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15629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140601.5
申请日:2019-02-2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综合能源系统的中长期综合需求响应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搭建综合能源系统调度模型;搭建综合需求响应模型;搭建基于中长期时间维度的综合需求响应系统动力学模型;将柔性负荷、储能以及电动汽车作为长期综合需求响应的参与主体进行需求响应分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考虑综合能源网络的耦合特性,有助于提高系统调度的经济性;考虑综合能源用户的可替代负荷,有助于对用户用能行为的分析,提升用户效用;考虑用户长期、中期以及短期的需求响应决策,有助于分析长期、中期和短期用户行为之间的耦合关系以及需求侧资源的时间变化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15629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910140601.5
申请日:2019-02-2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综合能源系统的中长期综合需求响应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搭建综合能源系统调度模型;搭建综合需求响应模型;搭建基于中长期时间维度的综合需求响应系统动力学模型;将柔性负荷、储能以及电动汽车作为长期综合需求响应的参与主体进行需求响应分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考虑综合能源网络的耦合特性,有助于提高系统调度的经济性;考虑综合能源用户的可替代负荷,有助于对用户用能行为的分析,提升用户效用;考虑用户长期、中期以及短期的需求响应决策,有助于分析长期、中期和短期用户行为之间的耦合关系以及需求侧资源的时间变化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14762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1910140630.1
申请日:2019-02-2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需求响应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区域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基本结构;通过获取所述区域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节点能源价格建立用户气‑电替代负荷模型,并分别建立用户用能的估值函数、基于演化博弈的用户用能消费福利最大化模型来构建基于演化博弈的需求响应模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考虑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电转气设备和燃气轮机设备的耦合特性,有助于分析风电接入对区域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影响,减少污染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0414762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140630.1
申请日:2019-02-2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需求响应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区域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基本结构;通过获取所述区域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节点能源价格建立用户气-电替代负荷模型,并分别建立用户用能的估值函数、基于演化博弈的用户用能消费福利最大化模型来构建基于演化博弈的需求响应模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考虑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电转气设备和燃气轮机设备的耦合特性,有助于分析风电接入对区域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影响,减少污染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0334964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1910626630.2
申请日:2019-07-1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命周期与能值理论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法,包括,构建综合能源系统模型;根据系统模型搭建双层规划模型;输入数据,求解双层规划模型;其中,所述数据区分为网络数据、设备数据和负荷数据;所述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区分为网络模型、全生命周期成本模型和能值产出率模型;本发明在含可再生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上,引入生命周期理论量化全生命周期经济效益,考虑能源站建设、报废阶段的经济效益,完善系统全生命周期成本描述,同时引入能值理论,考虑系统的社会资源输入,精确化系统能源转换效率,对目标函数激进行了修正与完善,为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提供辅助决策,有助于综合能源系统规划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503271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814885.1
申请日:2019-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多类型储能配置方法,包括:建立综合能源系统备用市场运行机制,建立系统备用价值模型;构建面向综合能源系统的能源站模型,搭建包括热网模型、气网模型、电网模型的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建立考虑系统备用价值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类型储能选址模型;建立考虑循环寿命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类型储能容量优化模型。本发明考虑系统运行方式和系统备用价值,有利于充分挖掘系统的灵活性和备用能力;考虑能源站参与备用市场的运行机制并建立系统备用价值模型,有利于分析能源站备用对系统整体的影响;考虑系统备用价值的储电、储气、储热多类型储能选址优化模型和容量优化模型,有利于获取最优的容量配置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0503271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1910814885.1
申请日:2019-08-30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10/063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多类型储能配置方法,包括:建立综合能源系统备用市场运行机制,建立系统备用价值模型;构建面向综合能源系统的能源站模型,搭建包括热网模型、气网模型、电网模型的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建立考虑系统备用价值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类型储能选址模型;建立考虑循环寿命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类型储能容量优化模型。本发明考虑系统运行方式和系统备用价值,有利于充分挖掘系统的灵活性和备用能力;考虑能源站参与备用市场的运行机制并建立系统备用价值模型,有利于分析能源站备用对系统整体的影响;考虑系统备用价值的储电、储气、储热多类型储能选址优化模型和容量优化模型,有利于获取最优的容量配置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9345292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072627.2
申请日:2018-09-1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用户贡献度的购售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用户效用模型;建立售电商的利润模型;计算售电商侧的投入产出比,包括售电商在扩展目标用户前的投入产出比以及扩展目标用户后的投入产出比;根据所述投入产出比建立用户贡献度模型;通过用户贡献度对目标用户制定激励的合同套餐;通过替换更新的合同价格且带入所述用户效用模型和的售电商利润模型中进行求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售电商与用户双向价差合同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偏差惩罚比例对合同电量的偏差部分进行考核,对用户用电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334964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626630.2
申请日:2019-07-1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命周期与能值理论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法,包括,构建综合能源系统模型;根据系统模型搭建双层规划模型;输入数据,求解双层规划模型;其中,所述数据区分为网络数据、设备数据和负荷数据;所述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区分为网络模型、全生命周期成本模型和能值产出率模型;本发明在含可再生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上,引入生命周期理论量化全生命周期经济效益,考虑能源站建设、报废阶段的经济效益,完善系统全生命周期成本描述,同时引入能值理论,考虑系统的社会资源输入,精确化系统能源转换效率,对目标函数激进行了修正与完善,为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提供辅助决策,有助于综合能源系统规划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46189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18629.2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中交城市建设(四川)有限公司 , 南京工业大学 , 上海三瑞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中交路桥北方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郑燚 , 王俊 , 卢冠楠 , 郑柏存 , 刘丹娜 , 邓最亮 , 王家君 , 李星 , 李茜 , 余国裕 , 于金贝 , 孟俊楠 , 梁攀奇 , 庞文涛 , 高勇 , 刘晗 , 党铁虎 , 李佐力 , 马飞 , 卿睿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环境中晶核型水化促进剂水泥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C‑S‑H晶核型水化促进剂为原材料通过合理配合比设计制备水泥胶凝材料,达到低温环境下水泥胶凝材料强度快速发展的要求。有助于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的目标,且该方法具有减少资源消耗,额外成本等特点,具有显著的经济、环保和社会效益。可提高冬季建筑施工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局限性,促进工程结构向“高效、耐久、生态”方向发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