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81154B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0810155656.5
申请日:2008-10-2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生物膜深度处理饮用水源苯并芘方法,融合白腐真菌、土著细菌YZ、酿酒酵母三个亲株真核原核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基因在同一个细胞内的重组整合,构建获得基因工程菌,登记号为CGMCC No.0783;用所述特效菌生物膜反应器深度处理饮用水源苯并芘的方法是:基因工程菌剂引入装有活性炭载体的柱状反应器中,闷曝溶解氧(DO)≥2mg/L,驯化挂膜5天,基因工程菌在活性炭载体上形成生物膜。之后将饮用水源水引入反应器中,调试处理BaP的工艺参数:曝气溶解氧≥2mg/L,pH值6.8-8.0,温度30±2℃,48小时内负荷比增加至20m3/m2/h,菌体浓度达2-10g/L,去除化学耗氧量(COD)>10%为挂膜成功的结束标志,之后进入处理运行阶段,稳定运行处理阶段的反冲洗强度为0.02m3/(m2·s)。
-
公开(公告)号:CN100366550C
公开(公告)日:2008-02-06
申请号:CN200510095241.X
申请日:2005-11-0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潜流式人工湿地自动增氧系统,其特征是自废水输入管至潜流式人工湿地的入水口按照水自然流动的落差,依次设置增氧器水槽I、增氧器和增氧器水槽II,增氧器是在连接于增氧器水槽II和增氧器水槽II之间的连接管上设置射流器;在潜流式人工湿地中设置增氧管路,增氧管路由至少两层水平管和与各层水平管贯通、且上端伸出湿地地表的竖管组成,竖管顶端呈180度弯,水平管管壁上开有通孔。本系统可大大提高潜流式人工湿地中废水的溶解氧含量,提高脱氮效果,无需增加外界动力。
-
公开(公告)号:CN1793914A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200510122774.2
申请日:2005-12-0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化废水的基因毒性检测方法,涉及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分子毒性。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受试动物,利用石化废水进行亚急性毒性试验与肝脏取样;提取肝脏的总RNA,以RNA为模板合成cDNA;合成cRNA,片断化生物素标记的cRNA;标记的cRNA经片断化处理后用于基因芯片杂交,基因芯片进行杂交、洗脱、染色及检测;对获得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处理,得到基因表达水平,从中分析出基因毒性。其它方法检测PTA纯化学品分子毒性效应剂量,是本发明检测PTA废水对小鼠毒性效应PTA剂量的5-312倍。本发明灵敏、快速、高效,同时也可以适用于其他有机废水。
-
公开(公告)号:CN101045574B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710020122.7
申请日:2007-02-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水生物处理系统工艺的优化调控方法。本发明从污水处理系统工艺参数出发,结合数学模型,测定废水动力学参数,以反应器最小体积Vmin为目标函数,根据活性污泥工艺流程物料平衡原理和Monod方程,以出水BOD、生物量浓度以及回流量为循环变量建立处理废水工艺运行数学模型。经过验证本方法获得的绝大部分数据与报道数据有非常高的吻合度,废水处理现场工程的实际实验数据也进一步证明了本方法的实际效果,在预测活性污泥法废水处理工艺运行效果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对于活性污泥法工艺的优化调控具有指导性作用。可以优化优化反应器体积和进水流量等一系列指标,提高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793915A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200510122775.7
申请日:2005-12-0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药废水的生殖毒性检测与评价方法,主要进程如下:以制药厂生产废水为测试废水,以小鼠为受试生物,通过经口灌胃对小鼠进行染毒;测试期满后观察小鼠精子形态、计算精子畸形率;测定各类生精细胞百分率,将染毒组数据与对照组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用检验结果来评价制药废水对小鼠精子毒性。本发明可以简便、准确的检测生殖毒性进而评价其生物毒性。可以准确的检测与评估合成制药废水中POPs和EH对小鼠精子的毒性,研究合成制药废水安全浓度与剂量,为制定相应的废水排放标准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本发明不仅适用于合成制药废水的生物分子毒性检测,也适用于其它有毒有机废水毒性的检测与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792883A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200510095241.X
申请日:2005-11-0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潜流式人工湿地自动增氧系统,其特征是自废水输入管至潜流式人工湿地的入水口按照水自然流动的落差,依次设置增氧器水槽I、增氧器和增氧器水槽II,增氧器是在连接于增氧器水槽II和增氧器水槽II之间的连接管上设置射流器;在潜流式人工湿地中设置增氧管路,增氧管路由至少两层水平管和与各层水平管贯通、且上端伸出湿地地表的竖管组成,竖管顶端呈180度弯,水平管管壁上开有通孔。本系统可大大提高潜流式人工湿地中废水的溶解氧含量,提高脱氮效果,无需增加外界动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381154A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810155656.5
申请日:2008-10-2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生物膜深度处理饮用水源苯并芘方法,融合白腐真菌、土著细菌YZ、酿酒酵母三个亲株真核原核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基因在同一个细胞内的重组整合,构建获得基因工程菌,登记号为CGMCC No.0783;用所述特效菌生物膜反应器深度处理饮用水源苯并芘的方法是:基因工程菌剂引入装有活性炭载体的柱状反应器中,闷曝溶解氧(DO)≥2mg/L,驯化挂膜5天,基因工程菌在活性炭载体上形成生物膜。之后将饮用水源水引入反应器中,调试处理BaP的工艺参数:曝气溶解氧≥2mg/L,pH值6.8-8.0,温度30±2℃,48小时内负荷比增加至20m3/m2/h,菌体浓度达2-10g/L,去除化学耗氧量(COD)>10%为挂膜成功的结束标志,之后进入处理运行阶段,稳定运行处理阶段的反冲洗强度为0.02m3/(m2·s)。
-
公开(公告)号:CN101045574A
公开(公告)日:2007-10-03
申请号:CN200710020122.7
申请日:2007-02-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水生物处理系统工艺的优化调控方法。本发明从污水处理系统工艺参数出发,结合数学模型,测定废水动力学参数,以反应器最小体积Vmin为目标函数,根据活性污泥工艺流程物料平衡原理和Monod方程,以出水BOD、生物量浓度以及回流量为循环变量建立处理废水工艺运行数学模型。经过验证本方法获得的绝大部分数据与报道数据有非常高的吻合度,废水处理现场工程的实际实验数据也进一步证明了本方法的实际效果,在预测活性污泥法废水处理工艺运行效果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对于活性污泥法工艺的优化调控具有指导性作用。可以优化优化反应器体积和进水流量等一系列指标,提高效益。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