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78399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210484722.X
申请日:2012-11-23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组件平台,用于对智能变电站在线监测设备进行数据集中,接收站控层的控制命令下发给智能变电站在线监测设备;智能组件平台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信号采集模块、信号控制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和实时数据库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信号采集模块与在线监测设备连接,接受在线监测设备上送的数据信息和信号信息;信号控制模块接收站控层的控制命令下发给在线监测设备;人机交互模块配置各项配置参数;实时数据库模块基于共享内存的方式实现,用于汇集共享采集的在线监测设备的数据和信号信息以及站控层的控制命令。提供一种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智能变电站在线监测设备参量集成的通用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03269121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210405428.5
申请日:2012-10-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3 , Y04S1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涉及一种变电站二次系统动态重构装置及其重构方法。所述装置在变电站进线间隔以及主变压器间隔中应用备用重构装置;包括站控层设备、过程层设备、间隔层设备和通信设备;站控层设备部分通过通信设备分别与站控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连接;过程层设备通过通信设备与过程层网络连接;间隔层设备的备用重构装置分别与站控层设备的二次设备监测及重构管理主机以及过程层设备进行信息交互,进行信息交互时遵循DL/T860标准。本发明中的二次设备功能实现的软件组件技术及标准化拓展技术,实现在部分二次设备功能失效的情况下应用备用重构装置实现特定功能的动态重构和快速恢复,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强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326470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251328.6
申请日:2013-06-24
Inventor: 王冬青 , 王芝茗 , 曹楠 , 葛维春 , 李刚 , 王臣刚 , 李冰 , 黄旭 , 鹿洪刚 , 张延鹏 , 侯鹏 , 于同伟 , 刘润花 , 万博 , 苏瑞 , 申仲涛 , 陈翔宇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软压板控制的变电站二次设备在线备用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备用设备接收站控层管理模块发送的软压板投切命令,并存储软压板状态;读取存储在备用设备中的软压板状态文件,并从中读取软压板状态至压板缓冲区;对备用设备中存储的软压板状态进行同步,并判别同步结果是否正确;存储同步后的主设备N压板和备用平台压板状态文件;判断主设备N压板和备用平台压板状态是否存储完毕;判断备用设备是否需要切换运行状态:若需要,则置备用设备运行状态标志位,启动切换过程;否则进行下步骤;控制流程结束。本发明在完成间隔层设备备用的前提下,减少备用设备的数量,实现备用功能的灵活切换和控制,具备可控性和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365267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248678.7
申请日:2013-06-21
IPC: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恢复功能的变电站间隔层设备及其实现方法。所述设备包括监测自检区域,以及与其进行通信的功能模块和冗余资源模块,监测自检区域采用CPU进行控制。本发明在可编程逻辑器件发展的基础上,有效的利用可编程逻辑器的硬件资源,将间隔层设备的应用功能进行划分,通过外围监控模块对各个功能模块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和切换操作,在间隔层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确定并隔离故障模块,启动自动恢复进程,从而保证了间隔层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轻了间隔层设备现场检修维护的工作量,节省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资金。
-
公开(公告)号:CN103269121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210405428.5
申请日:2012-10-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3 , Y04S1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涉及一种变电站二次系统动态重构装置及其重构方法。所述装置在变电站进线间隔以及主变压器间隔中应用备用重构装置;包括站控层设备、过程层设备、间隔层设备和通信设备;站控层设备部分通过通信设备分别与站控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连接;过程层设备通过通信设备与过程层网络连接;间隔层设备的备用重构装置分别与站控层设备的二次设备监测及重构管理主机以及过程层设备进行信息交互,进行信息交互时遵循DL/T860标准。本发明中的二次设备功能实现的软件组件技术及标准化拓展技术,实现在部分二次设备功能失效的情况下应用备用重构装置实现特定功能的动态重构和快速恢复,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强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326470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51328.6
申请日:2013-06-24
Inventor: 王冬青 , 王芝茗 , 曹楠 , 葛维春 , 李刚 , 王臣刚 , 李冰 , 黄旭 , 鹿洪刚 , 张延鹏 , 侯鹏 , 于同伟 , 刘润花 , 万博 , 苏瑞 , 申仲涛 , 陈翔宇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软压板控制的变电站二次设备在线备用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备用设备接收站控层管理模块发送的软压板投切命令,并存储软压板状态;读取存储在备用设备中的软压板状态文件,并从中读取软压板状态至压板缓冲区;对备用设备中存储的软压板状态进行同步,并判别同步结果是否正确;存储同步后的主设备N压板和备用平台压板状态文件;判断主设备N压板和备用平台压板状态是否存储完毕;判断备用设备是否需要切换运行状态:若需要,则置备用设备运行状态标志位,启动切换过程;否则进行下步骤;控制流程结束。本发明在完成间隔层设备备用的前提下,减少备用设备的数量,实现备用功能的灵活切换和控制,具备可控性和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365267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310248678.7
申请日:2013-06-21
IPC: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恢复功能的变电站间隔层设备及其实现方法。所述设备包括监测自检区域,以及与其进行通信的功能模块和冗余资源模块,监测自检区域采用CPU进行控制。本发明在可编程逻辑器件发展的基础上,有效的利用可编程逻辑器的硬件资源,将间隔层设备的应用功能进行划分,通过外围监控模块对各个功能模块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和切换操作,在间隔层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确定并隔离故障模块,启动自动恢复进程,从而保证了间隔层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轻了间隔层设备现场检修维护的工作量,节省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资金。
-
公开(公告)号:CN103078399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10484722.X
申请日:2012-11-23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组件平台,用于对智能变电站在线监测设备进行数据集中,接收站控层的控制命令下发给智能变电站在线监测设备;智能组件平台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信号采集模块、信号控制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和实时数据库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信号采集模块与在线监测设备连接,接受在线监测设备上送的数据信息和信号信息;信号控制模块接收站控层的控制命令下发给在线监测设备;人机交互模块配置各项配置参数;实时数据库模块基于共享内存的方式实现,用于汇集共享采集的在线监测设备的数据和信号信息以及站控层的控制命令。提供一种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智能变电站在线监测设备参量集成的通用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05912774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610219270.0
申请日:2016-04-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流输电系统中接地极处最大注入电流的获取方法,收集用于计算接地极处的最大注入电流的数据资料;获取变压器的最大直流入侵电流值;建立交流系统直流分布的电路模型,并计算各变电站的接地体电位;建立土壤电阻网络模型,计算在各变电站的接地体电位升高时,需注入接地极处的电流值;得到直流输电系统中接地极处的最大注入电流值。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实现了在不改变交流系统运行方式的情况下保证系统整体的安全稳定运行;此外,本方法还可在交直流混联电网的设计规划、运行方式确定以及接地极设计方式等方面提供设计依据,为直流偏磁治理设备的配置、治理效果的评估以及高压直流输电控制策略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6199274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79511.2
申请日:2016-07-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偏磁治理站点选择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直流偏磁治理范围内各待治理站点对应的评价指标;根据单个待治理站点对应的评价指标确定该待治理站点的综合满意度及紧迫度;根据各待治理站点的综合满意度及紧迫度,采用迭代方式选择需直流偏磁治理的站点最小集合;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从系统整体运行的角度,将满意度和紧迫度的概念相结合,选取直流接地极溢流范围内对偏磁影响散播起关键性作用的变电站点进行治理,使得隔直设备配置数量最少,偏磁治理效果最大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