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将雨水处理为饮用水的全自动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57563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695968.5

    申请日:2022-06-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雨水处理为饮用水的全自动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该系统包括雨水存储装置、曝气装置、多层复合吸附装置、处理水暂存装置、深度处理装置、紫外消毒装置、清洁水箱、太阳能供电系统和Z‑Wave智能网络系统。本发明对雨水进行处理时,雨水进入雨水存储装置和曝气装置来消除产生的气体和雨水中的异味;然后雨水经水泵进入多层复合吸附装置,去除水中的颗粒物、重金属和有机物;过滤泵将处理水暂存装置中的雨水转移至深度处理装置,进一步对雨水进行深度处理,经深度处理的雨水进入紫外消毒装置消毒后在清洁水箱G中储存以备日常饮用水。本发明通过对雨水进行处理,将雨水回用于日常饮用水,减少日常用水压力,实现了雨水资源化利用。

    一种基于厌氧氨氧化功能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的污水自养脱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61426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809022.6

    申请日:2024-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厌氧氨氧化功能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的污水自养脱氮方法,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旨在解决自养脱氮技术在主流污水中由于功能菌匮乏和菌群竞争失衡导致的脱氮效能低且稳定性差的瓶颈问题。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尼龙织布膜作为支撑材料构建厌氧氨氧化功能动态膜。(2)将步骤(1)中形成的厌氧氨氧化功能动态膜置于短程硝化污泥中运行培养,构建一体式PN/A‑DMBR系统。(3)运行步骤(1)中优化构建的一体式PN/A‑DMBR系统。本发明提出的不同菌群在空间位置上的分别培养,避免了低氨氮条件下功能菌群竞争失衡、淘汰竞争菌群的问题,有助于推动主流市政污水的低碳型自养脱氮处理的大规模应用。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雨水收集系统及收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39061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1910766987.0

    申请日:2019-08-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雨水收集系统,该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雨水处理与储存装置、储水数据采集装置、数据处理与传输装置、管理与应用终端、用户端;雨水处理与储存装置分布于待进行雨水收集的城市各区域;储水数据采集装置通过对应的数据处理与传输装置与管理与应用终端相连;管理与应用终端通过控制中心分别与各雨水处理与储存装置的排空阀门控制相连;管理与应用终端内对应各雨水处理与储存装置设定有对应抽水管的位置信息;用户端为多个,分别与管理与应用终端相连。采用本发明雨水收集系统,可以通过对雨水进行的实时监测,作业人员就可以根据自己工作所需,选取最优储水点进行取水作业,可极大的节省人力物力资源。

    一种基于铁碳耦合甲烷氧化反硝化的市政尾水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00521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48403.1

    申请日:2024-0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铁碳耦合甲烷氧化反硝化的市政尾水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原水箱、滤池装置和甲烷供给装置;其中原水箱内置市政尾水,原水箱通过软管连接滤池装置底部;滤池装置底部铺设石英砂做承托层,石英砂上铺设铁碳填料;甲烷供给装置连接铁碳填料底部,用于输入甲烷至铁碳填料。本系统中通过甲烷氧化驱动反硝化脱氮,另外,铁碳微电解将尾水中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为异养反硝化菌群提供了碳源,同时也为铁自养反硝化菌群富集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并且,铁碳微电解过程释放H2,驱动氢自养反硝化功能菌群的形成。本系统可以实现多元电子供体共同驱动深度脱氮的效果。

    一种基于降雨重现期的雨水快滤池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44625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91068.0

    申请日:2022-10-21

    Inventor: 于江华 齐晓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降雨重现期的雨水快滤池设计方法,属于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不同的重现期在固定的设计降雨历时下利用芝加哥雨型法计算得出整个降雨过程中随降雨历时变化而变化的设计降雨强度;然后根据径流系数、汇流面积计算设计径流流量;接着计算对应时刻的设计径流体积;之后结合快滤池的过滤速度和横截面积计算其处理雨水流量,并计算对应时刻的快滤池处理雨水的体积大小;最后通过计算相同时刻设计径流体积和快滤池处理雨水体积的差值得出设计快滤池所需缓冲池的体积。本发明设计的雨水快滤池方法可最大程度利用雨水资源,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和雨水径流污染的问题,为雨水回用工程提供参考。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07402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557626.2

