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76095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276985.X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武汉英思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1 , G06K19/06037 , G06Q10/0633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二维码技术的混凝土配料单存储与识别系统及方法,包括录入模块、审核模块、二维码编码与加密模块、扫描单元、二维码解析模块以及数据提取与配置模块。本发明配合配料单二维码信息的提取、生成和加密操作,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扫描单元将配料单信息提取到的二维码数据传输到二维码解析模块,通过匹配解析和解密算法还原配料单数据,数据提取与配置模块与二维码解析模块进行正常通信,将解析后的数据按生产系统要求进行提取,并通过该模块提供的接口自动完成生产系统的配置操作,避免人为操作带来的失误,减轻工作内容。
-
公开(公告)号:CN113919733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244460.5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武汉英思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曾伟 , 彭华 , 刘金山 , 张攀峰 , 夏芳华 , 张天伟 , 黄宏美 , 李志 , 黄辉 , 任正 , 徐聪云 , 庞博慧 , 余记远 , 杨志豪 , 周少波 , 倪磊 , 魏大晗 , 赵鸿昌 , 李乃利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用料场内调配运单归集方法,该方法包括:针对车辆通行记录分组集合T,逐个记录点进行归集:取到通行记录点A后,用A点对照所有场内预设道路,找到A点作为起点的路线,按照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归集。本发明方法针对大型土建工程建设期的土石方开挖及场内调配作业,通过在场内关键位置上离散布置通行监控采集设备,车辆经过时采集车辆通过信息,然后利用这些通过信息和场内道路信息,实现无人工干预的车辆运单自动归集算法,投入低,从而实现土石方场内调配运单的路径、运距、运重等信息的精准、自动化归集。
-
公开(公告)号:CN115758457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68098.4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武汉英思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实验参数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应用于实验设备,包括:获取实验试件的标识;如果所述实验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处于断开连接的状态,访问区块链网络,根据所述实验试件的标识,从所述区块链网络中获取所述实验试件的试件参数;其中,所述区块链网络包括多个区块链节点,所述服务器为所述多个区块链节点中的一个节点,所述试件参数用于所述实验设备进行实验。通过本申请,能够离线获得试件参数,保障了网络或服务器出现异常情况下试验的正常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5976159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276984.5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武汉英思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103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碾压混凝土坝施工管理流程审核系统及方法,包括设置在移动终端中的发起模块、质量验收评定模块、摄像头及电子签章模块;所述发起模块分别与摄像头、电子签章模块电连接;所述质量验收评定模块分别与摄像头、电子签章模块电连接,发起模块与质量验收评定模块信号连接。施工管理流程的发起人录入施工管理表单的内容并自拍、手写电子签字,再无线传输至各级审核人审核,并录入审核结果,然后自拍、手写电子签字。本发明是基于手持式智能移动终端来进行施工管理流程的申报和审核,变革了传统的高碾压混凝土坝施工管理流程审核方法,简单、实用,提高了施工管理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3919733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111244460.5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武汉英思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曾伟 , 彭华 , 刘金山 , 张攀峰 , 夏芳华 , 张天伟 , 黄宏美 , 李志 , 黄辉 , 任正 , 徐聪云 , 庞博慧 , 余记远 , 杨志豪 , 周少波 , 倪磊 , 魏大晗 , 赵鸿昌 , 李乃利
IPC: G06Q10/0631 , G06Q10/083 , G06Q5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用料场内调配运单归集方法,该方法包括:针对车辆通行记录分组集合T,逐个记录点进行归集:取到通行记录点A后,用A点对照所有场内预设道路,找到A点作为起点的路线,按照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归集。本发明方法针对大型土建工程建设期的土石方开挖及场内调配作业,通过在场内关键位置上离散布置通行监控采集设备,车辆经过时采集车辆通过信息,然后利用这些通过信息和场内道路信息,实现无人工干预的车辆运单自动归集算法,投入低,从而实现土石方场内调配运单的路径、运距、运重等信息的精准、自动化归集。
-
公开(公告)号:CN105976273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276983.0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武汉英思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碾压混凝土坝施工工序质量评定系统及方法,包括设置于移动终端中的数据采集模块、检验结果判定模块和质量等级自动评定模块;本发明基于移动终端现场采集混凝土坝施工工序检验项目的检测或检查记录,现场审核混凝土坝施工工序质量评定记录;通过设定施工工序检验项目质量标准的判定规则,进行检验项目是否合格的判定,合格率的计算;通过设定混凝土坝施工工序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和评定规则,计算工序质量等级。本发明变革了传统的高碾压混凝土坝施工工序质量评定方法,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管理水平,方法简单、实用,可结合基建领域不同专业的质量验收标准和工序评定标准进行使用,适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5798185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211274674.1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武汉英思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管理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分别接收多个射频识别设备发送的车辆信息;其中,所述多个射频识别设备布设于管理区域内,所述车辆信息为射频识别设备在确定车辆进入射频识别设备的识别范围时所采集;根据各射频识别设备发送的车辆信息及各射频识别设备的位置,生成管理区域内的车辆分布信息;根据所述车辆分布信息,对所述管理区域进行车辆管理。通过本申请,能够自动对小范围地理区域进行车辆管理,提高了车辆管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798185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274674.1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武汉英思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管理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分别接收多个射频识别设备发送的车辆信息;其中,所述多个射频识别设备布设于管理区域内,所述车辆信息为射频识别设备在确定车辆进入射频识别设备的识别范围时所采集;根据各射频识别设备发送的车辆信息及各射频识别设备的位置,生成管理区域内的车辆分布信息;根据所述车辆分布信息,对所述管理区域进行车辆管理。通过本申请,能够自动对小范围地理区域进行车辆管理,提高了车辆管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5725849U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20378488.6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武汉英思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高碾压混凝土施工区WIFI网络的施工进度实时通知系统,属于施工进度实时通知系统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施工现场终端设备、服务器、短信发送设备和手机终端设备。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纸质流程审核电话通知或人员相互通知时效性低、覆盖范围小、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有效的实现了施工区施工进度信息的实时分发,普通用户及相关负责人可实时掌握现场施工进度情况,且该系统能够更有效的促进施工区各流程环节的信息交互与提醒,促进整个工作流程能够实时知晓、及时反馈和动态协作。
-
公开(公告)号:CN112330264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011029513.7
申请日:2020-09-27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武汉英思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10 , G06Q10/0639 ,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电工程合同执行四同时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BIM模型的自动算量与辅助审量,实现单元工程完工算量、质量验收、清量结算、资料归档四大过程同时完成的管理目标。本发明方法基于BIM模型的四同时系统主要利用BIM技术手段作为支撑,针对传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工程完工、清量、结算、资料归集同步完成,克服了工程量计算不准确、资料不及时归档等传统工程管理的顽疾,有较强的实际价值和推广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