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99373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1910074325.7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G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北美冬青抽枝率的方法,涉及的是植物丰产栽培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选择生长健壮、即将抽出新芽的北美冬青地栽苗;步骤S2:在北美冬青地栽苗新芽萌发前15‑20天,采用赤霉素喷雾对北美冬青枝条表面进行喷涂式处理,处理后要对北美冬青进行施肥浇水;步骤S3:在北美冬青地栽苗萌芽前10‑15天时,将细胞分裂素混合催芽抽枝宝制成喷雾,对北美冬青枝条表面进行喷涂式处理,处理后要对北美冬青进行施肥浇水。本发明在北美冬青地栽苗新芽萌发前做上述处理可使北美冬青抽枝率大幅增加,确保有足够的新枝以供整形修剪,具有广泛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733872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410040805.9
申请日:2014-01-2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杨树、红花石蒜复合栽培模式下的红花石蒜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土壤偏中性、近水源的材用杨树林;对杨树林地进行整地作畦;红花石蒜种球准备;在已整地杨树林地中开挖种植沟,将红花石蒜的球茎按株距置于种植沟中,覆土,最后浇定根水;栽后田间日常管理包括春、夏时节及时搂草,适时施肥,及时排除积水;红花石蒜种球和鲜切花适时采收。采用本发明的杨树、红花石蒜复合栽培模式下的红花石蒜栽培方法,杨树和红花石蒜发挥各自的生物学特点,林地的光能,热能、空间等生态条件得以充分利用,扣除复合经营增加的生产资料与用工等成本投入,可增加纯利润30%以上。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当地的景观及生态效益,同时也提高杨树林地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延伸了杨树产业链。
-
公开(公告)号:CN109699373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074325.7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G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化学修剪提高北美冬青抽枝率的方法,涉及的是植物丰产栽培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选择生长健壮、即将抽出新芽的北美冬青地栽苗;步骤S2:在北美冬青地栽苗新芽萌发前15-20天,采用赤霉素喷雾对北美冬青枝条表面进行喷涂式处理,处理后要对北美冬青进行施肥浇水;步骤S3:在北美冬青地栽苗萌芽前10-15天时,将细胞分裂素混合催芽抽枝宝制成喷雾,对北美冬青枝条表面进行喷涂式处理,处理后要对北美冬青进行施肥浇水。本发明在北美冬青地栽苗新芽萌发前做上述处理可使北美冬青抽枝率大幅增加,确保有足够的新枝以供整形修剪,具有广泛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782773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410040791.0
申请日:2014-01-2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杨树、忽地笑复合栽培模式下的忽地笑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土壤偏中性、近水源的材用杨树林;对杨树林地进行的整地作畦;忽地笑种球准备;在已整地杨树林地中开挖种植沟,将忽地笑的球茎按株距置于种植沟中,覆土,最后浇定根水;栽后田间日常管理包括春、夏时节及时搂草,适时施肥,及时排除积水;忽地笑种球和鲜切花适时采收。采用本发明的杨树、忽地笑复合栽培模式下的忽地笑栽培方法,杨树和忽地笑发挥各自的生物学特点,林地的光能,热能、空间等生态条件得以充分利用,扣除复合经营增加的生产资料与用工等成本投入,可增加纯利润20%以上。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当地的景观及生态效益,同时也提高杨树林地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延伸了杨树产业链。
-
公开(公告)号:CN103782773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40791.0
申请日:2014-01-2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杨树、忽地笑复合栽培模式下的忽地笑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土壤偏中性、近水源的材用杨树林;对杨树林地进行的整地作畦;忽地笑种球准备;在已整地杨树林地中开挖种植沟,将忽地笑的球茎按株距置于种植沟中,覆土,最后浇定根水;栽后田间日常管理包括春、夏时节及时搂草,适时施肥,及时排除积水;忽地笑种球和鲜切花适时采收。采用本发明的杨树、忽地笑复合栽培模式下的忽地笑栽培方法,杨树和忽地笑发挥各自的生物学特点,林地的光能,热能、空间等生态条件得以充分利用,扣除复合经营增加的生产资料与用工等成本投入,可增加纯利润20%以上。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当地的景观及生态效益,同时也提高杨树林地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延伸了杨树产业链。
