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口径的增材制造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4951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583658.9

    申请日:2023-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口径的增材制造装置及控制方法,所述装置包括进料机构、可变口径出料机构和四轴运动机构,进料机构设置在四轴运动机构上;可变口径出料机构包括上连接盘、下连接盘和旋转盘,上连接盘、下连接盘和旋转盘采用同轴心的装配方式以实现旋转盘在上、下连接盘之间绕中心轴转动;上连接盘套连在进料机构上;进料机构的输出孔下端所在平面与旋转盘上表面重合,旋转盘中央设置的中心孔与输出孔的中心同轴,旋转盘通过转动改变中心孔与输出孔的角度以改变中心孔与输出孔的重叠面积以使挤出材料的口径发生变化;四轴运动机构用于配合口径的变化以实现任意位置的变径打印。通过本装置能够精确调控挤出材料的口径,提高了打印精度。

    自适应流量控制的熔融挤出增材制造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8760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83662.5

    申请日:2023-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流量控制的熔融挤出增材制造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进料控速机构、熔融出料机构、打印喷头、智能视觉识别模块和控制中心;进料控速机构包括蜗杆驱动电机、升降机构、螺杆驱动电机和进料螺杆,蜗杆驱动电机用于控制升降机构的升降,螺杆驱动电机设置在升降机构上;螺杆驱动电机的下端与进料螺杆的上端连接,进料螺杆的下端设置在熔融出料机构的料筒内,智能视觉识别模块用于捕捉打印喷头挤出材料的图像并识别出打印宽度;控制中心用于根据打印宽度对进料控速机构进行实时控制以实现对熔融出料机构对挤出材料流速的控制。本发明将智能视觉识别模块和进料控速机构相结合以实现对挤出材料流速的控制。

    一种多自由度无支撑的颗粒科熔融增材制造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38218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86040.X

    申请日:2023-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自由度无支撑的颗粒科熔融增材制造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将待成形件划分为表面保形层和内部填充构型,导入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中生成辅助模型,进行处理后结合可视化编程语言提取辅助模型的表面曲面特征,计算得到表面保形层、渐变保形层和内部填充构型的填充样式及填充率;设置表面保形层、渐变保形层和内部填充构型的制造工艺及相应参数,导出为stl格式文件后导入多自由度颗粒科无级变径增材制造设备中,进行代码转换,结合颗粒科熔融挤出进行逐层打印,得到成形改进无支撑复杂结构制造方法,并结合成熟的无级变口径填充工艺,实现具有复杂特征结构的无支撑、高效率制造,提高机械装置的制造精度和生产效率。

    一种耦合丝材和颗粒料熔融增材制造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4119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382885.1

    申请日:2023-1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耦合丝材和颗粒料熔融增材制造装置,其连接于丝材挤出装置,包括颗粒料输送部件、丝材输送部件和丝材挤出部件,丝材输送部件和丝材挤出装置连通;颗粒料输送部件具有颗粒料进料口和颗粒料出料口,颗粒料进料口通过送料通道连通颗粒料出料口,颗粒料出料口与丝材挤出部件的入料口通过第二轴承连接;丝材输送部件插入送料通道内,丝材输送部件和送料通道之间具有间隙,丝材输送部件与丝材挤出部件的入料口正对设置,颗粒料输送部件能够相对于丝材输送部件转动。本发明还涉及耦合丝材和颗粒料熔融增材制造方法。本发明的装置实现丝材和颗粒料两种材料的单独打印,也实现丝材和颗粒料两种材料的混合打印,属于3D打印设备技术领域。

    一种基于渐变偏移量非接触支撑的打印模型和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7328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03386.2

    申请日:2023-0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渐变偏移量非接触支撑的打印模型和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调整被支撑模型的Z轴偏移量,获得偏移量单一的第一支撑;以第一支撑顶面极小值点Z坐标为基准,将第一支撑顶面中所有点的Z坐标值与其距离最小的极小值点Z坐标值相减得到一系列高度差,记为Δh;以Znew=Z+kΔh公式,根据第一支撑顶面中所有点的Z坐标值,高度差Δh以及渐变支撑比例系数k,计算出所有Z坐标值Znew,得到渐变非接触支撑面,渐变非接触支撑面与被支撑模型之间具有渐变间隙层;将渐变非接触支撑面与第一支撑进行与运算,得到渐变非接触的第二支撑;将第二支撑与被支撑模型合成并导入3D光固化打印机中,利用浆料逐层打印出基于渐变偏移量非接触支撑的打印模型。

    一种颗粒料熔融挤出增材制造装置及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4186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147266.9

    申请日:2024-08-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颗粒料熔融挤出增材制造装置及设计方法,装置包括机筒、料仓温控风扇、加热块、挤出螺杆、联轴器、打印喷嘴、驱动电机以及外壳;外壳内设有多组安装钣金,机筒、料仓温控风扇及驱动电机分别固设在安装钣金上;挤出螺杆设置在机筒内并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连接;打印喷嘴设置在机筒底部出料孔处,加热块与打印喷嘴连接;机筒内设有类喉管结构。本发明机筒中部内外筒的结构设计可以同时实现传热、保温、散热三种功能,并且,通过内外筒、中空包围层以及气流流道的结构设计,使机筒不同位置的颗粒料能同时达到相应的加热状态,有效保证了熔融效果。

    一种基于双激光粉末床熔融的金属晶粒三维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1496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55509.3

    申请日:2024-0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激光粉末床熔融的金属晶粒三维制造方法,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建立双激光打印参数与对应金属晶粒的工艺数据库和晶粒与零件性能数据库;获取待制造金属零件的使用性能要求,根据晶粒与零件性能数据库得到待制造金属零件不同区域的晶粒特性及分布;对待制造金属零件进行分层切片得到切片文件;将切片文件导入双激光粉末床熔融增材制造设备,根据工艺数据库对待制造金属零件的不同区域选择相应的双激光协同打印工艺参数,形成打印文件;将打印文件导入双激光同幅面打印设备,对待制造金属零件进行制造。本发明通过改变双激光协同参数实现对金属晶粒的调控,进而实现零件一体化制造,提高零件性能的同时减少了加工难度。

    一种基于熔融增材制造的冷辊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64995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378811.0

    申请日:2023-1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熔融增材制造的冷辊压装置,其传动机构、水冷机构和辊压机构能够相对于熔融增材制造装置周向旋转;辊压机构包括辊轮、第一驱动部件和第二驱动部件,传动机构带动第一驱动部件,第一驱动部件带动第二驱动部件以及辊轮转动,第二驱动部件驱动辊轮转动;辊轮的运动方向与所打印模型的轮廓线切线方向平行,且辊轮中心的投影与打印轮廓线重合,辊轮最低点与熔融增材制造装置的打印喷头的最低点齐平。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基于熔融增材制造的冷辊压装置控制方法。本发明通过带有水冷装置的辊轮,跟随打印喷头对挤出材料进行辊压,有效减少了固化材料的变形情况,提高了层与层之间的结合度,并实现了打印件精度与表面质量的提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