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60259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311319240.3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利用二维片层结构自清洁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将二维层状金属氢氧化物LDH负载于基底膜聚偏氟乙烯PVDF、聚醚砜PES上,在水热条件下原位转化为二维金属有机框架,通过LDH膜原位转化为二维MOFs膜,相比现有报道方法,避免了昂贵有机配体的使用,大幅提升产率且适合大批量生产,所构筑的二维MOFs膜具有优异的亲水性能,拥有高达622.7L·m‑2·h‑1·bar‑1的水通量,对废水中抗生素类等新污染物具有优异的截留率,同时具有自清洁性能,有效控制膜污染;去除废水中药物和个人护理品PPCPs等微量新污染物的方法,旨在开发一种高选择性、高通量的自清洁型纳滤膜。
-
公开(公告)号:CN11816211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70684.0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B01J20/28 , B01J20/32 , C02F1/28 , C02F1/44 , C02F1/72 , B01J23/755 , B01J35/58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膜封装纤维布阵列氧化物微反应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如下步骤:(1)将硝酸盐和尿素分别溶解在去离子水中,溶液混合均匀后与预处理的纤维布放入反应釜中反应,洗涤、煅烧后制得纤维布阵列氧化物;(2)将有机高分子与致孔剂溶于有机溶剂中,搅拌、静置制得封装膜液;(3)将封装膜液均匀浇筑在纤维布阵列氧化物的表面,浸入去离子水中进行相转化,制得超滤催化/吸附微反应器。该微反应器处理污水吸附和催化效率高,含氮物质消毒副产物N‑DBPs及其前体去除率达到90%左右;反应性活性高、结构稳定性、结合能力好、抗干扰性好且实现选择性吸附;材料价廉易得,来源广泛,能耗低、易于工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41694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19569.X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C01B32/05 , C02F1/467 , C01B13/14 , C01B32/348 , C01B32/318 , C02F101/32 , C02F101/34 , C02F101/38 , C02F101/3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MOFs基木材衍生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衍生膜包括载体部分以及催化部分,在木材上原位合成MOFs,衍生得到MOFs基木材衍生膜,没有粘接剂的使用,且保持材料稳定,衍生后的石墨化程度的增加加快了电子在材料内部的传输,加快金属活性位点产生·OH速率,提高材料电催化性能,对水体中抗生素类新污染物有90%以上去除率,MOFs基木材衍生膜可以进行自清洁,延长其使用寿命,有利于膜的多次使用,MOFs基木材衍生膜通过外加电场辅助对水体中新污染物进行有效去除,MOFs基木材膜衍生制备容易,原料易获取,克服了MOFs基材料导电性差、不稳定、易团聚的缺点,在水处理过程有着优异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53209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210093364.3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氧化物种子的载ZIF‑67树脂复合吸附剂、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所述的复合吸附剂为树脂D201负载ZIF‑67颗粒;所述复合吸附剂的X衍射图在如下2θ角有衍射峰:7.31、10.36、12.72、14.40、16.45、18.04。本发明解决了树脂‑MOF吸附剂制备过程中金属离子进入孔道空间位阻较大、MOF组分负载量较低以及大量聚集在树脂外表面、MOFs使用时易剥落等问题。本发明中ZIF‑67基于水合氧化钴种子原位生长,以树脂D201为载体,然后再转化为ZIF‑67得到复合吸附剂。本发明通过金属氧化物制备ZIF‑67吸附剂材料,实现ZIF‑67在树脂上负载量的大幅提升,并且提升除磷能力和循环使用性能,且具有在对低浓度磷酸盐去除效率高、复合材料机械强度高以及抗共存离子干扰能力高等特点,应用前景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589373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67279.5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C02F9/00 , C02F1/44 , C02F1/52 , C02F1/00 , C02F101/30 , C02F10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去除复合污染地表水中常规污染物和痕量抗生素农药的装置及其运行工艺,所述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料泵、第一絮凝池、第二絮凝池、斜板沉降池和超滤池,所述第一絮凝池上方设有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储槽,所述超滤池内设置有超滤膜组件。