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383033B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510789289.4
申请日:2015-11-1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广州华新科实业有限公司 , 东莞市正新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Inventor: 瞿金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旋转剪切层流动态分配的多层复合共挤出方法及模具,其方法是来自多台挤出机的聚合物熔体从环形流道的外壁面进入环形流道后,在环形流道内壁面的旋转剪切作用下形成层流,后进入的聚合物熔体包覆在先进入的聚合物熔体外侧,在环形流道出口处形成圆周方向均匀流动的圆截面多层坯料。其模具包括集流定子、旋转芯棒和芯棒加热器,集流定子设于旋转芯棒外周,且集流定子与旋转芯棒之间形成包含有多层熔体槽的环形流道,旋转芯棒外接驱动装置,旋转芯棒内部设有预热用的芯棒加热器。本发明原理简单,聚合物熔体在模头内实现复合,有效地减少了设备体积及设备成本,同时,各层物料不会互相渗透,制品性能得到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5716300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169578.9
申请日:2016-03-22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广州华新科实业有限公司 , 东莞市正新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Inventor: 瞿金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4 , F24S70/14 , B29C47/0004 , B29C47/0019 , B29C47/0042 , F24S10/55 , F24S8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分子材料复合的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及其芯板制造方法,集热器包括透明盖板、太阳能吸热芯板、不透明底板和端封横梁,透明盖板、太阳能吸热芯板和不透明底板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形成板式太阳能集热器的主体结构,主体结构的纵向两端分别设置端封横梁。其芯板制造方法是先利用混炼挤出设备将太阳能选择性吸收剂均匀分散于透明塑料基体中,制成对太阳光能选择性吸收的高分子材料,再通过间歇法、连续挤出法或热诱导相分离法发泡制备成具有连续性开孔结构的发泡板材,或者是再通过挤出或注射的成型方法制成具有纵向介质通道的中空板材。本板式太阳能集热器质量轻,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安装和拆卸,可实现与建筑的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415550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510908820.5
申请日:2015-12-1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广州华新科实业有限公司 , 东莞市正新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Inventor: 瞿金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风源动态分配的吹塑薄膜冷却的方法及装置,其方法是利用分配风扇旋转产生负压,将冷空气吸入环形风腔内,并由于分配风扇的旋转作用,冷空气在环形出风口处形成沿圆周方向均匀分配的冷却气流,冷却气流吹向膜泡的表面,从风源处均匀分配冷却气流并将膜泡均匀冷却。其装置包括风环体组件和驱动组件;风环体组件包括风环外圈、分配风扇和出风口外环,分配风扇设于出风口外环的外侧壁上,风环外圈设于分配风扇和出风口外环的外周,驱动组件驱动出风口外环带动分配风扇转动。本发明可直接代替传统设备中鼓风机和冷却风环而使用,实现鼓风机和冷却风环的合二为一,从而缩小设备体积,并有效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5619591U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620228424.8
申请日:2016-03-22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广州华新科实业有限公司 , 东莞市正新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Inventor: 瞿金平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分子材料复合的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包括透明盖板、太阳能吸热芯板、不透明底板和端封横梁,透明盖板、太阳能吸热芯板和不透明底板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形成板式太阳能集热器的主体结构,主体结构的纵向两端分别设置端封横梁。其芯板制造方法是先利用混炼挤出设备将太阳能选择性吸收剂均匀分散于透明塑料基体中,制成对太阳光能选择性吸收的高分子材料,再通过间歇法、连续挤出法或热诱导相分离法发泡制备成具有连续性开孔结构的发泡板材,或者是再通过挤出或注射的成型方法制成具有纵向介质通道的中空板材。本板式太阳能集热器质量轻,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安装和拆卸,可实现与建筑的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179535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936352.2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东莞市正新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吹塑成型模具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复合膜吹塑模具,该复合膜吹塑模具包括安装座装置、进风管、内层圆筒以及外层圆筒,进风管固定设置于安装座装置;内层圆筒转动套设于进风管的外周,内层圆筒的内壁与进风管的外壁之间间隔形成第一吹塑间隙;外层圆筒转动套设于内层圆筒的外周,外层圆筒的内壁与内层圆筒的外壁之间间隔形成第二吹塑间隙,外层圆筒的外壁与安装座装置的内壁之间间隔形成第三吹塑间隙。本发明在安装座装置上开设有互不连通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以及第三通道,并将第一通道与第一吹塑间隙连通,第二通道与第二吹塑间隙连通,第三通道与第三吹塑间隙连通,提高薄膜产品的成品率,保证薄膜产品的整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000836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303788.3
