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61069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1810998152.3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类和鱼类生态毒性原位监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该监测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将箱体内腔分隔成多个培养隔间的多个隔板,所述隔板沿箱体宽度方向依次排列,与箱顶和箱底可拆卸式连接;箱体的前、后两侧箱壁以及左侧箱壁上设有网衣和过滤棉片;箱体的右侧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方便投放和捕采的活动网格,所述活动网格罩扣住箱体右侧开口;箱顶设有至少一个用于连接起吊绳索的挂环。其质量轻、抗冲击性能好、耐腐蚀、使用寿命长,可满足测试的食物要求,测试生物不易被敌害生物取食,不易被水流和刮风带走,满足了生物生长和抗风浪的特殊要求,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生长环境,干扰少,可长期在水下工作,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9365520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1811474630.7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B09C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边生产边修复重金属镉污染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被镉污染的土壤整理成厢面,采用厢沟控灌的模式,将镉低积累植物水稻秧苗移栽至厢沟;在水稻栽种前和/或后,于厢面种植镉超富集植物龙葵;水稻抛秧后至水稻成熟期间,保持厢沟中有薄水层且水深小于或等于5 cm,保持厢面以下5~10 cm的土层不淹水;先后收割或同时收割龙葵和水稻;收割龙葵时,全株收获或地上部分留茬2~5 cm高;将收获的龙葵集中处理或进行资源化加工处理。本发明提高了超富集植物吸收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同时减少了土壤及水稻累积重金属的量,实现边安全生产边修复污染土壤的效果,兼具效率高、易操作、无二次污染、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365520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474630.7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B09C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边生产边修复重金属镉污染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被镉污染的土壤整理成厢面,采用厢沟控灌的模式,将镉低积累植物水稻秧苗移栽至厢沟;在水稻栽种前和/或后,于厢面种植镉超富集植物龙葵;水稻抛秧后至水稻成熟期间,保持厢沟中有薄水层且水深小于或等于5 cm,保持厢面以下5~10 cm的土层不淹水;先后收割或同时收割龙葵和水稻;收割龙葵时,全株收获或地上部分留茬2~5 cm高;将收获的龙葵集中处理或进行资源化加工处理。本发明提高了超富集植物吸收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同时减少了土壤及水稻累积重金属的量,实现边安全生产边修复污染土壤的效果,兼具效率高、易操作、无二次污染、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061069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998152.3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G01N3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类和鱼类生态毒性原位监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该监测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将箱体内腔分隔成多个培养隔间的多个隔板,所述隔板沿箱体宽度方向依次排列,与箱顶和箱底可拆卸式连接;箱体的前、后两侧箱壁以及左侧箱壁上设有网衣和过滤棉片;箱体的右侧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方便投放和捕采的活动网格,所述活动网格罩扣住箱体右侧开口;箱顶设有至少一个用于连接起吊绳索的挂环。其质量轻、抗冲击性能好、耐腐蚀、使用寿命长,可满足测试的食物要求,测试生物不易被敌害生物取食,不易被水流和刮风带走,满足了生物生长和抗风浪的特殊要求,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生长环境,干扰少,可长期在水下工作,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208888215U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21404340.0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类生态毒性原位监测装置。该监测装置包括箱体、尼龙网和过滤棉片,所述监测装置为内外两层,外层为四面镂空的箱体,用作监测装置的支撑体,同时保证水流畅通;内层为大小等同于外层的尼龙网,用于通过藻类阻止其他残渣;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多个过滤棉片,用于提供藻类着生,供给螺类食物。本实用新型的监测装置质量轻、抗冲击性能好、耐腐蚀、使用寿命长,可满足测试的食物要求,测试生物不易被敌害生物取食,不易被水流和刮风带走,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生长环境,干扰少,可以检测污染对田螺不同生长期的影响,适合池塘、水库、河溪、人工湿地和稻田等环境的监测,可长期在水下工作,应用前景广阔。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