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17085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0196144.3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IPC: A01K61/10 , C12Q1/68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鞍带石斑鱼抗病家系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亲本的培育;(2)亲鱼配对及家系构建;(3)攻毒;(4)抗病关键SNP标记的筛选;(5)抗病亲本的筛选;(6)抗病家系的培育;该方法通过GWAS技术找到鞍带石斑鱼抗神经坏死病毒的显著关联的分子标记,根据显著相关标记筛选出抗病亲本,再结合家系选育用抗病亲本培育出抗病子代,最终获得鞍带石斑鱼抗神经坏死病毒尤其是抗赤点石斑神经坏死病毒的品系。
-
公开(公告)号:CN114617085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196144.3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IPC: A01K61/10 , C12Q1/68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鞍带石斑鱼抗病家系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亲本的培育;(2)亲鱼配对及家系构建;(3)攻毒;(4)抗病关键SNP标记的筛选;(5)抗病亲本的筛选;(6)抗病家系的培育;该方法通过GWAS技术找到鞍带石斑鱼抗神经坏死病毒的显著关联的分子标记,根据显著相关标记筛选出抗病亲本,再结合家系选育用抗病亲本培育出抗病子代,最终获得鞍带石斑鱼抗神经坏死病毒尤其是抗赤点石斑神经坏死病毒的品系。
-
公开(公告)号:CN114736969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196158.5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IPC: C12Q1/68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鞍带石斑鱼抗神经坏死病毒个体的选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鞍带石斑鱼SNP位点信息的获得;(2)SNP标记抗病权重值的分析和SNP标记的选取;(3)候选鞍带石斑鱼个体SNP位点信息的获取和抗神经坏死病毒能力个体的选择;(4)抗病个体选择准确性检验。该方法从鞍带石斑鱼SNP标记中筛选抗神经坏死病毒权重最大的SNP标记,以此建立一种能够选择抗神经坏死病毒个体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68311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446627.5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7K16/08 , C12N15/38 , G01N33/56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III型鲤疱疹病毒的多克隆抗体,该多克隆抗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抗III型鲤疱疹病毒的多克隆抗体能够识别III型鲤疱疹病毒ORF92蛋白,且效价高、特异性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对III型鲤疱疹病毒缺少特异性抗体的问题,具有广泛的开发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121397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490519.3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20年12月21日、申请号202011520740X,发明名称为“检测石斑鱼抗神经坏死病毒性状相关的SNP分子标记组合的试剂”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本发明公开了检测石斑鱼抗神经坏死病毒性状相关的SNP分子标记组合的试剂,在本发明发现5个与赤点石斑鱼抗神经坏死病毒性状相关的SNP位点,当SNP位点1基因型为GG、SNP位点2基因型为AC、SNP位点3基因型为CC、SNP位点4基因型为TA、SNP位点5基因型为TT,赤点石斑鱼感染神经坏死病毒后的死亡概率要显著低于其他基因型的个体。通过检测赤点石斑鱼上述SNPs,能够有效地确定其是否具有神经坏死病毒抗感性状。
-
公开(公告)号:CN11589630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91304.3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N15/11
Abstract: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20年12月21日、申请号202011520740X,发明名称为“检测石斑鱼抗神经坏死病毒性状相关的SNP分子标记组合的试剂”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本发明公开了检测石斑鱼抗神经坏死病毒性状相关的SNP分子标记组合的试剂,在本发明发现5个与赤点石斑鱼抗神经坏死病毒性状相关的SNP位点,当SNP位点1基因型为GG、SNP位点2基因型为AC、SNP位点3基因型为CC、SNP位点4基因型为TA、SNP位点5基因型为TT,赤点石斑鱼感染神经坏死病毒后的死亡概率要显著低于其他基因型的个体。通过检测赤点石斑鱼上述SNPs,能够有效地确定其是否具有神经坏死病毒抗感性状。
-
公开(公告)号:CN112430673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520753.7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与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抗性相关的SNP位点基因型的试剂,所述。本发明公开了一个与神经坏死病毒抗性相关的SNP位点,该SNP位点基因型为CT的赤点石斑鱼感染神经坏死病毒后的死亡概率要显著低于基因型为CC或者TT的个体。检测赤点石斑鱼该SNP的基因型,能够有效地确定其是否具有神经坏死病毒抗感性状。本发明的SNP标记与赤点石斑鱼对神经坏死病毒的抗感性密切相关,在亲本选育中选择具有CT基因型的个体将有利于提高后代抗神经坏死病症的能力,利用本发明标记进行辅助育种,可以加快赤点石斑鱼抗病优良品种的培养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6640703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833530.3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建混合感染的水生动物模型的方法,用包含2×106TCID50~3.33×106TCID50神经坏死病毒和1×106cfu/mL~1×107cfu/mL弧菌的组合物感染体长4cm~9cm的鲈形目鱼类,直至出现感染症状,即得到混合感染的水生动物模型。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在动物体内快速建立神经坏死病毒和弧菌的多病原混合感染,表现出典型的混合感染病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水产养殖中常发多病原混合感染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技术选择,有助于推动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2430673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011520753.7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与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抗性相关的SNP位点基因型的试剂,所述。本发明公开了一个与神经坏死病毒抗性相关的SNP位点,该SNP位点基因型为CT的赤点石斑鱼感染神经坏死病毒后的死亡概率要显著低于基因型为CC或者TT的个体。检测赤点石斑鱼该SNP的基因型,能够有效地确定其是否具有神经坏死病毒抗感性状。本发明的SNP标记与赤点石斑鱼对神经坏死病毒的抗感性密切相关,在亲本选育中选择具有CT基因型的个体将有利于提高后代抗神经坏死病症的能力,利用本发明标记进行辅助育种,可以加快赤点石斑鱼抗病优良品种的培养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1607651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450619.8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五种石斑鱼的分子鉴别引物、试剂盒及方法。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用于五种石斑鱼的分子鉴别引物,所述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所述五种石斑鱼为云龙杂交斑、虎龙杂交斑、红龙杂交斑、赤点石斑鱼或斜带石斑鱼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利用该引物,采用线粒体基因组DNA条形码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快速、有效的对五种石斑鱼进行鉴别,其反应稳定、重复性好;与传统的形态学鉴定相比,该方法具有检测准确性高、客观性强的特点;与单纯的线粒体基因组DNA条形码测序鉴定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直观性强、判断简易的特点;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引物在鉴别五种石斑鱼或制备用于鉴别五种石斑鱼的试剂盒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