓄热;本发明通过将相变蓄热罐进行梯级串联设置,进行梯级蓄热,能够提升蓄热速率和蓄热量,同时能够根据实际工程生活需要提供不同的热水温度,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大功率风力发电机机舱热量节能调节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705921B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0910175300.2

    申请日:2009-1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2

    Abstract: 一种大功率风力发电机机舱热量节能调节系统,用于解决风力发电机的热量调节问题。其技术方案是:它由制冷循环系统和液冷循环系统组成,所述制冷循环系统位于发电机机舱外部,是由压缩机、冷凝器、主电磁膨胀阀和蒸发器构成的制冷剂闭合回路,所述液冷循环系统由变频控制柜、发电机、齿轮箱、蒸发器和循环泵构成,变频控制柜、发电机和齿轮箱并接在一起后再与蒸发器和循环泵接成载冷剂闭合回路,所述蒸发器由套装在一起的内管和外管构成,所述内管接于制冷循环系统中,内管和外管之间的空腔接于液冷循环系统中。本发明将制冷与加热装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冷却能力强,制冷与加热能耗低,能够确保大功率风力发电机安全高效地运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