-
公开(公告)号:CN103782772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40784.0
申请日:2014-01-2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杨树、中国石蒜复合栽培模式下的中国石蒜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土壤偏中性、近水源的材用杨树林;对杨树林地进行的整地作畦;中国石蒜的种球装配;在已整地杨树林地中开挖种植沟,将中国石蒜的球茎置于种植沟中,覆土,最后浇定根水;栽后田间日常管理包括春、夏时节及时搂草,适时施肥,及时排除积水;中国石蒜种球和鲜切花适时采收。采用本发明的杨树、中国石蒜复合栽培模式下的中国石蒜栽培方法,杨树和中国石蒜发挥各自的生物学特点,林地的光能,热能、空间等生态条件得以充分利用,扣除复合经营增加的生产资料与用工等成本投入,可增加利润20%以上。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当地的景观及生态效益,同时也提高杨树林地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延伸了杨树产业链。
-
公开(公告)号:CN103733872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410040805.9
申请日:2014-01-2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杨树、红花石蒜复合栽培模式下的红花石蒜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土壤偏中性、近水源的材用杨树林;对杨树林地进行整地作畦;红花石蒜种球准备;在已整地杨树林地中开挖种植沟,将红花石蒜的球茎按株距置于种植沟中,覆土,最后浇定根水;栽后田间日常管理包括春、夏时节及时搂草,适时施肥,及时排除积水;红花石蒜种球和鲜切花适时采收。采用本发明的杨树、红花石蒜复合栽培模式下的红花石蒜栽培方法,杨树和红花石蒜发挥各自的生物学特点,林地的光能,热能、空间等生态条件得以充分利用,扣除复合经营增加的生产资料与用工等成本投入,可增加纯利润30%以上。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当地的景观及生态效益,同时也提高杨树林地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延伸了杨树产业链。
-
公开(公告)号:CN103782772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410040784.0
申请日:2014-01-2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杨树、中国石蒜复合栽培模式下的中国石蒜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土壤偏中性、近水源的材用杨树林;对杨树林地进行的整地作畦;中国石蒜的种球装配;在已整地杨树林地中开挖种植沟,将中国石蒜的球茎置于种植沟中,覆土,最后浇定根水;栽后田间日常管理包括春、夏时节及时搂草,适时施肥,及时排除积水;中国石蒜种球和鲜切花适时采收。采用本发明的杨树、中国石蒜复合栽培模式下的中国石蒜栽培方法,杨树和中国石蒜发挥各自的生物学特点,林地的光能,热能、空间等生态条件得以充分利用,扣除复合经营增加的生产资料与用工等成本投入,可增加利润20%以上。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当地的景观及生态效益,同时也提高杨树林地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延伸了杨树产业链。
-
公开(公告)号:CN209878708U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20323736.0
申请日:2019-03-1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野外调查苔藓用样方框。它包括四根框杆、四个直角接口和测绳,四根框杆的两端分别与一直角接口可拆卸连接,其并与四个直角接口组合形成方框结构,框杆上侧设有卡绳组件,卡绳组件包括安装在框杆上侧的安装板和设置在安装板上侧的换向块,换向块上侧中部设有绳槽,所述绳槽的口部设有限位弹片。本实用新型为可拆卸结构,便于拆开携带。通过设置限位弹片,防止在绕绳过程中测绳滑出绳槽,提高绕绳的效率,缩短组装时间。在收纳状态下,卡绳组件可随第二卡板旋转至第一卡板的容纳槽内,避免卡绳组件受损变形,并通过设置磁铁,使第二卡板可较为稳定的保持在收纳状态和使用状态下,使用极为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10959826U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921339610.9
申请日:2019-08-1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蒜花粉用培养观察皿,包括载玻片、单凹载玻片、凹槽、桥柱和第一盖玻片,所述载玻片包括双凹载玻片和单凹载玻片,所述双凹载玻片上均匀设置有2个凹槽,单凹载玻片中央设置一凹槽,所述双凹载玻片上固定连接有桥柱,所述桥柱顶端设置有第一盖玻片。该石蒜花粉用培养观察皿直接采用双凹载玻片及盖玻片制作完成,可以将石蒜花粉直接放入双凹载玻片(及单凹载玻片)的凹槽培养基内进行培育,本装置能一次性解决对于花粉萌发的整个萌发过程的培育及显微观察,简便快捷,操作简单易懂,省时省力,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同时该装置体积小,便于携带。同时也适用于其它植物花粉萌发培养观察。
-
-
-
-
-
-
-
-
-