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34648B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210006679.6
申请日:2012-01-1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6 , Y02P20/1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利用超细3C-SiC纳米晶表面自催化效应电化学分解水制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化学腐蚀法制备超细3C-SiC纳米晶的悬浮液,将此悬浮液滴涂在导电的玻碳基片上制得超细3C-SiC纳米晶薄膜电极,将此电极用于电化学分解水制氢的反应,显示出良好的电催化活性。该催化活性产生原因在于超细3C-SiC纳米晶的表面能够通过表面自催化的过程解离水分子,形成–H和–OH分别键合在Si–Si二聚体的两端的结构,这种自催化效应能够显著降低水分解的活化势垒。将此电极用于电化学分解水制氢的反应,在低的电压下,显示出良好的电催化活性。从而实现电催化和光电化学协同作用下分解水制氢。
-
公开(公告)号:CN103186803A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310089733.2
申请日:2013-03-1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拉曼光谱的纳米条码智能标签及其识别方法,该智能标签包括:基材和设置于基材上的可拉曼光谱编码的纳米颗粒编码层,可拉曼光谱编码的纳米颗粒编码层为包括若干种具有不同拉曼特征峰的纳米材料的混合层。本发明的智能标签使用少量的纳米颗粒即可构成编码,在使用时,采用相应的拉曼检测仪器对加有这种编码纳米颗粒的商品标签进行检测,检测出该编码信息,通过数据库比对,即可显示出其编码及相应商品的信息,而且这种编码信息与条形码相比,很难被消除或被更换而且信息容量更大,制作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2634338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099907.9
申请日:2012-04-0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制备产生可调谐光致发光的聚合物固体薄膜的方法,将3C-SiC纳米颗粒在水中的悬浮液加入丙烯酸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先后在蓝光和360nm紫外光下进行辐照1±0.3小时,在纳米颗粒表面包裹上一层聚丙烯酸有机聚合物,将反应后的溶液置于透析袋中清洗出未反应的丙烯酸和乙醇,并置于60±10℃烘箱中浓缩数小时,得到黄色或棕色的透明胶状液体;将上述粘稠液滴到平板上继续干燥,得到包裹碳化硅纳米颗粒的聚合物固体薄膜。本发明生成的聚合物固体薄膜致密、稳定,可以实现稳定的可调谐的光致发光。
-
公开(公告)号:CN11294979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024169.0
申请日:2021-01-0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6K1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偏振拉曼光谱的纳米条码智能标签,该智能标签包括:基材和设置于基材上的可偏振拉曼光谱编码的纳米颗粒编码层,可偏振拉曼光谱编码的纳米颗粒编码层为包括若干种具有不同拉曼特征峰的纳米材料的混合层,在不同的偏振检测状态下,拉曼特征峰能够呈现出与非偏振检测状态下完全不同的、有别于传统拉曼峰位的编码特征,实现多重编码的光谱特性。本发明的智能标签在使用时,采用相应的纳米条码检测系统,对加有这种编码纳米颗粒的商品标签进行检测,由此获得其编码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0394985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541239.2
申请日:2019-06-2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B29C64/20 , B29C64/209 , B33Y30/00 , D01D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Taylor喷射效应构造双层液锥进行三维连续分子自组装的装置及其方法,该方法将结合三维打印平台与液体在高压下的Taylor喷射效应相结合,来连续制备三维自组装多肽(FF)有机结构,利用连接高压直流电源的同轴喷头,使得FF/HFIP(六氟异丙醇)混合溶液与水在喷出时形成双层Taylor液锥。在该锥形液体尖部,液体迅速挥发,使得FF分子与水分子组装为有序长纤维结构。该长纤维结构可随喷头的移动可控的沉积在打印平台打印床上。保持喷头不动,在高强度电场的引导下,FF分子会发生竖直方向的自组装,形成立体结构。在液体喷射的过程中,使用精密供液系统以使得液锥尖部的FF分子得到及时、充分的供应,保证自组装过程的连续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0391315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499133.0
