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28367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290717.8

    申请日:2024-0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竹制品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竹板材及其制备方法,至少包括多个沿宽度方向横向拼接的单板条,所述竹板材的密度为0.7~1.2g/cm3,单片所述竹板材各处的密度偏差小于9%,同一批次内的所述竹板材之间的平均密度的偏差小于5%;在20℃/65%RH的条件下,所述竹板材的平衡含水率小于9%;所述单板条包括两段竹壁段、以及连接两段所述竹壁段的竹节,所述竹壁段包括竹青、竹肉、竹黄。本发明制得的竹板材具有尺寸稳定性好,力学性能优异等特别,可广泛应用家具、地板、门及竹结构建筑。

    一种油茶果壳的包覆改性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51512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690226.8

    申请日:2023-0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茶果壳的包覆改性方法及其应用,其改性方法包括将油茶果壳粉碎、筛分,依次进行碱处理和高温热处理,最后与纳米氧化物及助剂混合均匀,进行球磨处理,即得到包覆改性油茶果壳。本发明碱处理、高温改性及球磨法共同运用,碱处理可以增加油茶果壳纤维表面粗糙度,增加纤维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纤维与塑料基体的粘结性能;高温使得半纤维素提前降解避免在复合材料制备中大量热解;球磨利用粒子之间的挤压、冲击、剪切、摩擦等机械应力作用,被包覆颗粒表面激活吸附表面改性物质达到表面包覆目的。本发明的改性方法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界面结合程度,缓解油茶果壳成分热降解并具有良好的包覆效果,达到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提升的目的。

    一种基于微波处理酚醛树脂浸渍重组竹的半自动化涂饰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83769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412243.7

    申请日:2022-11-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竹材应用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波处理酚醛树脂浸渍重组竹的半自动化涂饰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是将冷压处理的酚醛树脂浸渍重组竹进行微波干燥处理,进行喷涂静电处理,使重组竹表面带正电荷;用成盐剂进行调节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电阻到5~50MΩ,电流值为20~50微安培,利用阴极电栅在带正电荷的重组竹表面喷涂水性聚氨酯,干燥砂光,制得涂布水性聚氨酯的重组竹;用醋酸正戊酯将硝基漆稀释到运动黏度为56~60mm2/s,在涂布水性聚氨酯的重组竹的表面喷涂稀释的硝基漆后干燥,砂光砂磨后喷除重组竹表面残余的粉末,制得涂饰的酚醛树脂浸渍重组竹。该方法具有生产效率高,漆膜性能优良,材料耐久度高等优点。

    一种刨花板的制备方法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113607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1911259743.X

    申请日:2019-12-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刨花板的制备方法。通过将油茶果壳刨花经干燥后过筛得表层用油茶果壳刨花和芯层用油茶果壳刨花,再分别与木质刨花混合,得到表层混合刨花和芯层混合刨花,加入脲醛胶黏剂、异氰酸酯胶黏剂和蜂蜡乳液复合胶黏剂,经加压喷嘴雾化后对表层混合刨花和芯层混合刨花施胶,再分层铺装形成下表层/芯层/上表层的层状铺装板坯,然后将铺装板坯经预压、高频加热、蒸汽喷蒸加热、热压、保压和卸压成型制得。本发明利用油茶果壳制造的刨花板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相对于传统木材原材料,其原料易获取且成本为零,实现了油茶果壳的大宗资源化利用。

    一种纤维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113610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259742.5

    申请日:2019-12-10

    Abstract: 本发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纤维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纤维板是以油茶果壳为主要原料,将油茶果壳除杂质后在90~95℃进行预蒸煮,然后在175~195℃进行热磨,得到油茶果壳纤维;将油茶果壳纤维和木质纤维混合,分别得到表层纤维和芯层纤维,再加入脲醛胶黏剂、异氰酸酯胶黏剂和蜂蜡乳液复合胶黏剂,施胶后充分搅拌;经干燥后分层铺装形成下表层/芯层/上表层的层状铺装板坯,然后将铺装板坯热压成型制得。本发明利用大宗固体废弃物油茶果壳制造大宗工业产品纤维板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相对于传统木材原材料,其原料易获取且成本为零,实现了废弃油茶果壳的大宗资源化利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