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61538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57328.0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中山市华南理工大学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修复导电环氧化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由碳纳米管‑聚多巴胺分散液与改性环氧化天然橡胶胶乳混合搅拌均匀后在模具中干燥,得复合膜,复合膜热压成型得到;改性环氧化天然橡胶胶乳是由硼酸类化合物与氧化自聚合反应包覆橡胶微粒混合液在弱碱性调价下反应所得;氧化自聚合反应包覆橡胶微粒混合液是由叔胺类碱性化合物、橡胶乳液在弱碱性条件下与多巴胺反应所得。本发明形成的氢键动态非共价交联网络、硼酸酯键动态共价交联网络,并形成完善的导电通路,使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的同时,在温度刺激下,展现出优异的自修复性能,具有较强的导电能力,特别是当材料受到外力作用时,材料可以表现出应变传感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978611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0823609.4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导电自愈合的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份数计,原料配方组成为:环氧化天然橡胶100份,羧甲基壳聚糖5~15份,纳米甲壳素5~15份,碳纳米管1~5份,去离子水为200‑400份;制备时,室温下将纳米甲壳素分散液加入去离子水稀释,然后进行超声处理;将导电碳纳米管加入正在超声的纳米甲壳素分散液中,继续超声处理,加入环氧化天然橡胶胶乳,继续超声共混;加入羧甲基壳聚糖溶液和去离子水,继续超声处理;所得混合物倒入模具中进行干燥得到复合膜后,将复合膜进行热压成型,其拉伸强度为1.1‑3.5MPa,电导率为0.000033‑0.0012S/m,自愈合效率为45‑91%。
-
公开(公告)号:CN111690189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0535568.9
申请日:2020-06-12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羧基丁腈橡胶/羧基淀粉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采用过氧化氢和无水硫酸铜催化氧化淀粉制备羧基淀粉,加入羧基丁腈橡胶乳液搅拌得到预混合物,将预混合物经过开炼后加入氧化锌,再热压反应成型,得到羧基丁腈橡胶/羧基淀粉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的加工过程和宏量制备的工艺简便,绿色环保,具有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的优点。该羧基丁腈橡胶/羧基淀粉复合材料具备高延展率、高力学性能和可重复热塑加工的优点。本发明还公开了羧基丁腈橡胶/羧基淀粉复合材料在医用防护、食品包装领域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978611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823609.4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导电自愈合的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份数计,原料配方组成为:环氧化天然橡胶100份,羧甲基壳聚糖5~15份,纳米甲壳素5~15份,碳纳米管1~5份,去离子水为200-400份;制备时,室温下将纳米甲壳素分散液加入去离子水稀释,然后进行超声处理;将导电碳纳米管加入正在超声的纳米甲壳素分散液中,继续超声处理,加入环氧化天然橡胶胶乳,继续超声共混;加入羧甲基壳聚糖溶液和去离子水,继续超声处理;所得混合物倒入模具中进行干燥得到复合膜后,将复合膜进行热压成型,其拉伸强度为1.1-3.5MPa,电导率为0.000033-0.0012S/m,自愈合效率为45-91%。
-
公开(公告)号:CN111690189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535568.9
申请日:2020-06-12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羧基丁腈橡胶/羧基淀粉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采用过氧化氢和无水硫酸铜催化氧化淀粉制备羧基淀粉,加入羧基丁腈橡胶乳液搅拌得到预混合物,将预混合物经过开练后加入氧化锌,再热压反应成型,得到羧基丁腈橡胶/羧基淀粉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的加工过程和宏量制备的工艺简便,绿色环保,具有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的优点。该羧基丁腈橡胶/羧基淀粉复合材料具备高延展率、高力学性能和可重复热塑加工的优点。本发明还公开了羧基丁腈橡胶/羧基淀粉复合材料在医用防护、食品包装领域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459793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710747605.0