申请日:2019-06-1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H01L31/18 , H01L31/02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黑磷纳米片自组装成大面积薄膜的制备方法。通过自组装形成大面积黑磷薄膜;1)制备黑磷纳米片,将黑磷置于无水乙醇中使用探针式超声6-8小时,使黑磷变成分散的黑磷纳米片;2)将改性硅油缓慢滴入黑磷-无水乙醇混合溶液中,其中改性硅油与黑磷-无水乙醇混合溶液的质量比为1:15-36;通过搅拌,在无水乙醇和改性硅油界面处形成一层致密的黑磷薄膜。本发明所述的大面积黑磷薄膜在光电器件领域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867040B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710113825.8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β‑FeSi2纳米六面体颗粒壳聚糖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将无水氯化亚铁和硅片在800±10℃条件下反应,合成β‑FeSi2纳米六面体颗粒;配置质量比0.2±0.03%的羧化壳聚糖水溶液;用移液枪吸取羧化壳聚糖水溶液滴涂在立方体颗粒薄膜表面;将滴涂后的薄膜放置在真空干燥箱中,室温下干燥20min,形成结合紧密的复合薄膜,即β‑FeSi2纳米六面体颗粒壳聚糖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具有增强的室温铁磁性,在磁性传感、半导体自旋电子学、生物医疗等应用方面都极具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508451A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910026006.5
申请日:2009-03-1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用多孔氧化铝薄膜制备纳米级氧化铝颗粒的方法,将多孔氧化铝薄膜碾磨成氧化铝粉末,置于去离子水中,进行超声震荡,最后静置分层,取上层清液,得到悬浮有氧化铝纳米颗粒的胶体溶液,其中氧化铝纳米颗粒尺寸小于5nm。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无需复杂的实验装置,实验材料廉价且较易获得,氧化铝纳米颗粒尺寸小,而且其蓝光发射强而稳定,同时在此基础上更好地了解纳米氧化铝的光学性质,高分辨率电子显微照片说明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氧化铝纳米颗粒的尺寸小于5.0nm,平均2.5nm,光致发光谱测量表明当激发光波长从280nm增加至400nm时,发射光的峰位从380nm移动到480nm。
-
公开(公告)号:CN112563874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011357450.8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子振动激发的太赫兹激光器,包括谐振腔,所述谐振腔由Ag/柔性支撑层/ZnO‑M薄膜制成的中空波导管及其设置在波导管两端的光学透镜构成,其中,M代表纳米金属颗粒。本发明以氧化锌介晶微米球为源,激光激发诱导氧化锌微球上的纳米片的对称伸缩振动,并通过纳米片之间的弹性与电耦合传播,以声子振动的方式辐射频率为0.36 THz的太赫兹波,同时,本发明将氧化锌介晶微米球与纳米金属颗粒均匀混合,以利用纳米金属颗粒表面增强拉曼效应,在颗粒表面附近几纳米处产生强的局域电场,通过纳米金属颗粒与ZnO介晶微米球的充分接触,极大地改变ZnO介晶微米球悬臂纳米片的极化率,进而增强其太赫兹辐射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590154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06643.8
申请日:2012-01-1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1N21/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3C-SiC纳米颗粒光致发光谱测量细胞内pH值的方法,将3C-SiC纳米颗粒加入培养液中,逐渐改变培养液pH值同时在360nm激发光下测量溶液光致发光谱,将发光谱拟合可得到带带复合的发光峰和表面H+和OH-离子键合的发光峰,两峰强度比与pH值在5.6-7.4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本发明使用无机材料测量细胞内pH值的方法,这种新材料在测量过程中不易被细胞内酶分解,可用于长时间测量,同时不与细胞内蛋白质结合,细胞毒性低。可以有效的克服有机荧光染料的不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