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摩擦热源的金属螺柱焊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091861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010597904.9

    申请日:2010-1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螺柱焊接系统,特别是一种复合摩擦热源的金属螺柱焊接系统。本发明利用螺柱外环轴向位移和旋转装置直接驱动螺柱外环完成上下位移和旋转运动,实现螺柱外环与金属基体的大面积辅助摩擦预热来增加焊接总的热输入;利用螺柱轴向位移和旋转装置直接驱动金属螺柱完成上下位移和旋转运动,实现旋转摩擦产热;经螺柱外环、金属螺柱与金属基体的分别摩擦产热使得金属螺柱和金属基体的温度达到接触面材料的固相焊接温度区间,之后驱动螺柱夹头对金属螺柱实施顶锻完成金属螺柱摩擦焊接。本发明以提高金属螺柱特别是中大直径螺柱焊接的有效面积,增强界面结合强度和变形抗力,提高金属螺柱焊接效率等。

    一种复合摩擦热源的金属螺柱焊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091861B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010597904.9

    申请日:2010-1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螺柱焊接系统,特别是一种复合摩擦热源的金属螺柱焊接系统。本发明利用螺柱外环轴向位移和旋转装置直接驱动螺柱外环完成上下位移和旋转运动,实现螺柱外环与金属基体的大面积辅助摩擦预热来增加焊接总的热输入;利用螺柱轴向位移和旋转装置直接驱动金属螺柱完成上下位移和旋转运动,实现旋转摩擦产热;经螺柱外环、金属螺柱与金属基体的分别摩擦产热使得金属螺柱和金属基体的温度达到接触面材料的固相焊接温度区间,之后驱动螺柱夹头对金属螺柱实施顶锻完成金属螺柱摩擦焊接。本发明以提高金属螺柱特别是中大直径螺柱焊接的有效面积,增强界面结合强度和变形抗力,提高金属螺柱焊接效率等。

    一种以高硬度金属摩擦堆焊低硬度金属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15541B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510738882.6

    申请日:2015-1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高硬度金属摩擦堆焊低硬度金属的方法,通过外部加热高硬度金属在特定区间软化,并通过外部降温措施降低低硬度金属温度,最后动力装置提供压力和转速使高硬度金属与低硬度金属发生摩擦,产生温度梯度差而实现摩擦堆焊。本发明可实现焊接过程的连续性和可控性,并提高焊接工作效率,降低对设备的要求,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实现高硬度金属与低硬度金属摩擦堆焊过程中的金属之间极限稀释率及其范围控制。

    两端中心带预留口封闭筒体的搅拌摩擦焊内支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737220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410025569.3

    申请日:2014-01-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端中心带预留口封闭筒体的搅拌摩擦焊内支撑装置。由底座、支撑杆、连杆、支撑轮、轴承、套环等主要部件构成。支撑杆由丝杠和光杠组成,连杆通过两个套环与支撑杆连接,并可以在丝杠的传动作用下沿支撑杆移动。本发明能对两端中心带预留口的封闭型筒体搅拌摩擦焊进行有效的定位、支撑,保证筒体环焊缝在焊接时能得到足够的刚性支撑,焊接完成后,通过丝杠的传动作用,使连杆机构运动而降低支撑高度,内部支撑装置可以从两端中心预留小口取出,解决了封闭型筒体在搅拌摩擦焊时不易提供内部刚性支撑的问题,解决了封闭型筒体搅拌摩擦焊内部支撑装置难以取出的难题,本发明结构简单、加工工艺性好,成本低,便于人工操作,生产效率高。

    两端中心带预留口封闭筒体的搅拌摩擦焊内支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737220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410025569.3

    申请日:2014-0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端中心带预留口封闭筒体的搅拌摩擦焊内支撑装置。由底座、支撑杆、连杆、支撑轮、轴承、套环等主要部件构成。支撑杆由丝杠和光杠组成,连杆通过两个套环与支撑杆连接,并可以在丝杠的传动作用下沿支撑杆移动。本发明能对两端中心带预留口的封闭型筒体搅拌摩擦焊进行有效的定位、支撑,保证筒体环焊缝在焊接时能得到足够的刚性支撑,焊接完成后,通过丝杠的传动作用,使连杆机构运动而降低支撑高度,内部支撑装置可以从两端中心预留小口取出,解决了封闭型筒体在搅拌摩擦焊时不易提供内部刚性支撑的问题,解决了封闭型筒体搅拌摩擦焊内部支撑装置难以取出的难题,本发明结构简单、加工工艺性好,成本低,便于人工操作,生产效率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