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8899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050099.1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C08B37/02 , A23L33/125 , A61K31/715 , A61P1/00 , A61P3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草均一多糖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均一多糖是由甘草经热水提取,提取液经大孔树脂层析柱除杂,浓缩醇沉,弱阴离子交换色谱柱层析纯化而得。所述甘草均一多糖重均分子量(Mw)为7.6×103道尔顿,单糖组成为葡萄糖,该多糖的主链连接方式为1,4‑α糖苷键,支链连接方式为1,4,6‑α糖苷键及1,3,4‑α糖苷键。药效学实验表明,本发明所提供的甘草中性均一多糖具有显著的肠道菌群及免疫调节作用,可用于制备保健食品或药物制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771671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810469779.X
申请日:2018-05-16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1/352 , A61K31/366 , A61K31/12 , A61P35/00 , A61P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皮肤癌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组合物由甘草异黄酮B 1~2重量份,新甘草酚1~2重量份,甘草查耳酮A2~4份组成。其中甘草异黄酮B与新甘草酚可以分别通过P38MAPKs通路、PI3K/AKT通路促进皮肤癌细胞的分化,抑制皮肤癌细胞的增殖,而甘草查耳酮A可以通过PARP通路诱导皮肤癌细胞的凋亡,从而达到抑制皮肤癌细胞的生长。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筛选得到最佳用量比的3个单体异戊烯基黄酮化合物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可以通过多靶点协同,显著提升抑制皮肤癌细胞生长,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皮肤癌的作用,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351891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372446.2
申请日:2020-05-06
IPC: G01N30/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花中核苷类和氨基酸类成分的检测方法,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筛选,采用检测,该检测方法可以同时检测红花中28种核苷类,碱基类和氨基酸类成分。该方法检测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以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红花药材及其提取物与制剂的质量,对控制质量和保证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692396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210196596.8
申请日:2012-06-14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G01N21/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毒素检测系统及其定量检测方法,属于内毒素监控领域。该系统是在常规激光粒径检测仪的基础上对光路检测系统进行集成,采用双激光源照射,输出光通过光路进入检测池后由多点散射光接收器接收,再通过光电转换及信号放大处理后进入定量运算器,定量运算器根据内毒素粒子在三个以上不同角度的散射强度差异,拟合散光度与内毒素浓度的相关性,计算出内毒素浓度并显示,当内毒素浓度超过限值则触发预警系统,实现在线监控。本发明可实现内毒素的定量检测,检测灵敏度高,不消耗试剂,对药液无污染,检测时间短,可靠性高。
-
-
公开(公告)号:CN101104065B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710025026.1
申请日:2007-07-10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9064 , A61K36/61 , A61K36/538 , A61K36/534 , A61K36/53 , A61K36/284 , A61K31/045 , A61K9/12 , A61P11/00 , A61P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呼吸道病毒感染疾病的中药制剂,它是由苍术、草果、荆芥、香薷、薄荷、藿香、丁香、冰片等原药材按一定重量配比制成;其制法为:将丁香加水,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称取苍术、草果、荆芥、香薷、薄荷、藿香6味药加水,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然后将上述二步骤的挥发油合并后,加入冰片,溶入挥发油中,得总挥发油。最后以每60g挥发油加入乙醇580ml、甘油100g、芳樟醇1ml,并加水至1000ml的比例加入辅料,充分搅拌使原料药与辅料均匀分散在溶剂中,然后装入塑料喷雾瓶中即制成喷雾剂,它具有良好的抗病毒和抗菌作用,可提高抗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683318A
公开(公告)日:2010-03-31
申请号:CN200810156112.0
申请日:2008-09-28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注射剂中除热原的方法。本方法采用超滤膜过滤法,将药液通过超滤膜件,收集超滤膜件透过液,制成注射剂;本发明在于克服现有理论和技术的偏见,将超滤膜件的膜孔径设计为10万-50万道尔顿。现有理论认为热原的分子量在10万以下,国内外技术人员都是用这个分子量范围的孔径膜超滤,虽然能有效地去除热原,但针对一些特定注射剂如含大分子药物或辅料的注射剂,或含复杂成分的大多数中药注射剂,会使其有效的药物成分在超滤过程中发生损失。用膜孔径为10万-50万道尔顿的超滤膜不仅能把热原从注射剂中去除,还能把注射剂中的有效成分和辅料进行更有效地保留。
-
公开(公告)号:CN1771976A
公开(公告)日:2006-05-17
申请号:CN200410065655.3
申请日:2004-11-09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1/704 , A61K9/19 , A61P1/16 , G01N30/90 , G01N33/15 , A61K31/357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保护肝脏、治疗多种肝脏疾病的中药有效部位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质控方法。该复方制剂由中药水飞蓟中提取的黄酮类成分水飞蓟宾的水溶性衍生物水飞蓟宾葡甲胺和三七的有效组分三七总皂苷按1∶0.2-2重量分配比组合制成,经溶解、加入聚乙二醇或丙二醇助溶剂、过滤、超滤、灌封制成注射液;或经溶解、加入甘露醇或葡萄糖成型剂、过滤、超滤、冻干制成粉针剂。用HPLC法测定了其水飞蓟宾与三七总皂苷的含量与指纹图谱。本发明的复方注射制剂的疗效显著提高于组方中的任一单味药制成注射用制剂。本发明的复方注射用药物具有疗效高,安全性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791991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0527603.1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别炙黄芪及其制品的方法。该发明利用炙黄芪中特有的2个特征性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连质谱检测法(HPLC‑MS/MS)进行鉴别。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选择特征成分的离子对m/z489.13—285.07和m/z473.14—269.08进行检测,通过待测样品与炙黄芪对照饮片HPLC‑MS/MS图谱的对比,即可判断待测样品是否为炙黄芪或含炙黄芪的制品。该检测方法准确可靠,可克服现有技术中薄层色谱法无法鉴别生黄芪与炙黄芪的技术缺陷,也可克服仅用性状或外观进行鉴别容易出现假阳性的技术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0231424B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1910664679.7
申请日:2019-07-23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定量检测血浆中双参平肺颗粒主要成分的方法,本发明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快速同时检测口服双参平肺颗粒后大鼠血浆中芒果苷、丹参酮IIA、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柚皮苷、甘草苷、隐丹参酮、知母皂苷BII和甘草酸的含量。该方法包括标准品储备液的配制、内标工作液的配制、标准曲线的制备、血浆样品处理和含量测定。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现性好、操作简单快速,符合体内生物样品测定要求,并能应用于双参平肺颗粒口服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