申请日:2017-08-2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刚韧均衡的超韧性聚乳酸基纳米复合材料,以质量份数计,其原料组成为:聚乳酸70~90份,天然橡胶10~30份,气相法白炭黑0.5~3份,抗氧剂0.2~1份,交联剂0.1~0.9份,助交联剂0.01~0.09份;气相法白炭黑为纳米级白炭黑;所述纳米复合材料的相形态为双连续相;制备时,先把气相法白炭黑与天然橡胶混炼均匀;随后将聚乳酸与抗氧剂混合均匀,加入天然橡胶与气相法白炭黑的混炼胶,均匀后再加入交联剂和助交联剂,使混炼胶在交联剂作用下发生动态硫化,最终得到刚韧均衡的超韧性聚乳酸基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使聚乳酸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得到显著提升的同时,拉伸强度也会呈现小幅的上升。
-
公开(公告)号:CN107556670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643089.7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8L27/16 , C08L83/04 , C08L27/12 , C08L23/12 , C08L23/16 , C08L51/06 , C08L51/04 , C08K13/02 , C08K3/04 , C08K3/22 , C08K5/14 , C08J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核壳动态硫化的碳基介电弹性体及制备方法。在塑料连续相中分散形成多个壳橡胶完全包覆交联的核橡胶的核壳结构;介电弹性体中碳基导电填料选择分散在核橡胶中,并被壳橡胶包覆形成一个个分散的微米级微电容;碳基介电弹性体在101‐106Hz频率范围内介电常数维持在55以上,介电损耗都能保持在0.1以下;本发明制备的介电弹性体,在宽频范围内保持低介电损耗的同时显著提高了介电常数,可广泛应用于医疗设备、能量储存、仿生材料、航空机械、机器人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400344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710511255.8
申请日:2017-06-2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67/04 , C08G81/00 , C08L2201/12 , C08L2203/20 , C08L2205/03 , C08L2205/08 , C08L9/02 , C08L87/005 , C08K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超韧PLA/NBR生物基热塑性硫化胶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份计,原料配比组成为:聚乳酸60~90份,丁腈橡胶10~40份,抗氧剂0.2~2份,相容剂0.5~5份,交联剂0.1~5份;相容剂为PLA‐g‐NBR接枝物;制备时,先将聚乳酸、抗氧剂在密炼机中混合塑化,再加入相容剂和丁腈橡胶混合均匀,在高速剪切作用下加入交联剂使橡胶就地硫化;本发明橡胶相和塑料相均呈现连续相结构,不仅赋予了TPV超韧性,在仅添加10wt%NBR时,TPV的冲击强度就达到了27.1kJ/m2,同时还赋予了TPV优异的形状记忆功能,三次拉伸后形TPV的状固定率均能达到100%。
-
公开(公告)号:CN105038165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520049.4
申请日:2015-08-2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公开了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生物基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份数计,其原料配方组成为:聚乳酸30~80份,环氧化天然橡胶20~70份,抗氧剂0.2~2份,三氟化硼乙醚0.02~2份,交联剂0.1~3份;制备时,在150~190℃下,将聚乳酸、抗氧剂、三氟化硼乙醚、环氧化天然橡胶混合均匀,在高速剪切作用下加入交联剂对橡胶就地硫化,得到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生物基热塑性弹性体。本发明制备了一种橡胶相和塑料相都呈现连续相结构的生物基热塑性弹性体,该结构赋予了材料优异的形状记忆功能和力学性能,形状固定率达100%,形状回复率达9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936169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46879.2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佛山市道氏科技有限公司 , 福建理工大学
IPC: H01M4/62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碱金属离子电池用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电极包括8‑12重量份的分散粘结剂,所述分散粘结剂为聚酰亚胺类聚合物,所述聚酰亚胺类聚合物由聚酰胺酸类聚合物亚胺化得到,所述聚酰胺酸类聚合物由脂肪族二胺、芳香族二胺与芳香族二酐聚合得到;所述碱金属离子电池用电极还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活性物质75‑85份;导电剂8‑12份。本发明中的碱金属离子电池用电极采用聚酰亚胺类聚合物一方面作为电极制备时的粘结剂,另一方面作为导电剂的分散剂,可以避免导电剂团聚和沉降等现象,无需额外添加材料,避免了非活性物质的增加,从而有助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优化电池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