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20403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010353777.1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晶硅表面处理的臭氧水液体中消除气泡的装置,包括缓冲罐、气液混合器、进气口、进液口、排液管、气液混合出口、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以及多余气体出口;当缓冲罐内的液位到达第一液位传感器的高度,多余气体排气阀打开,当缓冲罐内的液位到达第二液位传感器的高度,多余气体排气阀关闭。本发明采用静态脱泡技术,利用液位控制的技术方式让气体自然脱泡,脱泡成本低,脱泡效果好。本装置的气体和液体进口处不需要控制,混合物流出速度是被动的,不主动控制,稳定状态下是几乎不变的,有利于工业生产中在不降低气体溶解度的情况下稳定快速地实现臭氧和液体的混合液。
-
公开(公告)号:CN109945512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68737.4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效的光伏及热电集成双发电系统,其包括太阳电池光伏组件阵列,其包括多个光伏组件,光伏组件的背面设置有吸热组件,吸热组件通过管道与蒸汽发生器内的加热管道相连,蒸汽发生器内产生的蒸汽通过管道与蒸汽发电机组相连;经过蒸汽发电机组后的热蒸汽经过冷凝器后通过管道回流到蒸汽发生器内;光伏组件和蒸汽发电机组产生电能经过逆变器后直接输至电网。本发明的高效的光伏及热电集成双发电系统,采用平铺在组件背面的吸热芯板吸收组件的热量,可以充分吸收光伏组件产生的热量对蒸汽发生器内的水进行加热产生蒸汽用以发电;同时光伏组件的温度比较平均,可以防止电池过热、热斑,提高发电效率并能延长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9830573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220355.4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H01L3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改进的用于太阳电池硅片处理的槽式臭氧处理系统,其包括槽体,盖板,由一级风槽、二级风槽、三级风槽构成的臭氧喷淋板,盖板与喷淋板固定成一体结构;置于槽体内部的硅片载片花篮;设置于载片花篮下方的抽气系统,所述的抽气系统包括一级抽风匀流板、二级抽风匀流板、漏斗形底板,所述漏斗形底板的两侧设置有抽气口,漏斗形底板的中部设有硅片碎片出口,其下设置有硅片碎片收集盒;所述槽体的两侧内壁设有多个感测顶部进气与底部排气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本发明的槽式臭氧处理系统,可广泛集成在目前的太阳电池产线的槽式清洗机中,达到更好的抗PID效果,且不用增加独立的抗PID机台,大幅度降低人力成本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620403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353777.1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晶硅表面处理的臭氧水液体中消除气泡的装置,包括缓冲罐、气液混合器、进气口、进液口、排液管、气液混合出口、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以及多余气体出口;当缓冲罐内的液位到达第一液位传感器的高度,多余气体排气阀打开,当缓冲罐内的液位到达第二液位传感器的高度,多余气体排气阀关闭。本发明采用静态脱泡技术,利用液位控制的技术方式让气体自然脱泡,脱泡成本低,脱泡效果好。本装置的气体和液体进口处不需要控制,混合物流出速度是被动的,不主动控制,稳定状态下是几乎不变的,有利于工业生产中在不降低气体溶解度的情况下稳定快速地实现臭氧和液体的混合液。
-
公开(公告)号:CN109868438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910268736.X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光伏组件汇流条焊带热镀锡装置,其包括熔锡炉,进线管,进线管成一角度设置,其较低的一端插入到熔锡炉中,另一端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密封件,密封件的中部设有铜带入口;进线管的内部设有铜带传输辊轮;进线管的中下部设有还原气体入口管,前端设置有出气管;进线管上在还原气体入口管与熔锡炉液面之间设有助焊剂导管,其下端连接有助焊剂涂覆部件;进线管内部设有加热元件。本发明还提出根据上述的装置进行焊带热镀锡方法。本发明的热镀锡装置及热镀锡工艺,应用于光伏组件汇流条焊带高速生产中,能够显著降低铜带的表面氧化,提高汇流条的表面质量,显著减少最终产品的表面缺陷导致的不良品浪费,提高汇流条的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9670204U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20247550.1
申请日:2019-02-2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BIPV阳光房的相邻双玻组件间的防水固定结构,包括两个双玻组件、位于两个双玻组件之间的中压块、多个双面胶条、W型导水槽和主檩条,W型导水槽的中部置于主檩条上,两个双玻组件的下表面均通过双面胶条与W型导水槽的顶部连接,中压块位于W型导水槽的中上方,中压块的中部通过固定螺钉依次与W型导水槽的中部和主檩条的中部固定连接且中压块的左侧压紧一个双玻组件、右侧压紧另一个双玻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W型导水槽可以将滴漏的雨水导流,避免阳光房内滴漏,且通过中压块固定相邻的两个双玻组件,增加阳光房抗风能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