    申请日:2021-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该系统包括预处理单元、降浓单元、膜处理单元、反洗单元和智能控制单元,预处理单元包括调节池、混凝池和砂滤池,用于去除废水中大颗粒沉淀和部分COD;降浓单元包括臭氧接触池,臭氧接触池内设有臭氧曝气头,用于将污水中难降解的有机物氧化成小分子物质;膜处理单元包括DTRO膜处理设备,用于对污水进行反渗透膜处理;调节池、混凝池、砂滤池、臭氧接触池和DTRO膜处理设备通过各自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依次顺序连接。本发明工艺布局紧凑,设备集中,能大大减少占地面积,节约基建费用和运行管理费用,且工艺出水能达标排放,为城市生活垃圾中转站废水的处理提供一条高效节能的方法,对于用地紧张的垃圾中转站内的废水处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种丙酮-高锰酸钾改性红麻秸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46616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212134.5

    申请日:2020-0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丙酮-高锰酸钾改性红麻秸秆的方法,该方法的具体过程如下:步骤S1:将红麻秸秆粉碎过筛,筛选出60~100目粒径的秸秆,备用;步骤S2:将上述秸秆用水洗涤,在40~80℃条件下干燥;步骤S3:将步骤S2所得秸秆置于NaOH溶液中浸泡改性;所述NaOH溶液的浓度为1~4mol/L,NaOH溶液的体积是秸秆的15~30倍,浸泡时间为2~48h;步骤S4:将S3改性后的秸秆用水洗涤至中性,55-65℃烘干即可;步骤S5:将步骤S4获得的秸秆置于丙酮-高锰酸钾溶液中升温浸泡搅拌改性;步骤S6:将步骤S5所得秸秆用水洗涤至中性,55-65℃烘干,得到改性红麻秸秆纤维素吸油材料。该材料生产成本低,吸附容量高。

    一种再生水自养异养协同脱氮滤池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61424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78389.9

    申请日:2024-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生水自养异养协同脱氮装置及自动控制方法,装置包括:原水箱、自动控制器、电源、碳源储罐、返洗水箱和滤池装置,控制方法为:原水箱中的废水通过进水泵的工作使其从滤池装置的底部进水阀处进入;控制水力停留时间,在铁碳陶粒之间进行原电池微电解,并对污染物进行降解;反应后的废水通过出水口排出至反洗水箱,通过碳源补充阀进入滤池装置中;当过滤填料层中的水压达到设定压力时,使反冲洗水箱中的水经过反洗水阀进入滤池内进行水洗,通过构建自下而上的推流式进水,利用蠕动泵控制进水流量,很好的控制了水力停留时间,增加了铁碳材料耦合微生物的与污染物的混合时间,有效去除污染物,提高系统内自养反硝化菌群的丰度。

    一种基于降雨重现期的雨水处理装置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6941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54291.1

    申请日:2023-12-05

    Inventor: 于江华 李宛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降雨重现期的雨水处理装置设计方法,属于雨水收集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计算得出对应不同重现期下各降雨历时的降雨强度;根据芝加哥雨型设计的降雨强度、区域径流系数和建筑汇流面积计算不同时刻的设计雨水径流流量Q设计;基于设计雨水径流流量,设计初期雨水水箱的体积;计算分流后进入雨水处理装置的设计雨水径流总量V设计;结合各雨水处理装置的水力负荷和具体尺寸,按雨水流经顺序,得到各处理结构处理雨水流量Q处理i;根据设计降雨历时,计算各雨水处理装置在降雨时间中各处理结构过滤雨水总量V处理i;在Q设计>Q处理1,V设计>V处理1时,缓冲水箱体积V缓冲=V设计‑V处理1或V缓冲=V处理i‑V处理i+1。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