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83933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1556705.2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25B9/23 , C25B1/23 , C25B1/50 , C25B11/065 , C25B11/0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碳电催化反应系统及反应方法,该方法或系统均采用电化学系统首先为碳酸氢盐反应提供H+,使碳酸氢盐与H+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在电催化的作用下使二氧化碳直接还原为一氧化碳,且在流场力的作用下及时驱散二氧化碳还原催化剂表面的OH‑,提升二氧化碳的还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956400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0615587.1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1/469 , C02F1/42 , C02F1/461 , B01D53/14 , C02F101/12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化学耦合固态电解质回收废水中氨氮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以阳极室‑阳离子交换膜‑质子传导层‑阴离子交换膜‑废水室‑阳离子交换膜‑氢氧根传导层‑阴离子交换膜‑阴极室的顺序构建的膜电极反应器;其中,质子传导层内填充固态阴离子聚合物电解质,氢氧根传导层内填充固态阳离子聚合物电解质。本发明利用固态电解质,使NH4+与OH‑在氢氧根传导层中高效复合,提高了废水中氨氮的回收通量,避免了传统的体相溶液环境下OH‑为维持高碱性环境被过多消耗的问题;同时在质子传导层中实现了挥发性无机酸的提取,并用作氨吸收产生高附加值铵盐;且构建的膜电极反应体系,极大地提高了电荷利用效率,降低了氨氮回收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664107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526309.3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耦合界面水蒸发的光伏水电解制氢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光伏板、输水载体和电解水装置,光伏板用于吸收太阳能发电及发热;输水载体将水源中的水输送至光伏板与电解装置的界面处,光伏板表面的局域高温将液态水加热蒸发形成热水蒸气;电解装置利用所述光伏板产生的电能将所述水蒸气直接电解产生氢气;该装置或方法利用光伏板在实现光电转换的同时实现光热转换,将其用于直接的海水电解时不仅提高了制氢的能量效率,而且避免了海水复杂组分对电解水器件的损害从而提升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956400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15587.1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9/06 , B01D53/14 , C02F101/12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化学耦合固态电解质回收废水中氨氮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以阳极室‑阳离子交换膜‑质子传导层‑阴离子交换膜‑废水室‑阳离子交换膜‑氢氧根传导层‑阴离子交换膜‑阴极室的顺序构建的膜电极反应器;其中,质子传导层内填充固态阴离子聚合物电解质,氢氧根传导层内填充固态阳离子聚合物电解质。本发明利用固态电解质,使NH4+与OH‑在氢氧根传导层中高效复合,提高了废水中氨氮的回收通量,避免了传统的体相溶液环境下OH‑为维持高碱性环境被过多消耗的问题;同时在质子传导层中实现了挥发性无机酸的提取,并用作氨吸收产生高附加值铵盐;且构建的膜电极反应体系,极大地提高了电荷利用效率,降低了氨氮回收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899652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248737.5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25B11/093 , C25B1/04 , C25B9/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钌基析氧催化剂、制备方法及装置,钌基析氧催化剂的分子式可简化为RuxMyOz,其中M为过渡金属,x>0,y>0,z>0,该催化剂中金属M的氧化物与Ru的氧化物晶格掺杂,双金属氧化物形成非均相界面,调节Ru的电子结构,优化氧化钌在析氧反应过程中的反应路径,增强催化剂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8393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556705.2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25B9/23 , C25B1/23 , C25B1/50 , C25B11/065 , C25B11/0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碳电催化反应系统及反应方法,该方法或系统均采用电化学系统首先为碳酸氢盐反应提供H+,使碳酸氢盐与H+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在电催化的作用下使二氧化碳直接还原为一氧化碳,且在流场力的作用下及时驱散二氧化碳还原催化剂表面的OH‑,提升二氧化碳的还原效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