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72239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111130535.7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知识和数据联合驱动的并网逆变器阻抗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数据获取:在Matlab中的Simulink环境下搭建仿真模型,通过改变并网逆变器的工况,获取不同工况下并网逆变器dq阻抗大数据;S2,模型建立:基于知识驱动分析得到的变量为输入,并网逆变器dq阻抗为输出建立KELM模型,利用遗传算法GA对KELM输入权值进行优化,得到GA‑ELM模型;S3,误差校验:基于RT‑LAB搭建半实物实时仿真平台,针对GA‑ELM模型,基于扰动注入法对不同工况下的并网逆变器dq阻抗进行测量计算。本方法既保证了模型输入变量的合理确定,又建立了机器学习模型,不仅适应工程现场并网逆变器内部信息保密的实际情况,而且避免向实际运行系统持续注入谐波扰动。
-
公开(公告)号:CN114899875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774110.8
申请日:2022-07-0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网型并网逆变器,包括:LCL型逆变器,以及与LCL型逆变器连接的第一abc/dq坐标变换模块、第二abc/dq坐标变换模块和PWM控制模块;功率计算模块,与第一abc/dq坐标变换模块连接;低通滤波器,与功率计算模块连接;下垂控制器,与低通滤波器连接;PI控制器,分别与下垂控制器、第一abc/dq坐标变换模块、第二abc/dq坐标变换模块连接;第三abc/dq坐标变换模块,分别与PI控制器、PWM控制模块连接;电压控制器,分别与第二abc/dq坐标变换模块、第三abc/dq坐标变换模块连接;本发明设计的构网型并网逆变器相较于跟网型并网逆变器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不影响系统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72239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30535.7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知识和数据联合驱动的并网逆变器阻抗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数据获取:在Matlab中的Simulink环境下搭建仿真模型,通过改变并网逆变器的工况,获取不同工况下并网逆变器dq阻抗大数据;S2,模型建立:基于知识驱动分析得到的变量为输入,并网逆变器dq阻抗为输出建立KELM模型,利用遗传算法GA对KELM输入权值进行优化,得到GA‑ELM模型;S3,误差校验:基于RT‑LAB搭建半实物实时仿真平台,针对GA‑ELM模型,基于扰动注入法对不同工况下的并网逆变器dq阻抗进行测量计算。本方法既保证了模型输入变量的合理确定,又建立了机器学习模型,不仅适应工程现场并网逆变器内部信息保密的实际情况,而且避免向实际运行系统持续注入谐波扰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