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38770B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510780545.3
申请日:2015-11-1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定向拆分制备内切菊粉酶的方法,将含纤维素的底物与微生物产天然菊粉酶混合,加入pH缓冲液混合至固液质量比为1g∶7~50mL,体系pH值控制在4~6,于5~55℃条件下吸附0.5~2h,体系经固液分离,弃去固形物,保留清液,即得内切菊粉酶液。本发明方法由于原位定向拆分去除了天然菊粉酶系中大部分的外切菊粉酶,天然菊粉酶系中的外切菊粉酶含量大幅度降低,提高了低聚果糖的得率,降低了产品中无生理活性的单糖含量,为微生物天然产菊粉酶制备低聚果糖提供了一个高效、低成本的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5238770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780545.3
申请日:2015-11-1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2402 , C12P19/14 , C12Y302/01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定向拆分制备内切菊粉酶的方法,将含纤维素的底物与微生物产天然菊粉酶混合,加入pH缓冲液混合至固液质量比为1g∶7~50mL,体系pH值控制在4~6,于5~55℃条件下吸附0.5~2h,体系经固液分离,弃去固形物,保留清液,即得内切菊粉酶液。本发明方法由于原位定向拆分去除了天然菊粉酶系中大部分的外切菊粉酶,天然菊粉酶系中的外切菊粉酶含量大幅度降低,提高了低聚果糖的得率,降低了产品中无生理活性的单糖含量,为微生物天然产菊粉酶制备低聚果糖提供了一个高效、低成本的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3966301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204551.X
申请日:2014-05-1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米根霉与皱褶假丝酵母偶联生产L-苹果酸的方法,皱褶假丝酵母经种子培养后,再经扩大培养,过滤回收菌体备用;其中,所述的扩大培养,先在33℃下发酵培养48h,再在35℃下继续发酵培养48h;米根霉经种子培养形成孢子悬浊液,再经发酵基础培养直至形成颗粒状菌体;将经过发酵基础培养后的米根霉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以碳酸钠控制pH值4.0~5.0,35℃下发酵生产富马酸和L-苹果酸,发酵48~60h后,用氨水调节pH值至7.5~8.0,再接入皱褶假丝酵母,维持35℃,与米根霉共培养至全部富马酸转化为L-苹果酸。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易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6591260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710136233.8
申请日:2017-03-0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新型定向制备内切菊粉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菊粉溶于乙醇的水溶液中,充分混匀后,调节溶液pH值至4.0‑5.0,加入微生物产天然菊粉酶,经静置后,离心得固形物,加入蒸馏水复溶固形物,即得仅含内切菊粉酶活力的酶液。本发明方法可以高效拆分天然菊粉酶系中的内切菊粉酶与外切菊粉酶,定向制备仅含内切菊粉酶活力的酶液,用于水解菊粉制备低聚果糖。本发明大幅度提高酶解制备低聚果糖的得率,降低产品中对人体无特异性生理活性的单糖含量,为微生物产天然菊粉酶制备低聚果糖提供了高效、低成本的生产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591260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710136233.8
申请日:2017-03-0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2402 , C12P19/14 , C12Y302/01007
Abstract: 一种新型定向制备内切菊粉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菊粉溶于乙醇的水溶液中,充分混匀后,调节溶液pH值至4.0‑5.0,加入微生物产天然菊粉酶,经静置后,离心得固形物,加入蒸馏水复溶固形物,即得仅含内切菊粉酶活力的酶液。本发明方法可以高效拆分天然菊粉酶系中的内切菊粉酶与外切菊粉酶,定向制备仅含内切菊粉酶活力的酶液,用于水解菊粉制备低聚果糖。本发明大幅度提高酶解制备低聚果糖的得率,降低产品中对人体无特异性生理活性的单糖含量,为微生物产天然菊粉酶制备低聚果糖提供了高效、低成本的生产方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