申请日:2017-12-1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广州华新科实业有限公司
Inventor: 瞿金平
IPC: B29C4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偏心转子挤出机的熔体输送流量平衡补偿方法及稳定装置,其方法是通过将偏心转子分为熔融塑化段和流量平衡段,流量平衡段的偏心距大于熔融塑化段的偏心距,使流量平衡段处的两个腔室之间通过间隙相连通,其中一个腔室的压力变大时,部分熔融物料会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间隙流动至另一个腔室,从而实现流量平衡补偿。其装置中,偏心转子上流量平衡段的偏心距大于熔融塑化段的偏心距;熔融塑化段中,偏心转子的直径等于定子内腔的短截距;流量平衡段中,偏心转子的直径小于定子内腔的短截距。本发明有效解决偏心转子挤出机流量波动和挤出流量不平衡的问题,实现熔体挤出稳定,有利于提高制品的表面均匀性和尺寸稳定性,提高制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398021B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510909075.6
申请日:2015-12-1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广州华新科实业有限公司
Inventor: 瞿金平
IPC: B29C4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熔体挤出压力驱动全啮合齿轮的展流方法及平膜头,其方法是来自于挤出机的聚合物熔体在全啮合齿轮组的输入区受到屏障后,沿着齿轮的轴向分流充满齿槽迫使全啮合齿轮组中的各齿轮转动,聚合物熔体随齿轮转动输运至全啮合齿轮组的输出区,实现挤出速度沿齿轮轴向均匀分布。平膜头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模头过渡套、模头座和口模,模头座内设有全啮合齿轮组,且全啮合齿轮组的外轮廓与模头座之间形成封闭空间。本发明可以实现同时提供沿挤出方向和垂直于挤出方向流速均匀的聚合物熔体,且该方法中流道内的压力降较小,无需增设调节棒即可改善挤出流道内部的熔体均匀性,可直接用其生产均匀的高质量的片材或薄膜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5291444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510824487.X
申请日:2015-11-24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广州华新科实业有限公司
Inventor: 瞿金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吸塑滚压协同作用的塑料蜂窝板连续生产方法及设备,其方法是利用模头先成型中空型坯;然后利用具有蜂窝结构的真空成型辊筒和光滑成型辊筒的配合,一面成型蜂窝结构,另一面与蜂窝结构的底层热压熔合;再经热风加热并进行二次定型。其设备包括模头、分流刀、气垫塞、真空成型辊筒、光滑成型辊筒、热风刀和二次定型辊组,真空成型辊筒和光滑成型辊筒并排布置形成一次成型辊组,分流刀设于模头内,分流刀两侧分别为流道,气垫塞设于分流刀下方且位于挤出型坯内部;按照物料的输送方向,模头、一次成型辊组、热风刀和二次定型辊组依次设置。本发明可快速一次成型塑料蜂窝板,且可有效克服现有塑料蜂窝板承载能力不足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6769670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107135.1
申请日:2017-02-2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广州华新科实业有限公司
IPC: G01N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圆盘拉伸流变测试方法及装置,其方法是利用活塞恒压力运动下压储料缸中的熔体,测量活塞杆作用力F0及下降高度为(H‑δ)时的平均下降速度v0,带入拉伸应力和拉伸变形速率计算公式再通过拉伸粘度本构方程求出熔体的拉伸粘度ηε。其装置包括活塞、储料缸、加热组件和驱动施压组件,活塞设于储料缸的开口上方,储料缸底部设有出料口,加热组件设于活塞及储料缸外周,活塞顶部设置驱动施压组件。本圆盘拉伸流变测试方法及装置结构及操作简单、测试快捷准确,可有效解决以剪切流场为主导的流变仪无法测量物料拉伸粘度的问题,实现了高分子材料拉伸粘度的表征。
-
公开(公告)号:CN106426830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46509.7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广州华新科实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偏心转子偏载驱动的动态混合方法及装置,其方法是通过在偏心转子的末端设置带有流道的偏心混合环,使偏心转子同时进行自转和绕定子中心等速反向公转的过程中,带动偏心混合环进行公转运动,从而使流经偏心混合环上流道的软物料被进一步混合。其装置包括定子、偏心转子、支撑环和偏心混合环,偏心转子设于定子内部,偏心转子的末端设有偏心混合环,偏心混合环的外周通过支撑环与定子连接,支撑环固定于定子内侧。本发明通过设置偏心混合环,一方面可实现对软物料进行进一步混合,从而提高其混合效果;另一方面可平衡偏心载荷,以减少偏心转子的挤出振动,有效避免偏心转子的变形,使偏心转子的运转更加稳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