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57581B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210272089.8
申请日:2012-07-3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广东聚石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膨胀阻燃剂功能化硅酸盐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含两种,一种方法是:首先制备硅烷偶联剂有机功能化硅酸盐;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制备膨胀阻燃剂功能化硅酸盐。第二种方法是:首先制备含磷、氮阻燃元素的改性硅烷偶联剂;在第一步的基础上用改性硅烷偶联剂改性无机硅酸盐。本发明膨胀阻燃剂功能化硅酸盐由有机部分B和无机部分A组成,有机部分B通过含胺基硅烷偶联剂水解后形成的硅羟基与无机部分A的表面及层间的羟基发生脱水反应,使有机部分B接枝到无机部分A;有机部分B是由磷酰氯化合物与胺基硅烷偶联剂发生消除反应所形成。该膨胀阻燃剂功能化硅酸盐集增强、阻燃、抑烟功能于一体。
-
公开(公告)号:CN102757581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10272089.8
申请日:2012-07-3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广东聚石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膨胀阻燃剂功能化硅酸盐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含两种,一种方法是:首先制备硅烷偶联剂有机功能化硅酸盐;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制备膨胀阻燃剂功能化硅酸盐。第二种方法是:首先制备含磷、氮阻燃元素的改性硅烷偶联剂;在第一步的基础上用改性硅烷偶联剂改性无机硅酸盐。本发明膨胀阻燃剂功能化硅酸盐由有机部分B和无机部分A组成,有机部分B通过含胺基硅烷偶联剂水解后形成的硅羟基与无机部分A的表面及层间的羟基发生脱水反应,使有机部分B接枝到无机部分A;有机部分B是由磷酰氯化合物与胺基硅烷偶联剂发生消除反应所形成。该膨胀阻燃剂功能化硅酸盐集增强、阻燃、抑烟功能于一体。
-
公开(公告)号:CN102757580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10273833.6
申请日:2012-07-31
Applicant: 广东聚石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8K5/5399 , C07F9/46 , C07F9/36 , C09D7/12 , C09J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型磷-氮阻燃剂及其合成方法。该合成方法是将二胺基化合物加入盛有溶剂的反应容器中,加入缚酸剂后,再磷氯化合物或磷酰氯化合物,搅拌均匀,将温度调升至50℃~90℃,恒温反应5~15h;过滤,滤饼用水反复冲洗并过滤或者用强极性溶剂溶解,干燥得反应型磷氮阻燃剂。本发明合成工艺简单,无复杂的后处理,容易实现;该反应型磷-氮阻燃剂热稳定高,阻燃剂分子中含有的活性胺基官能团能与聚合物或聚合物原料发生化学键合,能与基体材料较好地混容,且能应用于各种基材的聚合物中。
-
公开(公告)号:CN11657447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363260.4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9J175/04 , C08G7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硼氧键的耐高温聚酰亚胺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合成分子末端为硼酸基团的线性聚酰胺酸,再通过高温脱水形成由硼氧六环交联的聚酰亚胺。作为交联点的硼氧六环的形成进一步提高了聚酰亚胺胶粘剂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同时,基于硼氧六环的水解反应,该胶粘剂可以在酸性条件下解交联,表现出脱粘、可重复加工的特征。该交联聚酰亚胺可作为可逆胶粘剂,对不锈钢等金属具有优异的粘结强度、高温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脱粘重塑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41666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10148242.5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表面聚吡咯褶皱核壳结构的导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方法为:(1)配置纺丝液,通过湿法纺丝或注射器挤出到凝固浴溶液中,析出得到凝胶纤维;(2)将凝胶纤维依次在氧化剂溶液和吡咯单体中浸泡;(3)反应完成的凝胶纤维在室温下干燥,利用辊筒收集;(4)还原干燥的凝胶纤维,得到表面具有聚吡咯褶皱的核壳结构导电纤维。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可大规模制备,制备得到的聚吡咯褶皱能够显著地增大纤维地比表面积,改善纤维的电容性能和压阻性能等性质,在能源转化、能源储存以及传感器等领域具有重要的运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471297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607211.1
申请日:2021-06-0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L29/786 , H01L29/06 , H01L21/33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可拉伸半导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金属氧化物纳米纤维网络有源层的可拉伸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在玻璃片上制备Al2O3牺牲层,随后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金属氧化物纳米纤维有源层,利用喷涂沉积源漏电极,然后采用牺牲层刻蚀转印法,将金属氧化物纳米纤维有源层和源漏电极包裹在高分子弹性体中,实现有源层的可拉伸性,最后相继沉积可拉伸介电层和栅电极,完成可拉伸薄膜晶体管的制备。其工艺简单可行,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兼容性高,成本低廉,能够制备出兼具较高电性能和拉伸性的可拉伸薄膜晶体管,便于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1393651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010245873.4
申请日:2020-03-3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8G77/388 , C08J7/044 , C08L8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弹性体领域,公开了一种自修复聚硅氧烷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自修复聚硅氧烷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羟乙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N’N‑二叔丁基乙二胺、二异氰酸酯和交联剂溶于有机溶剂中,再加入催化剂,在模具中加热固化后得到所述自修复聚硅氧烷弹性体。借助叔丁基较大的位阻效应,生成的动态脲键更易于在较低温度触发并实现较高的交换效率,使得本弹性体具有在更低温度、更短时间内实现自修复的特性。另外,本发明的聚硅氧烷弹性因含有动态共价键,使其表面更容易渗入纳米填料,有望应用于可拉伸电子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150544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180132.7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向排列氮化硼@聚多巴胺@银杂化纳米片柔性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在制备定向排列氮化硼@聚多巴胺@银杂化纳米片柔性热界面材料时,采用生长速度可控冰模板工艺,在材料内部构筑了径向排列的氮化硼纳米片和银纳米粒子的杂化网络;有效地结合了氮化硼与银粒子本征的高热导率与冰模板法的加工方法优势,设计制备了一种高导热的柔性热界面材料。柔性热界面材料的径向热导率为3.47W/mK,可以进行一定的角度弯折,回弹应力在10Psi左右,下降35%后可以保持长时间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298036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67123.4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9J161/22 , C09J5/06 , C08G12/08 , C08G12/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临时粘接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热稳定性和低模量的临时粘接胶的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制备方法通过在刚性的分子链段中引入少量柔性的分子链段,使粘接胶在热稳定性不损失或损失较少的情况下,降低了粘接胶的模量,使得该粘接胶在超薄、易碎物品的临时粘接应用场景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540233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910891955.3
申请日:2019-09-2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氧化铟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尺寸均匀的氧化铟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方法首先用四水合三氯化铟、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二醇(PEG‑600)、去离子水和KOH制备氢氧化铟前驱体粉体,然后将重新分散的氢氧化铟前驱体粉体进行梯度离心,最后经过高温煅烧即得到尺寸均匀的的氧化铟纳米棒。该的氧化铟纳米棒直径为30~50nm,长度为1~5μm,长径比的范围为20~170。纳米棒呈单根分散的形式存在,有利于其在光电器件、气敏、传感等方面的应用。其工艺简单可行,反应条件较为温和,便于大规模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