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SLM工艺的金属双异形腔圆极化卫星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2201932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0939916.9

    申请日:2020-09-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SLM工艺的金属双异形腔圆极化卫星天线,包括金属体以及位于金属体内的异形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均垂直开设于金属体内,且腔体顶部开口;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通过通槽相连通;金属体的侧面留有用于安装同轴探针的螺孔,所述螺孔与第一腔体连通,所述同轴探针穿过螺孔进入第一腔体内,并指向通槽与第二腔体内部;第一腔体包括中部的第一圆柱形腔体以及一对沿第一圆柱形腔体直径两端分布并与之相交的第一扇形腔体;第二腔体包括中部的第二圆柱形腔体以及一对沿第二圆柱形腔体直径两端分布并与之相交的第二扇形腔体。该圆极化卫星天线能够实现更宽的圆极化带宽(12.9%),实现宽波束和高功率容量。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SLM工艺的金属双异形腔圆极化卫星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2201932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010939916.9

    申请日:2020-09-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SLM工艺的金属双异形腔圆极化卫星天线,包括金属体以及位于金属体内的异形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均垂直开设于金属体内,且腔体顶部开口;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通过通槽相连通;金属体的侧面留有用于安装同轴探针的螺孔,所述螺孔与第一腔体连通,所述同轴探针穿过螺孔进入第一腔体内,并指向通槽与第二腔体内部;第一腔体包括中部的第一圆柱形腔体以及一对沿第一圆柱形腔体直径两端分布并与之相交的第一扇形腔体;第二腔体包括中部的第二圆柱形腔体以及一对沿第二圆柱形腔体直径两端分布并与之相交的第二扇形腔体。该圆极化卫星天线能够实现更宽的圆极化带宽(12.9%),实现宽波束和高功率容量。

    一种弯曲管状肠瘘补片五轴无支撑3D打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57681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210748791.0

    申请日:2022-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弯曲管状肠瘘补片五轴无支撑3D打印方法,首先根据肠瘘走向建立个性化弯管模型并保存为STL格式,之后,根据STL文件数据提取模型的骨架点数据,并采用插值算法对其进行致密化处理。然后,对密集骨架点数据进行等间距稀疏化处理。根据当前骨架点坐标及其与前一骨架点形成矢量方向,确定当前切平面数学方程,并根据该方程与STL数据得到切平面与模型的相交点,该相交点集合构成单层轮廓内、外环。之后,通过轮廓内外环的平移,生成模型每层的增材轮廓环。最后,对每层轮廓环进行空间旋转变换,得到机器运动信息,生成弯曲管状肠瘘补片五轴3D打印机的运动及挤出的G代码。本发明能够实现弯曲管状肠瘘补片的五轴无支撑3D打印。

    一种弯曲管状肠瘘补片五轴无支撑3D打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57681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48791.0

    申请日:2022-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弯曲管状肠瘘补片五轴无支撑3D打印方法,首先根据肠瘘走向建立个性化弯管模型并保存为STL格式,之后,根据STL文件数据提取模型的骨架点数据,并采用插值算法对其进行致密化处理。然后,对密集骨架点数据进行等间距稀疏化处理。根据当前骨架点坐标及其与前一骨架点形成矢量方向,确定当前切平面数学方程,并根据该方程与STL数据得到切平面与模型的相交点,该相交点集合构成单层轮廓内、外环。之后,通过轮廓内外环的平移,生成模型每层的增材轮廓环。最后,对每层轮廓环进行空间旋转变换,得到机器运动信息,生成弯曲管状肠瘘补片五轴3D打印机的运动及挤出的G代码。本发明能够实现弯曲管状肠瘘补片的五轴无支撑3D打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