本发明首先利用无机‑有机絮凝剂中的氢氧化铝胶体的电荷中和,网捕卷扫将水体中的大部分常规污染物(悬浮颗粒与腐殖质)去除,利用长碳链的疏水缔合作用去除痕量的抗生素农药,最后利用斜板沉降和超滤膜过滤进一步去除水体中的常规污染物和抗生素农药,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784502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67035.7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C02F9/00 , C02F1/00 , C02F1/52 , C02F1/56 , C02F101/2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初期雨水径流的收集和净化装置及其运行工艺,所述装置包括用于雨水过滤的雨水过滤池,设置于雨水过滤池内的初期雨水径流判定系统,判定后分流收集的第一、第二雨水收集池,以及对初期雨水径流进行絮凝沉降处理的第一絮凝池、第二絮凝池、第三絮凝池、第四絮凝池和斜板沉降池,并最终通过第三雨水收集池收集处理后的初期雨水径流进行回用。本发明耦合初期雨水径流收集装置和絮凝沉降装置,以达到净化初期雨水径流的目的。有效解决了降雨初期径流冲刷地面夹带微量高风险的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污染物造成的城市雨水径流难处理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078262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1910421618.8
申请日:2019-05-20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C02F9/0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复合污染地表水中痕量抗生素的一体化反应器及其去除方法,反应器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料泵、第一常规絮凝池、第二常规絮凝池、载体絮凝混合池、载体絮凝反应池、斜板沉降池、超滤池;第一常规絮凝池、第二常规絮凝池、载体絮凝混合池、载体絮凝反应池、斜板沉降池、超滤池底部均设置有排泥管;各个排泥管通过污泥循环泵与水力旋流器连接;水力旋流器位于载体絮凝混合池上方。本发明反应器将常规絮凝、载体絮凝、斜板沉降和超滤膜过滤等结合,通过不同装置艺间的协同作用实现了复合污染地表水中痕量抗生素的去除,同时保证了常规污染物的去除;整个反应器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廉且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管理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3461128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04695.1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用于处理含菌污水的淀粉接枝季鏻盐絮凝剂的制备方法,采用丙烯基三丁基氯化磷单体为原料,加入聚合度控制剂、高温引发剂,通入氮气后加热反应,然后加入羧基活化剂、羟基活化剂以及淀粉继续反应,反应后进行沉淀过滤,干燥即可;接枝季鏻盐基有利于提高聚合物的抗菌活性,增强聚合物的正电荷特性;接枝共聚方法简单,易于操作,能引入更多活性位点有利于反应;淀粉具有生物可降解性、无毒性,不会对水体产生二次污染;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减少水处理厂消毒剂使用量,降低消毒成本并显著减少消毒副产品的二次污染风险;采用淀粉接枝季鏻盐絮凝剂处理废水成本可控,平均处理1吨天然地表水的药剂成本为1‑3分钱(人民币)。
-
公开(公告)号:CN107185405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710317353.8
申请日:2017-07-12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B01D53/90 , B01D53/72 , C08F220/06 , C08F22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醛捕捉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甲醛捕捉剂的原料配比按质量计如下:20‑80份丙烯酸,20‑80份聚合单体,20‑80份氨基酸,50‑100份羟胺,5‑30份乙醇,3‑30份尿素,3‑30份糖类,1‑10份引发剂,1‑40份分散剂,5‑70份添加剂,3‑30份酸度调节剂,10‑50份柠檬酸钠,3000‑5000份去离子水。本发明所得甲醛捕捉剂对于甲醛的去除效率高速率快,原料无毒无害,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并且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019786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1065918.9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常州创新发展研究院
IPC: C02F1/461 , C02F1/72 , C02F1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46109 , C02F1/4672 , C02F1/725 , C02F2001/46142 , C02F2101/30 , C02F2201/46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OFs高分子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复合电极材料及其使用方法。其中本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适于通过表面负载的方式将MOFs高分子混合物修饰到电极表面,提高了复合电极材料的催化氧化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