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60832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583711.X
申请日:2017-07-18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736 , A61P41/00 , A61K3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6/736 , A61K33/04 , A61K36/286 , A61K36/31 , A61K36/66 , A61K36/708 , A61K2236/331 , A61K2236/333 , A61K2236/39 , A61K2236/51 , A61K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大黄、桃仁、芒硝、红花、延胡索和莱菔子组成的中药制剂用于制备抑制腹腔成纤维细胞增殖药物的应用;还公开了上述中药制剂用于制备降低成纤维细胞Ⅲ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水平药物的应用。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对由大黄、桃仁、芒硝、红花、延胡索和莱菔子组成的中药制剂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发现上述中药制剂可以降低成纤维细胞Ⅲ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水平,从而抑制腹腔成纤维细胞增殖,为研制防治腹腔粘连的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696948B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210064813.8
申请日:2012-03-13
Applicant: 扬州市华裕营养食品有限公司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扬州市食品工业园管理委员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便秘的食品及其制备方法,食品原料包括主料、添加剂和辅料,其中,辅料为火麻仁提取物、蛹虫草和杏仁;在辅料中,火麻仁提取物、蛹虫草和杏仁的重量比为1.6:1.2:1,所述的辅料占原料总重量的5~20%,所述的添加剂占原料总重量的0~10%。其制备方法是:将主料和辅料粉碎后与添加剂混合,熟化后形成食品,或将主料和辅料熟化后粉碎,再与添加剂混合,形成水冲即食性食品,或将水冲即食性食品制片造粒,形成片状食品或颗粒状食品。
-
公开(公告)号:CN102696948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064813.8
申请日:2012-03-13
Applicant: 扬州市华裕营养食品有限公司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扬州市食品工业园管理委员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便秘的食品及其制备方法,食品原料包括主料、添加剂和辅料,其中,辅料为火麻仁提取物、蛹虫草和杏仁;在辅料中,火麻仁提取物、蛹虫草和杏仁的重量比为1.6:1.2:1,所述的辅料占原料总重量的5~20%,所述的添加剂占原料总重量的0~10%。其制备方法是:将主料和辅料粉碎后与添加剂混合,熟化后形成食品,或将主料和辅料熟化后粉碎,再与添加剂混合,形成水冲即食性食品,或将水冲即食性食品制片造粒,形成片状食品或颗粒状食品。
-
公开(公告)号:CN101474375B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0910028488.8
申请日:2009-01-23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 无锡山野菌物有限公司
IPC: A61K36/8994 , A61P1/00 , A61P37/04 , A23L1/30 , A61K3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方蛹虫草制剂及制法与应用。按重量份配比,它所含活性成分的原料制备包括:蛹虫草(又叫北虫草)、山药、薏苡仁和低聚果糖等4味,其制备方法是将蛹虫草(又叫北虫草)超微粉碎,与山药和薏苡仁用水提取(或稀醇提取)后的干燥浓缩物混匀、加适量辅料,制成颗粒剂、袋泡剂、胶囊剂、片剂等剂型。经药效学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剂具有增强免疫功能和改善消化道功能作用,并较单味蛹虫草更为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1474375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910028488.8
申请日:2009-01-23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 无锡山野菌物有限公司
IPC: A61K36/8994 , A61P1/00 , A61P37/04 , A23L1/30 , A61K3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方蛹虫草制剂及制法与应用。按重量份配比,它所含活性成分的原料制备包括:蛹虫草(又叫北虫草)、山药、薏苡仁和低聚果糖等4味,其制备方法是将蛹虫草(又叫北虫草)超微粉碎,与山药和薏苡仁用水提取(或稀醇提取)后的干燥浓缩物混匀、加适量辅料,制成颗粒剂、袋泡剂、胶囊剂、片剂等剂型。经药效学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剂具有增强免疫功能和改善消化道功能作用,并较单味蛹虫草更为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10095979U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820122795.7
申请日:2018-01-24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D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止大鼠术后自残的颈部头罩包括一个能够首尾相连形成喇叭状套体的扇形片,所述扇形片包括并排相连的透气网布和透明软胶片,其中透气网布位于扇形片内侧,在扇形片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装置,用于将扇形片首尾相连,当扇形片首尾相连形成颈部头罩时时,头罩深度为3~4cm,内圈直径为1~2cm,外圈直径为3~4cm。本装置可以增加颈部舒适度,防治磨皮,另一方面可增加网布与颈部毛发的阻力,防止头罩脱落;还可增加小鼠视野。
-
公开(公告)号:CN208002924U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720556983.6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D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小鼠尾静脉注射、采血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器和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器为一透明圆筒,圆筒一端为可抽拔式活塞,另一端设置有底盖,所述底盖设置有供小鼠尾巴外漏的U型缺口和弧形固定夹;所述固定底座包括操作平面、固定杆和固定底板,所述操作平面通过固定杆与固定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操作平面与水平方向呈20~25°夹角,固定杆与固定底板呈40~45°夹角,所述操作平面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恒温加热垫,两个恒温加热垫之间形成0.3~0.4cm的凹槽,在操作平面的前端设置有U型固定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廉,使用便捷,固定稳定性高,利于操作,适于实验研究。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